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2 21: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沃洲镇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沃洲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县委“小县六大”再深化、“六个先行”争示范决策部署,锚定“镇域发展排头兵”目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进向好态势。1-11月实现财政总收入113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4万元,完成全年度目标的114.38%。获省级低零碳乡镇试点(全市第一)。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先进集体(全县唯一)。
一、今年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高质量产业发展
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紧盯工业经济运行,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近50亿元,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实现7倍增长,工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限上餐饮业、零售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多项增速全县领先,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持续排名全县第一。以超常规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规上工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实现“小升规”“下升上”翻倍增长,并超额完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0家,累计完成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市级研发中心2家、新产品13个。以“资产变项目、项目强产业”的思路,全面推动资产盘活及招商引资工作,超速完成三星轴承、文源智能等300余亩工业用地回购和涉及多村的180亩工业用地政策处理,累计完成高耗低效整治全年任务数5家,同步签约引进项目11个,总投资超6亿元,全年招商选资居全县第一,其中数字经济项目3个,获评五星级数字乡镇。
(二)坚定不移抓好高颜值宜居乡村
推进扩能改造工程,低效林流转7186亩,超额提前完成7000亩目标任务,完成东郑仰湾自然村15幢民房改造工程、生态综合体改造工程及全县首批共富生态搬迁,获评绍兴市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含闲置农房激活)先进乡镇。深挖资源要素,积极探索美丽城镇发展新路子,开展全国轻型飞机锦标赛、环库骑行赛、板凳龙、沃洲之夜等特色活动,累计吸引游客10万人次以上,完成验收4A级景区镇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消薄工作推进强村富民工程,着力打造钦寸水库、长诏水库环库共富党建联建片区,为16个偏远库区村集体增收超2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50万元以上;助力锦洲府商铺完成公开招租,实现7个库区村年均增收约60万元;充分利用后扶资金947.8万元,撬动其他部门和社会资金168.89万元,先后实施后扶项目15个,在全县率先形成项目共富系统。
(三)用心用情抓好高水平民生服务
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项要求,推进“新沃家”“沃洲之星•职工之家”等职工住宿提升项目,全面提升为企服务质效。聚焦“一老一小”,大力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全县首个乡镇级长者健康活动之家,成功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同步探索托幼一体化模式,首期成功为外来务工人员等托幼超20人,全域开启“省心管娃”新模式。全面深化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在全县率先启动城乡居民医保及“越惠保”参保缴费工作,参保率达99%以上,进度居全县前列;创新乡理乡亲“一集共享”模式,累计服务4.2万人次,实现行政村服务集市全覆盖,系我县服务集市建设资金投入最多、建成点位数比例最高、自然村覆盖面全县最广的乡镇。里湾公墓、安峧公墓二期建设完成。
二、特色亮点
(一)不遗余力抓好“非粮化”整治
粮功区入库9082.69亩,完成率116%,并因地制宜出台“一村一策”,完成整治优化5036亩,实现整治面积、清退速度全年稳居全县第一,且未发生一起因整治过程出现重大矛盾纠纷,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先进集体(全县唯一)。利用已整治的撂荒地面积,采取“动员农户自种、企业流转包种、收归集体统种”等方式,超额完成冬小麦和油菜种植任务,其中冬小麦种植进度稳居全县前三。
(二)凝心聚力抓好基层治理工作
锚定“枫桥式”法治乡镇,坚持推行政法联席会议制度,开通初信初访“绿色通道”,依法打击非法上访人员4人,一级响应期间化解并息访4人。以省级金牌调解工作室“红柿子品牌调解室”为矛盾调解主阵地,统筹联动共享法庭、“沃洲商会”,累计调处矛盾310余件,化解案件30余起,万人成诉率、重点共享法庭打造等指标排名居全县第一。诉源治理相关经验做法更是被《人民法院报》《浙江法治报》等多家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聚焦报道,也是全县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三)铆足干劲抓好发展后劲培育
