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

发布时间:2024-01-03 12: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府办

分享:

为全面落实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小县六大’再深化、‘六个先行’争示范”工作载体,县政府按照清单化抓落实的工作要求,2023年着力抓好40项重点工作: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创新创优,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地。

1.深化县域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云上科创局建设,健全“飞地+高创园+基金”综合运营模式,高端科创园、新昌-中关村人才科创港全面运营。加快新昌智造科创带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实现技术交易额12亿元以上。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战略规划能力,健全企业创新高端智库网络,深化产学研协同,举办科技对接活动50场以上,实施“专精特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项,开发备案新产品100项以上。夺取首批全省科技创新金鼎。

2.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形成“学在新昌”标准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实施新昌中学、实验小学、鼓山小学等一批品质提升工程,建成高水平寄宿制学校4所,深化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战略,立足新昌产业特色,引进高水平本科院校1所,深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加快浙工院新昌学院、新昌技师学院建设,拓展实训基地,推动技工教育提质扩面,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3.招引人才科技项目。健全科技人才项目全流程引育机制,办好“天姥英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新增高能级研发平台1家以上,创建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2家。招引科技人才项目(创新创业团队)15个,柔性引进高端海外工程师30名,集聚国家、省人才15名、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人才18名,新增大学生5000名。

4.提升产业平台能级。聚焦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加快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和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建设,争创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新增中小微企业园2个。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大明市片区市政、交通、商务等项目36个,建成海创大楼、综合能源站、数字物流园一期等支撑性项目,更好服务入驻企业。完成梅澄区块、拔茅区块、沃洲区块、塔山江北区块等控规修编。

5.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4321”行动,巩固提升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和汽车零部件(大交通)主导产业集群,培育若干个新兴产业集群,建设“39X”先进制造业集群,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90%以上。加快三花、新和成、可明生物、京新药业、斯凯孚等项目建设,完成工业投资65亿元以上,确保25个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50亿元,誓夺“浙江制造天工鼎”。

6.强化企业培育行动。实施企业规模和质量双倍增行动,推进雄鹰、头雁、云雀、新星“四企”培育,新增产值10亿元企业2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规上企业3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2家。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新昌板块”,新增上市、报会、报辅导企业4家次以上。

7.深化全产业链招商。优化招商政策,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招商,深化国企招商机制,发挥“基金+股权+科技”招商作用,以产业集群为牵引,支持新商企业扩大再投资,实施招大引强行动,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150亿元以上,力争百亿级项目有突破。签约高质量农业和美丽乡村项目12个以上、总投资1亿元以上。签约亿元以上文旅项目9个以上、总投资17亿元以上。签约亿元以上贸易服务业项目5个。当年新签约项目落地率40%以上、往年签约项目落地率80%以上。

8.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打造“5G+”“人工智能+”应用场景5个,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家,实现制造业主要行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争创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9.打好园区工业全域治理攻坚战。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展“专项整治+平台收储+园区规划+项目招引”全链条分类治理攻坚行动,突出连片集中开发,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供应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回购低效用地500亩以上,回租工业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争创全省制造业全域治理标杆县。

10.提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抓住扩大内需战略机遇,聚焦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创建,完善汽车等消费补贴政策,打造南街、里江北等特色街区IP,着力激发消费潜力。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新能源汽车城、夜宵城建设,鼓励总部楼宇经济发展,新增服务业企业“下升上”23家。提升新经济产业园集聚力,打造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培育新零售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8亿元以上。

11.提档全域旅游。抢抓“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新机遇,创新宣传推介方式,擦亮旅游金名片。实施大佛寺景区佛教氛围提升工程,打造佛教中国化样板地。提升十九峰景区带动力,加快安缇缦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古云延度假酒店、拾玖郡·深潜酒店等项目建设,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加快天姥山景区开发,推进“天姥十景”建设,推动国家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估。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全年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

