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园区2023年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思路

发布时间:2023-06-30 16:3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新昌高新园区

2023年上半年,高新园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共识力量,深入实施“14361”战略,围绕三个“一号工程”、重点抓好招商选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和科技人才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园区经济增长平稳有序,优势产业加快集聚,要素保障更加有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成绩

(一)工作亮点

1.大明市新区建设推进有力为满足企业和百姓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补齐新区配套短板。园区谋划了共计36个配套建设项目。目前总体进展顺利,与计划相比,其中有4个项目进度比预期提前,分别是北园四路(昌盛路)新建工程、大明市公交线路与站点、五丰村二期迁建房安置项目、羽林隧道检测/灯光改造提升工程。除个别项目因指标问题或计划调整暂时滞后或暂缓实施,其余26个项目正常推进。

2. 推动重大活动顺利举行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高新园区以项目进度检验工作成效。410日,园区承办了我县一季度招商项目集中投产仪式,固安力等8个项目顺利投产。67日,绍兴市“图强争先”大比拼重点项目集中调研活动圆满完成。关于“图强争先”大比拼工作,提前谋划,主动对接,督促并加快固安力和可明项目建成投产,强化两个重点项目的现场点位布置,完成大明市新区围挡更新,营造全民迎亚运的浓厚氛围,确保调研活动顺利完成。

(二)总体情况

1.经济运行情况1-5月,园区70家重点企业上报工业增加值60.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5月份上报工业增加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1%70家企业1-5月实现产销比88%,其中5月份实现产销比96%1-5月,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7.31亿元;完成制造业16.71亿元,同比增长7.55%

2.招商选资情况实施产业链靶向招商,聚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做大经济总量上半年,与园区共完成有方案招商接待46次,随领导外出赴北京、武汉、吉林、杭州、宁波等地考察38次,召开招商专班会议6次,共完成亿元以上招商工业项目签约15个,总投资54.6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1亿元以上项目10个。

3.产业项目情况围绕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园区重抓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提速工作。多次召开前期对接会,列出高大好急项目清单,上门服务,管家式做好重点项目的前期指导工作。完成奇光显示、双恒健康、富士精工三期、中财智控等11个项目的施工许可证办理;同时完成可明生物、三花换热器、五洲、益立、前进、瀚思通、双恒、帝亚等25个项目的统计入库,另有中财、依泰柯、莱蓝等项目已提交入库申请。

4.空间保障情况为强化土地保障、加强资源统筹力,上半年,高新园区全面启动大明市新区控规、沃洲区块控规、拔茅区块控规、梅澄区块控规、南岩塔山区块控规修编工作,其中大明市新区控规修编已于4月28日完成专家和部门评审,梅澄区块控规修编计划于6月底完成专家和部门评审。此外,上半年已完成9个地块约1900亩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申报。截止目前,已完成供地上会741.6亩,其中工业用地639.3亩。2023年目前共开展做地76宗,4151.5亩;其中已完成农转647.8亩,已落实农转指标尚未完成农转587.5亩。

5.安全生产和化工园区情况园区多措并举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细化举措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每个产业项目落实责任领导和安全生产联络员,上半年共开展检查81家次,发现问题170个,现场整改37个,限期整改133个。并开展园区在建产业项目安全生产讲座1次,相关专题会议6次。由于化工园区规划面积由101.41公顷调整为94.58公顷,上半年完成化工园区相关复评资料的修改调整工作,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资料完善和补充,于5月底完成化工园区复核市级省级评审会,等待7月复评结果

6.数字化改革情况上半年,“孪生园区”项目实质性推进,产业项目全流程管理应用推广取得较好成绩(在招商宣传、信息推广、人员培训频繁使用),9个子应用建设已完成任务80%。其中产业项目全流程管理应用整合了县投促中心的招商阶段流程管理,调整升级后的应用已在2023年3月试运行。应用全流程管理项目310个(包括招商阶段),其中产业项目109个,累计完成进度预警提醒108次,工作短信推送2255条。

二、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1.主要经济指标位次有待提升目前,园区重点企业产值、增加值上报增速与企业用电量等指标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匹配问题,还需经一部摸排理顺。部分企业产销比达不到省市平均水平。上半年主要指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等在全市排名中下游。

2.工作创新思维有待扩展在政策处理、信访问题化解方面新思路新方案不多,如斯凯孚边坡治理的第三户搬迁问题尚未与沃洲镇研商出针对性方案。如在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中,主要集中于指导企业完善更新相关行业代码和数字经济新项目的招引,对于如何引导企业开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缺乏有效措施。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狠抓平台建设聚焦国家级高新区千亿级产业园目标加强与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商务厅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支持,同时加强对考核指标的分析突破,争取少扣分,千方百计多得分、得高分。今年,全省园区(开发区)进行综合考评,考评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规模实力、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等指标赋分较为均衡,新昌高新要在Ⅲ类园区中排名前列,需要对相关指标进行深度分析研究。

2.抓“一号工程”改革通过加强走企服务、全产业链融合招商、产业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等推进园区数字经济、地瓜经济相关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做好数字经济统计纳统相关工作,确保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15%, 增数字经济产业产值50亿元以上,全年培育数字经济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十亿级2家以上。思考谋划申报数字经济产业园。境外并购产业园经济总量达到150亿元以上。

3.狠抓项目提速围绕项目全流程管理,秉承“有指标即出让、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理念,落实专人负责,全力做好项目并联预审批与容缺受理,形成竞赛机制,高标准、快节奏抓产业项目推进,确保每个项目形成闭环管理。同时将抓项目理念灌输给企业,增强其紧迫感。同时,加快片区控规调整,提前谋划2024年政府投资项目,提前开展前期工作,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主抓手。

4.狠抓招商选资紧盯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招商区域,聚焦科技招商和电子信息产业,招引一批大好项目,培育新的产业链,提升县域产业档次和竞争力。争取下半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元项目1个,确保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5.狠抓土地保障加大园区全域治理,腾出发展空间,同时加强与国土部门联合对接,加大做地力度,破除土地瓶颈,由“项目等土地”变为“土地等项目”,保障每个项目及时落地。下半年计划供地1224.97亩,尚需落实农转指标约484.9亩。

        6.狠抓共富园区建设在推动园区高速发展的同时,让园中村和周边群众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与镇街联动,通过村级留用地回购合作开发小微企业园、加强对结对村、揭榜挂帅联系村的帮扶指导经济薄弱村帮扶等方式,积极发挥园区带动低收入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作用。

       7.狠抓队伍建设坚持“抓人促事、抓作风成事”的工作理念,以党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责任机制,大力开展清廉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同时通过招用与选调等方式,引进一批紧缺人才。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进行压担锻炼,提拔一批肯吃苦、敢担当、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8.狠抓清廉园区创建下阶段,园区将围绕清廉开发区(园区)建设“八个一”工作清单,不断完善‘清廉园区’制度体系建设,结合刚刚设立的园区人大工作联络处工作职能,运用产业链招商全流程“清亲E页”线上监督功能以及全省开发区公权力系统,聚焦政治建设、高效运行、亲清关系、勤廉并重、责任务实五个方面,在招商一线、项目一线、生产一线高举清廉旗帜,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底图上铺就清廉底色。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