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岙镇2019年工作回顾

发布时间:2020-07-27 15:4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儒岙镇

分享: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凝聚共识,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中锤炼作风,在项目攻坚年、创新突破年、作风提升年行动中展现担当,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33万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75元。这一年,我镇再次入围全国重点镇,并在“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位中位列700位;成功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风情小镇培育名单、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顺利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镇、市级文明镇的验收,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局面。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稳增长、调结构,三次产业竞相发展。一是提升产业竞争力。传统产业稳中有进,医药胶囊、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器、建筑劳务等四大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73亿元,实现利润4.97亿元。完成“个转企”44家、新增市场主体329家,23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超亿元。现代农业提升发展,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全年建设“万元亩产”834亩,三新技术推广1200亩,质量安全技术推广900亩,新增特色基地300亩。申报圆梦水蜜桃、黑布林新品种2种;申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成功举办第二届农事文化旅游节、特色小吃现场会,蓝莓、中药材、鲜切花、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明显提升。二是激发科技创新力。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速驱动,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培育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8224万元;成功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列入省级工业新产品试制计划16个;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三是增强文旅影响力。“旅游+”战略深入推进,尤其以风情小镇培育、美丽城镇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天姥山、浙东唐诗之路等资源优势,通过推进文旅项目、开展特色活动、建设A级景区、发展高端民宿等手段,做大浙东唐诗之路品牌,做优诗路小镇建设,做特文旅产业。顺利完成“天姥古驿”景观建设和唐诗之路古驿道修缮及复建一期工程阶段性目标任务;成功创建AAA级景区村1个、AA级景区村1个、A级景区村2个;成功举办第三届天姥山唐诗之路越野赛、“遇见天姥”等活动,收集60多位诗人120多首诗歌形成《遇见天姥》诗文集;新增新昌炒年糕县外门店10家;秋山行吟作为2019年全县第一家开业的特色主题民宿广受游客追捧。

2.抓项目、稳投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一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我们坚持项目支撑,强化有效投入,一批影响儒岙长远的项目启动建设。横板桥至五王公路、太下线改建工程等均按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清淤场后期建设、太平庵段污水接管等4个政府投资项目顺利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优秀等次通过省级验收。芭蕉山水库扩容工程目前已完成上坝道路、土石坝工程等施工,工程进度45%。二是要素保障不断提升。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全年完成验收507亩,超额完成县下达的任务,受到县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全年总投资1110.85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274亩。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文旅招商取得新突破,引进古床博物馆、木栖农场2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古床博物馆计划投资1200万元,2019年度实际投资363万,木栖农场计划投资1500万,分两期注资,一期投资600万元、二期投资900万元,2019年度实际投资521.6万元。


3.重统筹、拓功能,城乡面貌展现新颜。一是全方面提升镇村品质。撤并行政村12个,完成率110%,平稳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持续推进“五星”系列创建,第一批创建单位常态保持,第二批7个村、1个企业通过验收,第三批创建单位正在开展竞争性创建。深化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总投资510余万元,顺利推进7个“一事一议”项目,南山村成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美育村试点单位。二是全方位激活富民强村。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共建共享上实现新突破,新增3种集体经济增收模式,部门、企业结对帮扶累计到位资金112.5万元,干部结对帮扶143户。通过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5194万元,激活项目22个、农房52幢,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20万元,经营性收入低于6万元的薄弱村,完成消薄工作。三是全域化落实环境治理。突出生态治理,提升人居环境。深化“五水共治”工作,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纵深推向控违拆违、空倒房整治等工作,全年拆除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完成空倒房整治7个村;完成前洋市坑里自然村地质灾害搬迁21户;实行“规范管理+示范创建”方式推进垃圾分类,督促各村取缔残留的露天垃圾池50个,加快落实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清运,28个村全部实施垃圾不落地制度,完成4个县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完成王渡村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做好美丽庭院评比,获评精品“美丽庭院”示范户860户,其中横山村连片打造42户。

4.补短板、惠民生,人民福祉显著增进。一是民生实事成效显著。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助餐点3家、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5家、社工持证人数8人。做好民生改善工程,完成饮用水改质提升工程8个、山塘整治2个、应急工程4个,建设港湾式停车站5个。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村文化礼堂3家,开展“阳光文化进礼堂”、送医下乡等活动30余场。二是社会治理全面强化。深化平安建设,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共建共享“平安儒岙”。做好信访维稳,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会维稳安保任务,全年实现零扰序。配合上级部门调查办理中央扫黑除恶第11督导组线索调查16件。有力推进“信访代办制”试点工作,承办了新昌县信访代办现场会。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全年化解国家督办件2件、市级积案5件、县级积案2件。深化“3+X”人民调解模式,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全镇各级调委会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18起,调处率100%。抓好平安综治工作,消防安全隐患点整改到位11家,组织开展应急消防演练13次、消防宣传8次。儒岙镇专职消防队在县市消防技能大比武中名列前茅。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镇村两级广泛开展扫黑除恶、防电信(网络)诈骗、禁毒、反恐、反邪教等宣教活动,有效提升“平安三率”。三是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积极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功能,“跑一次”和“零上门”比例明显提高。做好全镇医疗保险等社保扩面工作和低保、助残、助老等民政慈善事业,各类保险、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应报尽报,民政优抚、低保救济、计生奖扶等定期补助发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5.强引领、提效能,凝心聚力共促发展。一是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集中学习研讨、自我检视,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应知应会理论测试、“我的初心承诺”、人居环境百日攻坚等特色活动,真正做到以理论滋养初心,持续深化了理论学习成效。二是积极落实改革工作。按照“三定”方案落实机构改革各项目标任务,调整设立办公室8个、事业综合服务中心1个,行政定编41名,事业定编37名。切实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落实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制度、“三统一”制度、备案制度等相关制度,全年党委文件同比减少15.38%,政府文件同比减少88.89%。印发重点精简三类文件同比减少45.45%,超额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任务。三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全年经集体讨论决议重要经济事项10项、重大工程建设15项。稳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全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数270条。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应对各类网民反映20多次、县“今日聚焦”6次,正面主题宣传20次、“新昌发布”42篇,网络舆情处置实战演练8次,及时反馈网络友情提示和抄告17次。未发生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四是提升行政效能。推进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考核化“四化”工作方式,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机关作风效能检查问责机制,强化节假日期间的正风肃纪工作,全年开展明察暗访50余次,发出工作通报10期、监察建议书1份,组织处理镇村干部110人次。五是深化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审计监督,“三公”经费明显下降,营造了勤政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时,民族宗教、统计、档案等工作扎实推进,工青妇、科协、残联、义工等群团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镇、村、企联防联控,警务医务人员、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不畏险阻、扎根一线,企业家、乡贤等驰援前线、慷慨解囊,涌现出一批敢担当、勇作为的先进典型,这充分反映我们儒岙的队伍是一支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的铁军。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镇政协以及各方面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辛劳和智慧。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在全镇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干部群众,向始终理解、信任和支持镇政府工作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儒岙建设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我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有效投资增长放缓;二是城乡环境虽然明显改善,但城市能级还不够强;三是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四是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领域形势不容乐观,社会稳定还有风险点;五是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精神状态不佳,经济发展软环境仍需优化;六是政府执政能力与新时代要求仍有不足,依法行政水平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