12.加快建筑业发展。完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支持企业资质升级,新增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和装配式建筑企业2家,完成钢结构装配式住宅3万平方米,省内建筑业产值增长15%以上。做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3.提质现代农业发展。巩固“非粮化”整治成果,提标改造高标准农田2000亩。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实施“5+N”精品农业发展计划,建成精品基地5个、数字工厂2个,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深化精品茶“五统一”管理,办好第十七届茶文化节,提升“新昌优选”“大佛龙井”等品牌影响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除险加固小型水库7座,整治山塘40座。

(二)花园式城乡建设方面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争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省级试点,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致花园城市。

14.优化空间格局。编制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规划管理城乡一体化改革,健全城镇规划体系和乡村规划体系,加强中心镇、特色镇、一般镇差异化管控,完成县城“大三江时代”总体城市设计、主城区建设“五三”方略及概念性方案。

15.扩大有效投资。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建设,推进镜岭水库等重大工程建设,优化“4+1”投资结构,确保市县长项目落地率100%。强化用地保障,开展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完成矿地综合利用5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500亩,供应土地2000亩。积极争取更多专项债券,力争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库。

16.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坚持交通先行,全年交通综合投资增长15%以上。做实甬金衢上高速新昌段及联络线、527国道二期、新蟠线改造等项目前期,推进甬金高速扩容、104国道二期、金庭互通连接线、新中路口平改立等项目建设,建成金甬铁路新昌段、天姥大桥连接线一期、新胡线、王金线等项目。改造提升低等级公路25公里,完成路面维修等养护工程78公里,争创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三星级样板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17.建设精致县城。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老城片区化改造步伐,精心雕琢城市微空间,重塑城市印记和文化特征,改造老旧小区12个,完成拆改50万平方米。加快文化旅游综合体、东街拆迁安置房、羊毛衫兔毛市场迁建等项目建设,建成社会治理中心、水务大厦。深化交通治堵,加快104国道与新蟠线连接线、丽江路延伸工程等城市道路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18.建设精美集镇。围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打好“拆改建用”组合拳,因地制宜布局邻里中心、农贸市场、文体场地等配套设施,有机串联生态绿道,打造典型精美集镇2个。深化集镇管理“五比”竞赛活动,促进集镇洁化序化美化。

19.建设精妙乡村。深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五大聚焦”,突出产业振兴和公共服务提升,推进乡村客厅建设,迭代村级便民服务站80个,提升乡村善治水平,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打造更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推进片区开发。统筹抓好8个重点片区建设,建立晾晒比拼机制,创新开发合作模式,完成投资22亿元。加快东门如城开发,推进中央运动公园、新昌妇幼保健院、新民未来社区、核心商务区、如城未来农场等项目建设,贯通纬一路、中环路等框架道路,尽快展现新城形象。

21.打造清洁城市。聚焦“410工程”,全面实施城市功能优化、单元洁化、家具序化和治理标化四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城乡垃圾精分细管,积极推进最清洁系列创建,持续提升管养标准,全面打造“席地而坐”的卫生环境、“杯水不溢”的通行环境、“秩序井然”的市容环境、“四季养眼”的园林环境和“雅致有韵”的城市夜景。深化城乡“六个一体化”改革,提高环卫保洁、路面养护、园林绿化等精细化管理水平。

22.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首创成功”为目标,坚持全民共创共享,压实网格化创建责任,加强常态化管理,实施专项攻坚行动,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推动创建提质提效。

23.推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深入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高质量打造“梦游天姥·唐诗之路”县域风貌区和“探茗问禅·现代南岩”特色产业风貌区。加快打造澄潭江未来乡村示范带,全力塑造“梅棠雅集”和“下岩贝·金山上”2大片区化品牌IP,创建省级未来乡村3个以上。完成羽林、南岩等邻里中心建设,争创省级未来社区4个。

24.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创建,提升“污水零直排区”长效运维水平,再夺“大禹鼎”。加强扬尘源、工业源、农业面源等管控,确保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领跑全市、全省一流。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实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三年行动,推进“县域碳最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谋划抽水蓄能项目,新增光伏装机容量7.5万千瓦、储能6万千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三)优享型美好生活方面

围绕“人的一天、人的一生”,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奋力打造“民生优享均衡”金名片。

