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31 17: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城南乡
城南乡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城南乡以“五张清单”工作为抓手,以主题教育学习实践为契机,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地”建设,现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释放新动能。通过自然村搬迁、土地开发、土地综合整治、“非粮化”整治等工作有效融合城乡资源。完成丁龙村自然村搬迁后4.68亩宅基地及韩妃村、前进村4.36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前进村14.95亩天灯盏土地开发项目,以上共新增耕地面积19.95亩、其他农业用地面积3.22亩,并全年完成“非粮化”整治优化762亩。扎实开展功能区恢复工作,在严守粮食种植红线底线的同时,唤醒沉睡土地资源。目前共实施235亩耕地功能恢复工作,完成旱水稻种植2308亩,冬小麦种植1441亩,均超额完成县级下达任务。
(二)城乡环境一体整治,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和最清洁集镇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手抓思想认识,一手抓执法力度。制定发布《城南乡“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暨垃圾分类集中攻坚行动方案》,18个村(居)每月组织开展《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学习及环境集中整治,覆盖学习人数5000人次,垃圾分类自查问题整改累计1700余个,人居环境自查提升累计3200余处。开展“迎亚运”控违拆违及危旧房改造专项大整治工作,全年拆违目标任务3500平方米,实际完成拆违6496.42平方米,完成任务数的185.61%,拆后利用率达100%。
(三)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乡村承载力迈上新台阶。不断完善交通格局。在建交通工程项目数量全县最多,6个投资较大的交通项目无障碍推进,新胡线、澄儒线已基本完工。自谋建设的石溪官塘头至天荷道路有效缩短村民进城时间,集镇框架进一步拉大。进矿道路一标段将于年底完成建设,外白岩至韩妃、沙滩至白毛坑道路按进度顺利施工。全力推进水利建设。全年水利工程数量再创新高,投资1309.92万元以上实施病险山塘整治、河道整治、水利应急、山塘清淤工程共29个水利工程,投资量占到全县的近1/4,目前29个工程均已完工,工程项目数量和进度居全县乡镇(街道)第一。农村农饮水改造项目持续推进,投资超5000万元用于供水站、户改和沿新胡线城镇供水项目建设,推动农饮水水费收缴数字化工作。新建的15个单村供水站动工15个,完工14个,动工率100%,完工率超过93%;沿新胡线城镇供水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进度完成50%以上;下洲村作为县级水费收缴数字化改革试点村,户改后的农饮水用水量下降超70%,全乡农饮水工作暂列全县第一。
(四)消薄增收组合发力,区域共富孕育新成果。持续开展低效林改造。今年已完成韩妃村1000亩低效林流转,合计完成低效林流转6000亩任务,进一步促进集体经济增收。提质推广“共富工坊”建设。完成“千屿茶叶”、“初见花田”等6个共富工坊提档升级,新增打造“竹制品”、永润围巾、良高蔬菜基地、八寺山茶厂等6个共富工坊,吸纳低收入农户130人,实现人均月增收1800元。积极打造“乡味城南”品牌。针对天姥炒货厂、新明蔬菜基地等11个农特产品产销基地,开发玫瑰纯露、小京生、腌萝卜菜、紫山药、茶叶等10个城南乡农特产品,打造“乡味城南”品牌,形成“十里香、百味鲜、千叶纯”三大系列,进一步推动农特产业发展。
(五)企业招商氛围浓郁,项目引育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工业的思维抓规模。改变以往零敲碎打、小打小闹的农业生产现状,加大土地集中流转、农产品规模种植,对接意向公司15家,陪同实地踏勘项目28次,上报并认定招商信息13条,在眉岱村引入之洋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规划流转土地400亩,打造集种植、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已签订一期合同。坚持以融合的理念寻资源。积极打造以种植、养殖业为基础,农作物加工、流通为支撑,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为引领的三产融合模式项目,投产落地总投资600万元的和创农场项目;积极对接天荷永利卡环休闲研学影视基地项目,打造建设一个休闲研学影视基地。坚持以灵活的方式抢机遇。依托乡贤、商会等渠道广泛收集项目信息,做好乡贤招商和人才招引工作。完成新乡贤回流3人,新乡贤回归项目4个,成立城南乡商会,完成“商·贤”工作室,推动招商工作抱团做强。
