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专栏 | >> 重大行政决策 | >> 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 |
发布时间:2024-01-16 16: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县水利水电局
信息来源:
一、编制规划的依据和背景
(一)依据。《浙江省水资源条例》、《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浙江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的通知》(浙水农电〔2022〕27号)。
(二)背景。一是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对耕地保护提出最严格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提出明确要求,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加大撂荒耕地利用力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政策保障,落实稳定保障粮食产能的保供任务,共同筑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关键在于耕地。二是“两个先行”要求水利充分发挥农业命脉的独特作用。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奋斗目标。浙江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明确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大逻辑。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先行省是“两个先行”的十大路径之一,要求将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两条底线之一,将开展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之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提高粮食生产水安全保障能力,浙江谋划了水网工程,以“三纵八横十枢”的总体格局,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筑牢农田灌溉的防洪安全屏障,促进水资源空间均衡以提高粮食生产水资源保障能力。三是“14361”战略构想为农田灌溉发展提供新机遇。新昌实施“14361”战略构想,“创新策源之城、实业智造之城、唐诗文化之城、幸福宜居之城”四大战略定位,打造三大都市区黄金交汇节点城市、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跻身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50强”的战略目标,要求新昌以“千万工程”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构建生态、生活、生产的农田生态系统,让“良田”必须是“粮田”。以新昌水网加大水资源供给系统抗风险能力,更精准的实施水资源时空调度,进一步提升灌区及配套设施,加强量水设施在线监测水平。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共九个章节,分别对新昌县基本情况、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灌溉面积发展潜力评估、规划总则、总体布局与建设内容、管理与改革、投资匡算与资金筹措、环境影响评价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和说明。
(二)具体内容。一是概述新昌县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农业生产状况、自然灾害情况等基本情况。二是分析评价新昌县灌溉总体情况、灌区现状、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分析研判县域灌溉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利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面临的新形势;聚焦粮食生产、农产品供给与灌溉面积的关系,分析对灌溉发展的需求。三是基于县域灌溉基本情况,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分析可发展灌溉土地、节水潜力、灌溉可供水量、水土资源平衡、灌溉面积发展规模。四是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近期水平年为2021年,近期水平年为2025年,远期水平年为2035年。明确了建设标准以及发展目标;明确了灌溉水源保障、中型灌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排灌工程建设、智慧灌区建设和管理改革建设等方面的任务。五是统筹县域国土空间格局、区域水网格局、农业“两区”布局、种植业发展布局,以及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气象条件、灌排工程格局、行政区划等,在保障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明确全县“新昌江-黄泽江区域”、“澄潭江区域”的灌溉发展总体布局和分区发展重点。根据灌溉水源保障存在的问题,通过水库系统化治理、镜岭水库建设、山塘总额和整治工程、引水堰坝提升改造工程,以灌溉水库、山塘、河道取水等配置形式,协同补充水源(长诏水库、钦寸水库、镜岭水库(远期补充)),有效保障全县域的灌溉能力,构建“多源互配”的灌溉水源配置网。根据《浙江省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新昌县农田水利建设相关规划,结合本次规划调查成果,综合确定近远期新昌县两个中型灌区(巧英水库灌区、前丁水库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内容。主要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高效节水工程,从整体上提高新昌县小型农田灌溉保障能力。至2035年,全县21.3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目标,新建7.6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为高标准农田。以“灌区信息数字化、工程管理标准化、配水调度精准化、防灾减灾科学化、业务办理协同化、灌区应用智能化”为目标导向,建设巧英水库灌区打造成智慧灌区样板,实现辅助决策、自动控制,通过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及智能控制,更广泛的数据仓互联互通,更智能的决策分析依据,达到更科学和先进的管理。六是进一步从深化投入机制、建设体制、管理体制、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农业节水奖励机制、深化标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的完善,保障农田灌溉发展。七是确定本规划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不含镜岭水库工程投资),其中灌溉水源保障工程投资8.87亿元(不含镜岭水库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投资1.1亿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含高标准农田建设)4.4亿元,智慧灌区建设0.30亿元,管理制度与能力建设0.33亿元。八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分析评价工程建成后,节水效益、生产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九是从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部门联动;落实资金保障,确保建设成效;加强能力建设,增强技术支撑;加强宣传发动,促进群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三、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新昌县全县域。
四、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新昌县水利水电局
解 读 人:吴青松
联系电话:0575-86621778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