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将镇2020年重点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6-04 13:01

访问次数:21

信息来源:小将镇

分享:

在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小将镇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坚定发展信心,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定打好组合拳,开拓创新、奋勇拼搏,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全镇经济稳健发展,村镇面貌显著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标兵集体,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一、总体情况

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始终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不放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花木产业、生态农业、特色林业。全镇花木基地扩大到3.5万亩,毛竹7.2万亩,新增万元亩产基地4000余亩,家庭农场增加到69家,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增加到9个。实施计划总投资3500余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昌县香榧特色园项目,累计新增高标准香榧生产基地700亩。创新“公司+企业+基地”杨桐樒树发展模式,成功引进浙江大学环资学院黑水虻养殖项目,盱眙净水龙虾项目落地投产。茶叶产业化规模发展特色更加鲜明,“红+绿”品牌效益逐年提升,“望海云雾”荣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雪里红”获得世界红茶产品质量“大金奖”,“菩提丹芽”先后被评为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浙茶”杯金奖、五星级名茶(全县唯一)。全域旅游发展持续升温。全力克服山区乡镇基础薄弱短板,涉及13个村的“竹海水韵”景观带提升工程、环湖绿道建设、环库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全面完工。罗坑山森林公园二期、巧英客厅、乡旅重点村项目等加快实施,成功创建为省级AAA景区镇。A级景区村庄增加到13个,茅洋村、联防村被评为AAA级景区村庄。深化“旅游+节会+运动+赛事”,建成全县首个乡村旅游综合体——浙江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成功打造浙江省最美赏花胜地——乌泥岗生态园。累计举办六届红枫樱花节,组织开展浙江省首届乡村武林大会、乡村振兴捐资、中国著名作家重走唐诗之路、“山海”党建合作共建、环巧英湖马拉松比赛、英湖国际水彩画家村写生采风艺术周、环浙骑游·唐诗之路等活动,深化与深圳航城街道、天台石梁、宁海深甽、奉化大堰地区合作,举办乡村振兴发展论坛,特色乡村旅游人气攀升,农特产品销售带动明显,旅游业态逐步拓展,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7%,“七间半”民宿被评为“金级”民宿(全县唯一)。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在宏观形势相对复杂严峻、国内外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形势下,鼓励引导企业应对风险挑战,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8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年均增长47.8%,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58.6%。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深化低效整治,实现“个转企”56家,新增市场主体412家,淘汰低小散企业20家。加大科技培育力度,认定各类科技型(高成长)企业(基地)28家,实现企业上云19家,完成实用新型137个、发明专利34个,三雄汽配获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零土地”精准招商,创设“三服务”项目专项服务制度,提供项目签约到落地一站式服务,累计引进天雄工业等招商项目12个,吸纳社会资本超10亿元,中国航天二院首期投资1.5亿元高性能结构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落地投产。实施全县首个“天姥先锋贷”项目,小额普惠贷款签约率显著提高,成功创建市级普惠金融示范乡镇。

2.优化人居环境,生态保障坚实稳固。生态文明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围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率全县之先完成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实施全市首个乡镇级《生态文明公约》和《湖库公约》,生态文明机制体制促进生态治理成效彰显。据县通报,近年来,小将pm2.5年均指数为20微克每立方(全县平均23.6微克每立方),AQI98.5%(全县平均91%),出境水体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镇村环境面貌持续优化,擦亮了“山之巅、水之源、花之海”生态金名片,连续多年承办市、县各级现场会,被评为美丽浙江魅力示范点(全县唯一),小将林场被省林业局评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饮用水源保护不断深化。深入开展“河长制”和河湖认养双扩面,以“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为抓手,实现水岸同治、标本兼治。全面完成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企业搬迁拆除任务,实施集镇生活污水治理扩面提升工程、长诏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地污水终端提升工程,完成省级“污水零直排区”试点乡镇建设(全县唯一),被评为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市级“剿灭劣V类水”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运行,填埋垃圾减少30%,出肥量增加20%,垃圾分类正确率提高到80%以上,垃圾分类“四动”工作法被编入《绍兴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资料汇编》,成功创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个。持续深化“三治一提升”行动,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攻坚整治,累计清除遗留旱厕4000余只,实施厕改94只,创建县“三治一提升”示范村6个、美丽庭院示范户211户。生态修复工作不断夯实。始终以高度责任感抓好河道治理、渠系建设、除险加固、封山育林等生态屏障保护修复工作。统筹资金1.2亿余元,实施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山塘水库河道除险加固、清淤疏浚工程等水利项目300余个,生态保障进一步提升。

