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岙镇2018年工作回顾

发布时间:2019-05-24 11: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儒岙镇

分享:

过去的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也是我们面对稳中有变的复杂形势,攻坚克难、收获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镇人民,真抓实干,锐意进取,较好完成了镇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0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和16.5%;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3亿元,同比增长7.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23元,同比增长8.3%。这一年,我镇再次入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国重点镇,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局面。

一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业运行稳中向好。全年工业总产值38.91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68%。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8.50亿元,同比增长4.64%;主营业务收入17.32亿元,同比增长8.15%。规下工业样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52.09%。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增“小升规”1家、“个转企”20家,新增市场主体284家。注重企业科技创新,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新认定国家技术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推进网格化管理、智能化监管、社会化服务和胶囊整治“六查”、“三无”创建,医药胶囊、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器、建筑劳务等四大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乡旅商贸加快提升。新增A级景区7个,其中南山村被认定为省3A级景区村。天姥古驿景观带、田园石板游步道、游客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天姥山居·尚诗堂一期建成营业并获全市唯一的浙江省白金宿级民宿,秋山行吟精品民宿即将开业。全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举办首届中国浙东唐诗之路天姥山摄影展、第二届浙东唐诗之路越野赛、首届天姥论剑乡村武林大赛等重要活动10余场,有效扩大了对外知名度。服务业提档升级,全年投入504万元,新增“下升上”3家,发展电子商务应用6家。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业产值4.22亿元,同比增长7.9%。新增“万元亩产”1367亩(农林),珍贵彩色健康森林500亩,三新技术推广1200亩,质量安全技术推广900亩。建成休闲观光基地1个、粮食功能区2个,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1家。米海茶入选年度“十大创意旅游农副产品”,成功举办首届农事文化旅游节。

二是项目攻坚有力推进。招商选资有新成效。整合招商资源,改进招商方式,优化招商服务,签约落地精锐能源光伏发电、浙江亚利大胶丸有限公司兼并重组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亿元。实际引进新(浙)商回归投资7679万元,完成率128%。县外发展新昌炒年糕8家。除险安居有新突破。顺利完成硠下、坑里、居桥安等3个地质灾害点193户434人拆除搬迁任务,其中硠下村为全市最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镇所有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实现房屋拆除,解除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群众790人,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三年行动两年完成。项目建设有新进展。强化项目为王理念,落实村主职干部第一责任,公开承诺“我承诺我担当、完不成我担责”,专项督查项目建设及重点工作,定期会商项目建设问题和通报排名建设进度,推进有力4个政府投资项目、7大方面67个建设项目。马龙桥建成通车,垃圾中转站改造完工投用,里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推进,7个土地开发项目353亩交工验收,杭绍台铁路新昌段建设、三门嵊州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推进顺利,横板桥至五王公路建设完成招投标。

三是诗路小镇彰显特色。集镇建设亮点纷呈。继续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市容整治、立面改造、集镇管理等力度。完成“四平台”服务功能区提升改造、平安特色小镇建设、自来水改造工程等集镇基础配套项目,建成诗路公园、唐诗广场等与“诗路小镇”相匹配的文化景观,集镇形象品质快速提升,诗路小镇特色不断显现。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三治一提升”,启动农村空倒房整治、闲置农房激活、美丽乡村“三线”整治等专项行动,完成7个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拆除空倒房2.6万平方米,激活闲置农房3万多平方米,提升改造公厕104座,新建公厕2座,拆除违法建筑8.8万平方米,通过“无违建乡镇”预审,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获评精品示范户65户,建成会墅岭精品示范带。推进富民强村行动,多渠道、多途径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消除经济薄弱村13个,40个村均实现经营性收入超过6万元。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整改工作。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完成跃进水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5个长诏水库流域村污水处理终端整改提升工程。深化“五水共治”,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查,完成清淤疏浚11万方,推进污水设施设备专业运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推进智能化建设,建成横板桥、上里、王渡里等3个示范村。

四是社会事业协调推进。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完成11个村的农村饮用水改质提升工程,受益9186人。新建农村家宴服务中心10家。健康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卫生、计生等各类免费筛查9416人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10余场,建成农村示范型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家。获评市首批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镇级达标单位。完成镇便民服务中心改造,实行镇级便民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完成村级代办点建设6个,形成“固定代办点、区域代办点、流动代办点”便民服务模式。公共事业全面发展。卫生院综合大楼建设进展顺利。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推进,儒岙中学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儒岙小学被评为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就业培训达到1153人次,推进和谐劳动关系,被评为省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优秀单位。户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3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56%。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应报尽报,民政优抚、低保救济、计生奖扶等补助定期发放。镇文化中心、综合文化站和新昌图书馆儒岙分馆投入使用,新建农村文化礼堂3家,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农民文化节、文化走亲等活动30多场。平安儒岙巩固深化。深化“四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全科网格。创新实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3+5”和“五会三治”新模式,圆满完成“枫桥经验”现场参观考察示范点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反邪教、防电信(网络)诈骗、扫黑除恶等平安宣传,成功举办全市首场“天姥平安论坛”。统筹抓好安全生产、人民调解、信访积案化解、社会治安防控、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全国两会、“枫桥经验”纪念大会等重要节会期间安全稳定,全年实现零非访,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同时,圆满完成钦寸水库移民、拆改工作等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民族宗教、统计、档案等工作扎实推进,工青妇、科协、残联、义工等群团工作卓有成效。

这一年,我们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人民群众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完善政府工作规则,重大决策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件,办结率100%,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点建议列入政府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效能建设,推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绩效评估和督查考核机制,对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严肃问责,发出《工作通报》10期,通报批评53人次,督促提醒镇村干部62人次、约谈35人次;扎实推进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审计监督,“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八八战略”在儒岙生动实践的结果,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凝聚着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辛劳和智慧。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在全镇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干部群众,向始终理解、信任和支持镇政府工作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儒岙建设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儒岙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从发展后劲来看,交通区位优势弱化、发展空间制约,儒岙发展后劲与全国重点镇、综合实力千强镇存在较大差距。农村集体资源缺乏、基础薄弱,集体经济增收方法不多,与乡村振兴、宜居宜业差距较大。从产业发展来看,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规模小、层次不够高、结构也不优,企业经营管理、项目创新研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这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从素质作风来看,队伍老化、能力弱化、威信淡化等现象已在农村凸现,有些干部担当作为不够,工作落实不够,如2018年的个别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到目前还没有完成,严重影响全镇进度。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