(六)民生实事有力下沉,共享水平跨越新高度。全力做好医疗和社会保障工作,全乡医保、社保参保率分别达95.36%和99.5%,越惠保参保率达85.73%,位列全县前三名。持续营造良好就业环境,举办就业招聘宣传活动,发放就业优惠政策宣传资料1300份,针对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10个,已有4人上岗。组织企业员工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帮助30人获得高级工证书,31人获得初级工证书。加大助困帮扶力度,对全乡困难群众危旧房进行全面摸排,上报危旧房改造困难群众3户,其中新建1户,修缮改建2户,均已整治完毕。持续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利用原乡中心幼儿园约1220平方的地块,投资400万元建设城南乡长者健康活动之家和幼儿照护驿站,为周边近800多名老年人和100余名幼儿提供服务。以杨家山村“乡理乡亲”工作室为试点,开展“乡理乡亲”驿站提质升级,升级后服务人次同比增长125%。同时,践行“服务送下去,资源带回来”理念,在全乡开展服务684次,受惠群众10200人次。其中,儿童陪护10户、家居改造12户、计生特殊家庭关爱23户。
(七)平安城南扎实推进,“枫桥式”治理激发新活力。强化矛盾调处和信访化解。收集社情民意52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3次,调解纠纷312起,全年累计受理信访件539件,化解各级信访积案4件。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亚运应急响应期间社会面始终平稳,始终保持低风险、零事故。《“乡理乡亲”服务集市:“理”出统战助力乡村治理新路径》入选全市“枫桥式”标志性实践成果。严守平安建设红线底线。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反恐防暴等七大类应处置预案,开展各类应急演练9次。组织开展乡、村两级巡防行动625次,通过“敲门行动”走访农户7895户,排查风险隐患235起,并全部落实化解闭环措施。持续优化安全生产环境。以“一厂多租”“电气焊”场所整治为重点,“专项+常态”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检查经营单位295家次,发现各类安全生产、消防隐患391条。开展房屋隐患排查,组织8批次对17个行政村开展房屋隐患排查,摸排危旧房8户、经营性自建房135户、自建房安全隐患摸排5961户,并完成整改工作。
(八)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党的建设实现新提升。在领导班子层面开展“三学三敢”专项行动,乡党委会、理论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9次,带着片区化党建、困难群众共富、基层治理等3个课题集中调研研讨4次。聚焦青年干部、农村干部和普通党员三支力量,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创建星级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现场踏勘制定杨家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试点方案,并在琅珂、天荷等4个村推广,成功创建五星、四星党群服务中心各1个。天荷村、下洲村成功创建县级“清廉村居”。
二、2024年工作思路
城南乡将以全县上下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面加快“小县六大”出新出彩,树立更高标准的目标,压实全面闭环的责任,认真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扎实开展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城南乡以共富工坊建设为核心,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标准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闲置中小学教学楼、管理用房、闲置田地等场所,将其改造为室内标准化用房、室外标准化农田,盘活闲置资源的同时,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就业机会。二是产业化项目引育。城南乡将从本地资源挖掘一批、外来产品开拓一批两个方向来发力,依托前期建立的标准化基地进行统一加工和代销。针对没有产业基础的村,计划以手工加工业为主从外来产品开拓一批,根据各村闲置劳动力人员结构,引进来料加工业务到标准化基地集中生产。三是抓项目带头人引培。主要通过挖掘一批、培养一批、引进一批三种方式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依靠他们带领其他低收入群体发展致富。
