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4:33
访问次数:100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文旅局
2023年,是新昌打造全省文旅融合样板地的关键之年,更是新昌文化旅游提品质、打品牌、出成效的重要之年。我们将继续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一个目标、两大抓手、三大原则、四大保障”,切实推动新昌文旅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一个目标
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围绕“唐诗文化之城”这一目标,重点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持续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研学康养幸福地”建设,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2%,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速确保全市排名前三,文旅产业稳进提质行动保持全省前30名。
二、握紧两大抓手
1.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1) 抓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试点工作,项目100个以上,提升旅游业品质,促进旅游业基础提升、服务提质,保持全省前30名。综合统筹各方力量,加快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示范县创建、未来乡村建设、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动(未来社区建设)。
(2) 抓三百工程。深入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继续推进精品村项目建设,注重景区村庄提质升级,强调建后运维管理。研究出台《“三百三生二十变”助推新昌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三百三生二十变”来全面提升新昌全域旅游品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促进民宿农家乐行业规范管理,开展民宿农家乐业务培训,发展等级民宿2家。推进景区村庄市场化运营,积极招引运营团队1个,激发乡旅活力。
(3) 抓五百五千。高标准深化“百县千碗”,高品质建设“百县千宿”,高品位推进“百县千礼”,高水平推动“百县千亿”,高起点打造“百县千集”。加强组织协调,健全评价激励,坚持模式创新,注重总结推介,在文旅领域培育“微品牌”、拓展“产业链”、撬动“大消费”,以项目化思维高效闭环推进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
(4) 抓招商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已落地招商项目的建设进度,积极拓展市场,在原有一级市场的基础上,打通二级市场,走进高铁沿线地区福建、广州、安徽、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宣传推广新昌文旅资源,不失时机捕捉招商机遇。结合“唐诗文化之城”建设,力争明年完成招商引资10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
(5) 抓市场推介。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围绕“行走唐诗路·寻梦天姥山”打造“研学胜地·康养福地”,组织文旅企业走进重点城市推广宣传,重点巩固拓展省市职工疗休养市场。优化疗休养产品,针对不同地域及行业属性的疗休养对象,全力打造环境、设施、服务一流的疗休养主要目的地。完成县外疗休养收入1000万元。
2.唐诗之路精华地建设
(1) 加强学术研究。举办浙东唐诗之路研讨活动,推动《唐诗之路研究丛书》第二辑出版。培养唐诗之路研究领军人物,确保研究的长效性、延续性。推出唐诗之路研学游线路并推广。
(2) 加强保护行动。在做好常态化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文物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和名人故居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潘念之故居复建。加强文物安全保障工作,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和监督管理,完成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
(3) 加强开发利用。加快文化标识建设,申报成为浙江文化标识建设创新培育项目。修订完善新昌县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新增博物馆3家。进一步开发李梦白IP系列文创产品。推进省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新增城市书房2家以上、文化驿站2家以上、“十五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80个。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唐诗之路影响力。
(4) 加强宣传推广。主动走出去,加强学习交流。提升完善“诗路芳菲”演艺节目,推进重要节点巡演。开展第四季“诗路小梦白”文旅志愿者大赛等唐诗之路相关活动。深化“百县千碗”、天姥唐诗宴,继续研发菜系,加大推广力度,打造百县千碗省市级体验店、示范店1家以上,省级1家。加大讲解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打响“诗意新昌”文旅品牌。
三、坚持三大原则
1.共同富裕。持续推进“文化+”“旅游+”战略,将“三百工程”迭代升级为“三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有效推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建共享,在打造科技创新支撑共同富裕的全国示范、建设宜居宜业宜人的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2.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升5A级景区城品质,加快争创“有主题、有形象、有产品、有市场”的“四有”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全力打造研学康养幸福地、唐诗之路精华地、文旅融合样板地。
3.数字赋能。加强数字文化建设,做好“浙江智慧文化云”系统相关场馆及活动信息填报,推动新昌文化驾驶舱数据集成。加强“浙里文化圈”推广应用,提高文化圈服务效能指数。制定唐诗之路博物馆数字化展陈设计方案,实现唐诗之路博物馆数字化提升。全力推动我县公共文化服务、文艺作品、文旅场馆、文物保护、场景应用等数字化改革多出成果。
四、加强四大保障
1. 党建引领队伍。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正确方向,推动文旅事业迈上新台阶。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机制,严格落实局机关内部机制的执行和运用,深化清廉文旅建设,落实廉政风险防范举措,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强化文旅行业党的队伍建设,培训打造一批金牌导游,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提升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和干事热情。
2. 安全保障发展。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做实做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做好节假日和重要时段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开展旅行社、娱乐场所、公共视听载体、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等安全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加强文旅场所和文旅行业重点人员摸排管控,严守重点场所“小门”,强化应急能力储备和队伍培训,全面提升精准防控能力,毫不松懈,持续保持我县疫情防控良好态势。
3. 监管规范市场。加强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加强文旅重点领域监管,提高文旅执法水平。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推动机构入驻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加强资金监管。
4. 机制促进融合。建立健全文旅协调机制,统筹文旅局、旅游集团、天姥山发展中心的力量,充分发挥“三驾马车”拉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理顺文旅行政执法机制,配合落实“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推进部门联合联动机制。持续深化调腔剧团机制改革,激发国有文艺院团内生动力。推动国有旅游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业务持续经营、产品创新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等。建立健全度假区管理机制,以“统”为纲领,实行“一体化”管理,推动度假区高质量发展。
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2年11月9日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