    3.全力夯实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协调推进。疫情防控全面落实。今年1月21日(新的小将镇成立仅5天),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组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防疫一线。严密组织防控。建立1+7+12+39工作体系,镇村干部深入开展人员摸排与场所管控。中溪口村自发组建了全县第一个村级卡口。组建联合突击队,在新欣、望海岗、界牌岭设置市际卡口,全力守好新昌“东大门”,工作成效得到盛阅春市长批示肯定。2月25日,县内率先实现居家医学观察对象全部清零,镇内企业100%复工。落实常态防控。常态化做好重点人员检测、管控和各级小门“亮码+测温”等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富民增收卓有成效。持续深入开展“百企结百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全面消除15万元以下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海亮集团罗溪蒸菜旅游餐饮民宿项目完工,大华股份盐帮古道旅游扶贫项目建成后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万人次以上,有效激活新昌东部沉睡资源,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中国新闻》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在《纪录绍兴》栏目专题播出。运用“互联网+”,创设“共享小院”,对盘活农村闲置农房资源、增进农民增收、发展集体经济起到积极作用,做法得到县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推广落地县外新昌炒年糕示范店42家,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民生服务更加优化。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率保持在98%以上,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残疾人两项补贴、“三无”人员、优抚对象、各类困难户等补助足额发放。完成农村饮用水提质改造工程33个,建成居家养老照料中心39个、农村家宴服务中心23家。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茶艺师、手机摄影等技能培训,农民转移培训受惠人数1200余人。抓好义务教育工作,小将中学校安工程全面完工,成功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乡镇。提高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水平,完成小康体育村提升工程。通过“双下沉、两提升”打造“医共体”,医疗资源共享有效扩大,卫生院危房翻建项目全面完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14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建成运行,创新实施商会辅助退役军人创业计划,退役军人保障进一步加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个,创建省级文明村2个,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被评为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和“四平台”改革,设置“最多跑一次”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9个,镇村两级累计办理便民服务事项4000余件,结合全科网格化建设,创新培养全县首支“爱跑腿”网格员队伍,部分事项实现办理“跑零次”,群众办事更加省时省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深化“两减一创”行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隐患。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和社会矛盾调处,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回应,利益得到保障,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等维稳安保工作。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交通安全治理大会战等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强化公共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五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落实情况通报

        全镇上下坚持项目为王,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集中精力抓项目谋划,凝心聚力抓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类项目方面。作为全省首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达标乡镇,以民生为导向,紧扣一加强三整治工作目标,科学编制规划,精心聚力发展。美丽乡村类项目方面。始终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以“三服务”工作为抓手,保障小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效提升全镇人民幸福指数。

三、后续举措

        一是坚定一条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小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深化开放发展、美丽建设、基层治理,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主线不放松。

        二是践行三大路径,围绕开放发展,突出“富”,打造开放发展升级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坚持生态优先,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镇村品质内涵持续提升,建设宜居宜游美丽镇村围绕美丽建设,突出“美”,擦亮生态治理金名片;围绕基层治理,突出“实”,注入基层治理新引擎,突出开放发展,让小将更富裕,突出美丽建设,让镇村更宜居,突出基层治理,让百姓更幸福。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