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岙镇“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1-06-02 15: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儒岙镇

分享:

未来五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实现儒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发展稳定,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全力推进儒岙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致力产业优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农业打好“绿色产业牌”。借助儒岙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推进“农业+旅游”、“农业+休闲”等模式,通过招商选资等一系列手段,投资建设里外岙村农业综合体,重点培育横板桥、南山、会墅岭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利用生态资源,发展好珍贵彩色健康森林、三新技术推广、质量安全技术推广,扶持发展山地蔬菜、优质水果等新兴潜力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工业打好“胶囊振兴牌”。大力实施胶囊产业振兴计划,继续发挥天龙、益立、和信等17家规上胶囊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改造数字化车间,推动胶囊企业完成数字化车间改造,努力推进胶囊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继续抓好监管,持续开展胶囊“三无”创建、六查行动,规范胶囊生产、经营、销售行为,推行胶囊生产全程监控和智慧监控防控质量体系,加大胶囊非法生产销售储存行为打击力度。文旅打好“唐诗之路牌”。深入推进“旅游+”战略,以风情小镇培育、美丽城镇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天姥山、浙东唐诗之路等资源优势,通过文旅小型产业园建设、旅游度假酒店建设、唐诗路驿站村落建设项目推进、天姥风情村落建设、芭蕉山森林氧吧高端度假区打造等手段,形成以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核心的三大发展板块,带动服务、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

2.致力统筹协调,展现镇村环境新面貌。聚焦集镇能级提升。致力集镇形象提升,从功能优先角度出发,着力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集镇出入口景观、集镇文体综合中心等,营造集镇意象,塑造集镇形象。致力集镇布局合理,通过集镇公路改拓提升、环镇西线公路等项目,持续提升集镇交通网络,继续做好集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集镇周边绿化,推进市场化环卫保洁工作。致力集镇功能完善,投资兴建农贸市场、体艺中心,加快园区环境综合提升,稳步推进民居、商贸、工业等产业功能布局,推动人口集居、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和功能集成,提升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和承接要素的能力,进一步把集镇内涵做实,功能做强,服务做优。聚焦人居环境提升。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继续抓好“控违拆违”、空倒房整治,做好拆后利用监管工作,防止闲置资源浪费、违建反弹,着力构建镇村风貌提升,做好美丽城镇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完善河湖长制、五水共治满意度提升等工作,持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和日常监管。巩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统筹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和家宴中心建设,构建美丽的农村自然人文环境。聚焦强村惠民工程。以畅通为先,便捷为要,统筹安排上里至庄山、安基至道士岩、硠下至欧潭等交通项目建设和道路建设工程,加强镇区内外路网建设。深入开展经济薄弱村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依托特色产业、闲置资产、集体土地等资源,参与或兴办经济实体,加大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力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依托土地开发、复垦等“腾笼换鸟”手段,推动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深化扶贫搬迁,积极谋划下山脱贫移民安置工程,投资建设农民集聚小区,落实配套扶持政策,持续促进人口集聚和百姓异地增收。

3.致力和谐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繁荣社会事业。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管理机制,抓好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更新完善卫生院医疗设备,完善基础卫生服务功能,提升医务人员素质,以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加强群众文化体育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阵地,开展“阳光文化进礼堂”、送医下乡等活动。加强综合治理。推进美丽城镇续建项目,加快智慧城镇建设,深化镇、村两级矛调中心建设,健全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和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打赢维稳工作攻坚战。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平安建设系统,发挥全科网格、胶囊“智慧监管”作用,持续开展“六查”和“三无”创建,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基层治理和安全生产网格化、社会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实效。完善公共保障。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及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做好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工作,确保大病救助、贫困户帮扶资金等钱款按时到位。重视抓好就业培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和养老机构,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组织,完善医疗、就业、救济等民生保障,有效提高全镇居民的公平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4.致力自身建设,实现治理水平新提升。强化思想作风建设。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找准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着力点和出发点,持续加强组织领导、理论武装、检视整改、宣传教育等工作,为建设幸福儒岙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要求,严防“四风”问题回潮。减少“痕迹”管理,精简文山会海。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用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坚持把底线思维贯穿工作始终,坚决守住稳定、安全、生态、廉政的底线。强化法治建设。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加强审计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注,提升政府公信力。强化组织建设。抓实基层基础。持续开展“五项竞赛”比学赶超,深入查摆基层党建存在问题和不足,责令限期整改,考核结果列入对“一肩挑书记”月度考核,促使其进一步增强党建责任意识,强化基层党组织执行力。抓牢队伍建设。抓村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对村“一肩挑书记”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实行“一月一考核一通报,一季一例会一汇报,一年一考评一述职”,强化党建责任落实。抓党员队伍管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规范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亮分评议,处置警示型党员和不合格党员。规范党员发展和党组织关系转接,培养一批村级后备人才。抓细品牌打造。深化“蒲公英”党建品牌,把党员志愿服务与各项重点工作、中心任务全面融合,尤其进一步强化站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亮点提炼与“蒲公英”党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