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乡2024年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2024-06-11 14:2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城南乡

分享:

一、聚焦区域经济联动赋能,实现产业发展共建共兴。校地合作再深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持续为企业牵线搭桥,深入推进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合作,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集镇品质再提升。基于如城区块的整体开发,对照《2023-2025精美集镇项目计划》,重点做优“两线一江”精美集镇文章。加大力度解决新胡线集镇沿线“环境杂乱”问题,谋划好如城到南道口连接线改造提升、紫竹园隧道口口袋公园等项目,实施石溪江两侧综合提升工程,有效衔接如城中央山体运动公园。片区化打造再升级。整合潜溪村、杨家山村、天河村优质资源,实现片区经济组团发展,修复提升“三横两纵”徒步线路,夯实基础设施,计划引入项目3个。

二、聚焦招商引资思路变化,实现项目招引互助互促。抓产业基地,下好“筑巢引凤”先手棋。充分利用闲置房屋和土地,计划建设5个室内标准化工坊和室外标准化农田,盘活闲置资源,并开展针对性地项目对接和落地。抓特色项目,打好“人无我有”品牌战。根据全乡实际特点,计划从本地资源挖掘、外来资源引入两批特色项目,依托“乡味城南”品牌优势和“顶上云荷”直播联盟,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争取建成1个网红直播运营基地,促进农产品营销数字转型,形成产业发展新亮点。抓重点人群,用好“三支队伍”致富经。团结好党员、村民代表、乡贤三支队伍,通过“挖掘一批、培养一批、引进一批”三种方式壮大重点人群队伍,依靠他们带动产业资源回流。

三、聚焦乡村风貌加速蝶变,实现乡村发展共富共美。投入更多气力建强基础设施。坚持村庄规划一盘棋,加快自然村搬迁安置点建设,并按照自然村搬迁三年计划,争取完成2期。加快琅珂丁家坞自然村空倒房拆除,对腾出的土地资源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并集聚安置。加快土地开发和耕地功能恢复工作,在全乡潜力摸排土地开发资源共55亩,计划完成20亩,为村庄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投入更大决心整治人居环境。厚植生态底色,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保护农村山林、土地、水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突出让村民参与其中,家家户户管好自己的门前屋后,共同创造宜居的环境,形成“干部自己干”到“干部群众一起干”的良好氛围。投入更多心思挖掘村集体经济增长点。利用好“强村公司”资源落实好“一村一策”,促进村级消薄增收。积极发展林药、林果、林禽等结合型产业,加快低效林种植,谋划6000亩低效林整治“后半篇文章”,加强油茶培育,重点对大山庄村开展的油茶抚育试点进行提质扩面,切实增强村级组织自我造血功能并推广试点经验,力争全乡20%的村经营性收入突破80万元。

四、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实现民生实事见行见效。完善农饮水建、管、运工作,投资5500万元推进38个农饮水工程建设,包括33个单体供水站建设,5个村的户改和沿新胡线4个村的城镇供水项目,提升水质并有效改善极端天气中缺水的情况,理顺农饮水管理、运维机制,进一步保障农村的饮水安全。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加强内畅外连交通网络建设,继续做好外白岩至韩妃、沙滩至白毛坑、官塘头至天荷等道路建设,提升改造2条农村道路,大中修2条农村道路。做好长者健康活动之家和幼儿照护驿站的“一老一小”项目运营,调配新乡贤、先锋党员和社会组织等力量,常态化规范化做好“乡理乡亲”驿站“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市场化服务”三大服务。有力推进低收入人群“挂单奔中”工作,在前期精准摸排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发展一批”“转移就业一批”和“产业带动一批”三大类6项举措提高低收入人群帮扶质效。继承并持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纵深推进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坚持不懈抓好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森林火灾防范、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