全面盘活“沉睡”资产,推动土地资源扩权赋能,超速完成三星轴承、文源智能等300余亩工业用地回购和涉及新航村、安仁村、桐中井村、坑西村等多村的180亩工业用地政策处理,职工之家建设工程年底结顶,邻里中心建设项目全面结顶,建设速度连续11个月居全县第一,进一步保障项目落地蓄能。招引一二三产新项目11个,总投资超6亿元,2022年落地率100%,今年落地率稳居全县第一,并以轴承为主战场,招引宁波美亚特年产5000万套高精度直线轴承项目,实现全县首个直线轴承、球轴承龙头企业领域全覆盖,助推轴承产业全链条升级。
三、存在问题
(一)历史遗留信访压力有待缓解
钦寸水库移民信访,一直以来都是沃洲镇绕不开的话题。由于时间跨度长,涉及主体多,成因较为复杂,处理难度很大,是全县历史遗留信访压力最大的乡镇。在“同库同政策”的原则下,过高的利益诉求致使矛盾叠加,信访化解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二)集镇服务业体验有待改善
沃洲镇作为中心镇、园区镇,常住人口和年轻人比例是全县乡镇最高,服务业消费市场潜力大、空间广。目前传统商贸与娱乐休闲、文化、旅游等消费联动不足,服务业产业链过短,主要集中在传统商贸业,时尚类、电子游玩、夜消费等商贸门类不多,大型商贸项目有待配备,集镇外卖缺乏专业配送平台,配送运力不够强劲,无论是购物种类还是购物体验,都存在薄弱环节。
(三)库区村资源转化率有待提高
沃洲镇库区村较多,坐拥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还拥有乡村民俗、传统技艺等传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特产水果,但这些资源多处于开发阶段,难以为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水源地的“绿水青山”优势得不到体现,资源难以变资产,村集体增收手段单一。以沃洲村为例,村中“十里桃林”美景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往,但村中既办不了农家乐,也办不了民宿,留不住游客,只能“走马观花”,无法形成集吃、赏、玩、住为一体的旅游业态链。
四、明年工作思路
(一)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一是持续聚力组织引领。持续利用“浙里兴村治社”,开展线下抽查,线上普查的工作机制,切实推动责任链条具体化、工作进度可掌控、任务落实有成效。细化完善镇村两级考核机制,每月晒比亮分,每季评选蜗牛村、红旗村各2个,力争浙里兴村治社排名前三。围绕“东南眉目,幸福沃家”“东江十里,风起大明”两条共富示范带建设,在西山、坑西村等外来人口集中村设立“流动党员之家”5个,打造红色服务站,开展线上“跟踪”服务,反馈流动党员需求,让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创建共富工坊5个以上,新增共富岗位500个,实现年经济效益800万元以上。
二是持续加强村级干部(人才)管育。抓强村级后备人才“牛柿子”队伍建设,分类分批开展针对性培养优秀青年村级后备干部48名,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培养,综合考察挂职锻炼10人,“不合适”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能进能出机制。统筹谋划摸排村“两委”后备人才库,根据各村实际制定“一村一库”,建立“牛柿子”村级后备人才队伍,为村“两委”换届蓄势储能。延伸“红柿子”党建组织品牌,建立年轻干部“轮岗+复盘”培养机制,加大90后年轻干部培养力度,90后中层干部占比60%以上,30周岁以下中层正职3人以上。
三是聚力创建两新党建品牌矩阵。设置具有沃洲企业特点的两新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有效扩展党建活动空间。强化党员示范作用,通过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和创建红色示范车间、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形成“党建助力企业发展,企业支持党建工作”的良好局面。以斯凯孚党建为轴心,串联上下游企业,创建轴承全产业链党建联建品牌,用“组织链”串起“产业链”,形成党建共抓、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联动机制,助推党建工作在外资企业落地开花,实现党组织在外资企业从弱到强的突破性进展。
(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做强企业培育文章。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到、闭环解决”服务理念,把高质量开展驻企服务作为稳经济、强产业的重要举措,由全体班子成员牵头常态化开展“走访企业、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围绕重点产业实施优质企业“育苗扶壮”行动,推动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加快陀曼、SKF、美亚特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投产,实现工业投资5亿元以上,力争全年规上总产值达60亿元以上,增加值增速10%以上,计划引进数字经济项目2个,着力抓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二是推动企业整治提升。结合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回头看”行动,大力开展“厂中厂”“园中园”等重要点位集中治理,解决企业低散乱、安全隐患突出、亩均税收低等问题,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强对安全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村级物业出租企业监督管理,促进低效用地企业提质增效。
