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24002586359Q/2020-53473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县公安局 | |
生成日期: | 2020-10-26 | 主题分类: | 公安 | 组配分类: | 部门动态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发布时间:2020-10-26 10: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县公安局
信息来源:
特别时期,生活总是要继续,“家庭抵抗力”弥足宝贵,元旦和春节都没回娘家,幸好有老妈的理解;家务事多亏有公婆的照顾;压力大的时候能从孩子他爸那里拾慧解压;期末考和寒假都没人管的娃,俨然一副“放山野猪”的模样,纵然这样也要相信娃,有自尊心的孩子是能从心底激发内在动力的。
——郑英
和许多的警嫂一样,郑英在面对采访时,再三强调自己的普通,直言没什么事迹可说,只是一名平凡的警嫂,可这“平凡”之中分明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抗疫工作中的主力军
郑英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求政军的妻子,也是县卫健局医政医管科科长。除统筹医政医管工作,推进各项医疗改革创建等工作外,还负责医疗质量监管,落实重大医疗保障,工作十分忙碌。
今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突然来袭,郑英被紧急抽调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全县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大年二十九、除夕夜的团圆饭,郑英一次也没赶上。直到五月中旬,郑英才结束24小时值班的日子,恢复正常休息。
2月12日的朋友圈里,郑英写道:
翻了翻日历,已经连续上班31天了。一月份是个‘上班月’,上半个月信息系统切换,下半个月和COVID-19打仗,整月只休息了2天,一半以上的日子白加黑,连续一周以上凌晨1、2点才睡觉。这样的上班状态,我只是其中一员,单位里许多领导和同事都是如此。这几天能够正常下班,在家吃个饭,已然是幸福的事情了……冰雪渐融,春花待放,当温暖来临,经历过这样一段时光,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自在。
拥有“天使后盾”的幸运儿
郑英是嵊州人,2010年她嫁给求政军,一直与公婆同住在新昌,至今已有十年。都说婆媳关系是世界上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但在郑英眼里,婆婆一直待她像女儿。家务上的琐事,婆婆总是主动包揽;工作中的烦恼,婆婆总能理解劝慰;对孩子的照顾,婆婆更是无微不至……
今年情况特殊,身为独生女儿的郑英无法回嵊州探望父母,心里很是自责。但好在两老通情,不曾对女儿有过一句埋怨,反而叮嘱她注意身体。不论是工作还是家庭,父母亲的全力支持,都让郑英有了大步向前走的勇气。
相较于缺乏父母关爱而被迫独立的孩子,郑英儿子的懂事更多来源于家庭的正确教育。虽然郑英与丈夫都没有给儿子过多的陪伴和照顾,但他从没有对爸爸妈妈表达过不满。郑英说,平时儿子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但他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爱玩也爱学习,不过分依赖大人,是个很有安全感的孩子。这些得益于爷爷奶奶平时的言传身教,儿子成长得十分懂事讲理。
能够拥有这些天使一般的家人,郑英形容自己是个“幸运儿”,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是她放手追梦、全情投入工作的无尽动力和坚强后盾。
用包容和理解浇灌出的“平凡”
要说家庭和睦的秘诀,郑英给出最佳答案——包容。有一个警察丈夫,就注定要和人民群众“分宠”。作为一名刑警,求政军总是在休息时间工作,勘查现场、调查取证、分析线索,这些工作根本没有上班下班之说,只有“好!”“收到!”“来了!”对于随时都要出门的丈夫,郑英从没有发过脾气:“那是他的工作,我肯定全力支持,更何况他还是人民警察,我可是光荣的警属呢!”
问起求政军有哪些不好,郑英托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却说不出一个具体的缺点,支支吾吾几个字,也要在后面加上一句“那都不能算缺点。”人无完人,并非他完美无缺,只是愿意包容他的人觉得他的一切都值得接受。
再问起求政军的优点时,“靠谱”“动手能力强”“有责任感”“会画画”“会摄影”等词汇从郑英的口中接连冒出。“他p图技术很好,平时还会看书学习,你看我的头像就是他给儿子做的图!”说着,郑英点开自己的微信头像,“秀”出丈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