25.优化疫情防控。以“保健康、防重症”为目标,做实做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全力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全力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

26.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天姥雁栖”、高素质农民、技能人才等计划,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500人次,引进产业工人6000人,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大重点群体和城乡边保户就业兜底帮扶,开展公益性岗位扩容行动,16-60周岁城乡边保户就业帮扶率达50%以上。

27.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夯实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户籍人口基本医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越惠保参保率达70%以上。稳步推进医保改革,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扎实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创成省级双拥模范县。优化三次分配,织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兜底网络,发展红十字、慈善等公益事业。完成眠山陵园扩建及殡仪馆改造工程,全面推广乡镇生态公益性墓地。

28.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新昌建设,加快人民医院迁建、医共体分院优化提升、康宁医院等项目建设,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强化职业健康社会化服务供给,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就诊率达67%以上,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高分通过浙江省健康县考核。

29.深化“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健全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实施老年健康服务“五大行动”,推进四级长者活动中心建设,建成县级长者中心1个、颐乐学院2个、社区级长者健康之家5个、嵌入式微养老服务场所35个,组建为老服务公司。推进全省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建设,新增0-3岁婴幼儿托位200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全力打造育儿友好型社会。

30.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打响浙东唐诗之路品牌,加快文化标识建设,完善“诗路芳菲”演艺节目,打造百县千碗示范店,培育讲解员队伍。加快小球中心、如城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平方米以上。举办“迎亚运”系列赛事,打响唐诗之路·马拉松挑战赛、天姥越野赛等特色体育赛事品牌。

31.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高质量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四)高效能治理体系方面

释放改革红利,创新治理模式,奋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32.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公共服务配套,全面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市场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面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家底” 。

33.推动改革迭代升级。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重大应用纵深贯通,迭代轴承产业大脑、茶产业大脑、车辆注销“一件事”、一照通用等特色应用。统筹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乡镇(街道)园区财政体制等集成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

34.加快共同富裕步伐。以全省缩小收入差距共富试点为抓手,迭代完善“15151+X”体系,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支撑共同富裕等五大专项行动,分类推进9大群体“扩中”“提低”。开展创业创新活力集成改革,激励个体工商户创业奔中。推进共富生态大搬迁,深化实施宅基地有偿退出,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优化新市民积分制管理。推进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和小水电站集成改革,深化推动GEP试点,探索碳汇、绿电等生态权益转化方式,做好山水增值文章。深入实施“消薄提低八八行动”,确保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村达20%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以上。做好东西部扶贫、山海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35.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强化城乡社区服务供给,建成城市社区服务综合体2个,擦亮“乡理乡亲”服务集市品牌,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服务圈”、农村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加大社会组织扶持与培育力度,引导更多市场主体、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有序参与社会治理。

36.深化平安新昌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塑初信初访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夯实平安创建基础,确保平安建设“护鼎加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聚焦道路交通、城市运行、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地质灾害、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前三年平均数分别下降20%。推进“公安大脑”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深化警城联动机制,依法打击网络赌博、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打好杭州亚运会等安保硬仗,打造最具安全感县城。

同时,充分发挥工青妇、科协、工商联、文联、残联等群团作用,切实做好国防动员、老干部、民宗、外侨、气象、史志、档案等工作。

(五)实干型现代政府方面

做好政府工作,抓落实是生命线,勇争先是真担当,干成事是试金石。我们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当“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大力建设实干型、服务型、法治型、清廉型政府,以干事创业实绩实效诠释忠诚担当。

37.建设实干型政府。确立“想就想明白、做就做极致、干就干出彩”的奋进起点,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完善“五力五争先”活动。以“五张清单”为统领,围绕“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全链条闭环式攻坚推进,确保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特质。

38.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保持“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尽责精神,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对群众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对基层做到“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努力把企业、群众、基层“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让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39.建设法治型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广泛的社会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0.建设清廉型政府。始终坚定“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干事能成事”的清廉追求,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决抓好“七张问题清单”整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强化审计监督和财政绩效管理,集中财力为发展添后劲、为群众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