(二)加速推进集镇提升,加快融入如城发展。围绕“两线一江”做优精美集镇文章。加大力度解决新胡线集镇沿线“环境杂乱”问题,并集中在集镇社区这个功能定位上探索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谋划好如城到南道口连接线改造提升项目,解决好“门户走廊档次低”问题,重点疏通线路升级、节点打造、房屋拆迁、道路改造几个堵点,加快“人车分流”,打通集镇到如城的人行地下通道。另外,加大投入做好石溪江改造提升项目,解决“一江两岸空间景观差”的问题。
(三)主动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做好丁龙村自然村搬迁安置点建设工作和琅珂丁家坞自然村新村搬迁摸排、政策处理工作。对已经腾出的土地资源加快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对尚未纳入搬迁计划或者短期内不能搬迁的村开展空倒房拆除工作。做好遗留项目的扫尾工作,高效率开展卫片整改图斑的整治工作,常态化进行耕地功能恢复工作。
(四)纵深推进“溪山云荷”片区建设。一方面是推荐好“三横两纵”徒步游览路线,集中提升“天荷农场至金枪峰”“杨家山村至七盘仙谷”“潜溪丁村到石狗洞”“元岙双溪公园到潜溪丁村”以及国家级登山游步道五条路线游客承载力和服务力;另一方面强化片区产业发展,计划引入乡贤项目一个,综合利用土地37亩,目前已经完成招商洽谈。
(五)持续发力做优民生实事项目。基于如城区块的整体开发,围绕《2023-2025精美集镇项目计划》,实施城南乡入口景观提升、连接如城道路两侧提升改造、连接东门如城地下通道等7个工程项目,利用紫竹园隧道口俞家央管理用房1万平方地块建设口袋公园,新建2个生态停车场,开展新溪居委会综合提升工程,改善人民群众办事空间。实施石溪江两侧综合提升工程,建设沿新胡线和石溪江打造全程约2.5公里集镇绿道,有效衔接如城中央山体运动公园。完善农饮水建、管、运工作,投资5000万元推进38个农饮水工程建设,包括33个单体供水站建设,5个村的户改和沿新胡线4个村的城镇供水项目,提升水质并有效改善极端天气中缺水的情况,理顺农饮水管理、运维机制,进一步保障农村的饮水安全。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继续做好外白岩至韩妃、沙滩至白毛坑等道路政策处理工作,确保无障碍施工。做好长者健康活动之家和幼儿照护驿站的“一老一小”项目运营,调配新乡贤、先锋党员和社会组织等力量,常态化规范化做好“乡理乡亲”驿站“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市场化服务”三大服务。
(六)统筹资源打造“山林经济”新亮点。着力做好“扩中”“提低”组合文章。谋划做好已完成的6000亩低效林整治“后半篇文章”,破解资源闲置与消薄增收的“双重难题”,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对大山庄村开展的油茶抚育试点进行提质升级,计划将建设面积扩大到500亩,挖掘新的增收致富途径,帮助村集体增收。探索元宝枫引育项目,已完成试点种植5亩,制定《城南乡共富项目—元宝枫产业方案》,让“山林经济”成为乡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七)久久为功确保区域平安稳定。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落实企业和在建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做细“乡理乡亲”矛盾调解室工作,通过提前感知、提前介入、提前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初期阶段,尤其是重大项目开发前期,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确保长期稳定。加强应急管理,抓好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森林火灾防范、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八)从严抓牢基层组织建设。牢牢抓住干部队伍。坚持乡、村干部两级抓,一方面强化村书记的“领头雁”作用,结合中心工作交任务、压担子。另一方面抓好机关干部队伍,持续深入开展“五力五争先”活动,全面落实闭环管理,持续推进“年轻干部讲堂”“老带新结对帮扶”等行动,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从严建好组织工作阵地,全面落实村党组织“四分四提升”分类管理,开展党组织书记季度赛比工作,建强各村网格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加强和改进党员全流程管理,重点关注近三年未发展党员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五张责任清单”,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涵养良好政治生态,为进一步推动城南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