关于下发《城区小学低段年级实施弹性上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3-02 10:13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县教体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教体局

分享: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科学合理安排小学上学时间,保证小学生睡眠时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经研究,决定于2018年上半年起在城区小学低段一、二年级实施弹性上学改革。具体事项如下:

一、实施弹性上学改革学校

实验小学、青年路小学、南明小学、城西小学、城东小学、南岩小学、七星小学、礼泉小学,南瑞实验学校与育蕾学校可参照实施。

二、实施弹性上学改革相关要求

(一)合理安排小学作息时间

1.适当推迟上学时间。小学实施弹性上学后,原则上要适当推迟上学时间。学校设定的学生到校时间区段应体现在作息时间表上,学生可在该时间区段内自由选择到校时间。各小学可根据年段、季节等因素灵活调整上学时间,其中小学低年级要求学生最迟到校时间夏季不得早于8:00,秋冬季还应适当延迟,家校配合努力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

2.科学设置早上上课时间。继续严格执行中小学不得早于8:00组织学生上课的规定,其中小学低年级早上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各小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早上上课时间。

3.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在严格执行小学周课时一二年级26 标准课时、三至六年级30标准课时的设置标准前提下,各小学要按照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科学论证,大胆创新,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借鉴宁波、拱墅、江山等地的做法,上午可安排4课时或3课时,每课时教学时间可40分钟或35分钟,也可“长短课”相结合。

4.规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按国家有关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包括国家规定的课时时间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早自修、社团活动、作业整理等时间,不包括学生就餐、午休、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时间和面向部分学生的托管服务等时间。推迟上学后,在不突破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放学时间可相应延迟。

(二)把握好实施弹性上学的重点环节

1.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学校实施弹性上学前要向学生、家长、教师等群体作充分的调查摸底,了解意向,掌握情况。实施弹性上学的学校需全面了解每位家长对推迟送孩子上学的接受情况,并梳理出不能推迟上学的学生情况。

2.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学校要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实施弹性上学工作的整体方案,内容应包括:家长调查情况、作息时间安排、课程调整安排、早到学生管理、交通影响评估、沟通宣传、预估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等。

3.妥善安排早上执勤管理。对部分推迟上学确实存在困难、需要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要安排好早上值勤教师,强化早到学生的管理服务,切实负责好学生到校后的秩序维护、安全管理。做到上学可弹性,管理无弹性,保障学生“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导、全程有管护”。

4.妥善安排早到学生活动。学校在确保学生周课时总量不变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弹性上学时间段的活动安排,为提前到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应开放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开展体育、科技、艺术等社团活动,丰富早到学生的活动,落实好每一位需要关心照料的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到校时间,不得以各种理由变相要求全体学生提前到校,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提早到校。弹性上学时间段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三)切实强化弹性上学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好弹性上学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室要加强对学校实施弹性上学后的作息安排、课程安排和教育教学组织的研究和指导。

2.健全工作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弹性上学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确保弹性上学时间段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弹性上学管理可引聘家长义工、志愿者人士参与,但都应由学校统一管理,统一安排。

3.加大宣传引导。取得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普遍认同是顺利实施弹性上学的前提和保障。学校要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形式,掌握家长需求,主动答疑释惑,凝聚家长共识,形成家校合力;要统一教师思想认识,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主动投身教育教学改革。

(四)实施时间

弹性上学改革实施时间原则上不得迟于4月中旬,各校在方案较为完善的前提下可视实际情况提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