三是抓好招商引智工作。以“沃洲商会”为平台,结合静思社区建成投运,大力推进沃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行动,充分发挥社会各界能人乡贤的优势条件,促成更多创业资本、创新要素汇聚沃洲。深入实施绍兴“名士之乡”“剡溪英才计划”“学子归巢”等专项行动6项,引导更多沃籍人才回乡就业,为企业发展集聚更多“人才动能”。
(三)攻坚集镇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政策处理。集中力量拔钉清障,持续发挥“重点办+各条线”等工作机制优势,推进80亩土地复垦复林、大坪头村杨树坪后门山土地开发项目建设。以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通过农用地整治、农田景观设计打造、生态改善、产业提振等,推进鳌峰区块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3000余亩,争创省域高质量推进耕地保护先行示范区。
二是聚力集镇提档升级。以静思社区和精美集镇建设为契机,抓好两条共富示范带建设,完成静思社区建设、文化路与长碇线道路提升整治、象西线与府新路口交叉口道路优化、老街整治提升、工人文化宫建设、文化广场地下停车库综合提升整治和幸福之家建设等项目40余个,实现集镇老区有机更新、集镇新区拉大框架、新居民集聚区提升优化。
三是深入推进基础建设。优化集镇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整治颜值。完成两个库区终端尾水提升样板工程,构建“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终端全配套”的污水处理闭环,解决污水终端遗留问题,改造提升3个村,5个终端。争创省级污水零直排标杆型乡镇、省级“无废乡镇”。
(四)力抓民生共富共享
一是深入实施强村富民。着眼“扩中”“提低”,持续推进党建联建、“环库”抱团等强村项目,确保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村6个,100万元以上村2个,推动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整合中峪道地药材有限公司、雨露食品等优质行业资源,以村企共建、产销融合等方式做细服务链、延长产业链。以千万工程建设为契机,计划创建省级未来乡村2个、和美乡村示范村4个,创建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地——农事服务中心。以全县首个乡镇级“共富”系列后扶移民项目为抓手,项目落成后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让更多低收入农户同享共同富裕发展成果。
二是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发力,按照“一分两清三化”要求集中攻坚、补齐短板、长效巩固,全面深化24个行政村人居环境三色动态督导机制,建设定时定点垃圾投放小屋,全方位提升城乡颜值。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做好辖区控新、拆违、网格管理等工作,加大对工业生活垃圾倾倒等行为的执法力度,营造整洁优美、安全有序的集镇环境。
三是持续推进民生保障。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养老、托育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镇长者健康活动之家及24家村级居家养老中心辐射带动作用,计划举办活动场次17次以上。加快爱心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增设助餐点5家以上,实现助餐点位覆盖范围达80%以上,稳步推进多元化公共服务项目有力落地,持续提升民生温度与幸福指数。
(五)谋深基层治理体系
一是推进基层智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提升基层治理实战化运行质效。建成“指挥中心、调解中心、执法中心”三中心一体的治理网,推动村级力量、网格员延伸至社会治理末端,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同步做好“枫桥式”法治乡镇复评工作,积极创建市级“枫桥式”村1个。
二是化解初信初访。开通初信初访“绿色通道”,延伸“红柿子”调解品牌,做好“沃洲商会”和“共享法庭”联动文章,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力争明年初次写信、初次走访、初次网信年度化解率分别达95%、100%、100%,诉前调解成功自动履行率95%以上。除现有的5个“共享法庭”样本点位外,因村施策培育打造样本点2个,努力把“共享法庭”打造成具有沃洲辨识度的法治建设标志性成果。
三是聚力平安建设。开展消防、建筑施工、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风险专项整治,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切实做好强台风、超强降雨和极端天气防御准备,整治山塘前碗、马坑、龙潭等3座,治理水库桐枫坂、西桥弄等2座,提升改造农村供水站9座,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村庄内涝、森林火灾等灾害风险。强化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视频监控一体化改革,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扫黑除恶打击整治,争创省二级乡镇禁毒办,营造安全稳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