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2022年一季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06-10 14: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医保局

分享: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建立“五张清单”工作推进机制。坚持结果导向,建立2022年局机关“五张清单”月度工作推进表,把12项清单任务层层细化分解到各科室,每月看进度、晒指标、看结果,形成工作闭环。

2.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截至3月28日,全县户籍人口参保率为99.56%。持续推广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顺利完成越惠保2022年参保任务,参保率达70.34%。贯彻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及时更新特殊人员信息,为困难群众精准提供资助参保和医疗救助,两个率均达100%。

3.配合做好省“智慧医保”平台上线运行。通过成立工作专班、蹲点帮扶等方式,为医保定点单位提供现场指导,高效完成42家定点医疗机构、132家定点药店接口改造等上线准备工作,组织基层经办人员多次开展业务培训,同步抓好停机切换期间的参保人的宣传引导,确保了省“智慧医保”系统3月8日平稳上线。

4.推进医保基金结算管理工作。扎实做好2021年度基金结算清算工作,根据2021年的基金结算管理办法,目前已初步形成具体结算方案。同时积极谋划2022年度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加强与市局、县财政、卫健等部门沟通联系,做好2022年度基金结算管理办法前期各项工作。

5.积极争创省级医保基层服务示范点。扎实做好澄潭街道省级医保基层服务点的创建和迎检工作,统筹抓好示范点经办事项、服务指南调整、经办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确保全市唯一的省级示范点创建成功。

6.开展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检查。组织开展了公补资金使用、民营医院住院等专项检查活动,一季度共检查定点医疗机构6家、定点零售药店30家,现场检查率完成率为26.3%。严肃查处2起定点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追回违规医保基金3.54万元,行政罚款0.45万元。梳理医保基金监督风险点,督促定点机构自查自纠。

二、存在问题

1.基层经办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今年以来,镇、村服务平台医保办件量较少,办件率较低,大多数事项还是集中在县一级的医保中心,截止3月底,基层平台办件率只有13.7%。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宣传不够充分,很多老百姓对医保下放事项不了解、不清楚,本地就近办的意识还不强;另一方面目前对基层服务点还缺乏有效抓手,镇村经办人员普遍存在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主动办理意识也不强。

2.省“智慧医保”平台不够完善。目前新系统上线后出现的问题较多,网上可办事项目前仅上线了4个,灵活就业参停保、城乡居民参停保等高频事项均还未开通网办通道,对群众办事造成不便。

3.源头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基金监管往往依赖于上级交办、大数据分析、群众举报等手段,主动发现问题不够精准,关口前移不够,造成部分定点机构有机可乘。

三、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建立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从4月份开始,以定点药店和非公立医疗机构为重点,联合卫健、公安、市场监督等单位,持续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精准打击一批欺诈骗保违法行为。突出源头监管,加强公立医疗机构第三方自查和医护人员自律承诺,建立定点零售药店“红黑榜”奖惩机制,适时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检查“回头看”,倒逼两定机构自觉依法经营。

2.探索建立基层经办服务考核机制。结合“经办服务示范年”活动,对12个乡镇、253个村(社区)基层医保经办服务机构全面推行服务力指数考核,量化评价一线经办机构的服务能力,实现医保事项从“可办”到“能办”、“愿办”的转变,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开展“村村都有代办员”活动,培养一批基层专(兼)职医保代办员,实现服务多向前,群众少跑腿。

3.全面推行“村村点亮工程。探索实施“1+3+N”全区域经办服务模式,以澄潭街道经办服务站为依托,推进梅渚村、麻家田村、里遁山村3个村级医保服务示范点规范化建设,形成一套基层欢迎、可操作可复制的服务机制,争取6月底前在全县面上推广。

4.组织开展新一轮基金结算管理工作。在完成2021年度两定机构基金结算的基础上,结合基金预算收入和上年度基金实际支出情况,综合考虑政策调整等因素,与县财政、卫健等部门会商,科学制定《2022年新昌县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办法》,确保基金健康稳定运行。

5.加强医保党建品牌建设。以提升医保服务力建设为抓手,创建医保“星火”党建品牌,抓强三支队伍,完善四项工作机制,助推医保业务工作提质增效。同时,修订完善局机关“管理制度30条”,切实加强医保干部自身建设,提高局机关制度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