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6-03 09:5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七星街道

分享:

一、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力稳增长、固根本,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0.04亿元,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67.53亿元,限上批发累计实现销售额274.42亿元,同比增长57.74%,限上零售实现销售额10.57亿元,同比增长106.29%,限上住宿实现营业额9438.6万元,同比增长42.18%一是重点项目高效推进。抓好“揭榜挂帅”项目—油茶产业发展项目,投资85.95万元,完成种植570亩。完成县级长者中心建设、527国道沿线政策处理。完成高耗低效企业已整治完成8家,腾出用能完成率103%,做好塔山区块专项调查工作。二是创新活力持续增强。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氛围,优化营商环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吸收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实现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速 2.4%,新产品产值率达到61.1%。三是文旅经济趁势而上。紧抓后疫情时代的复苏阶段发展契机,推进东篱谷、玫瑰小院、风铃小院等项目开发建设。梳理全域优质文旅资源,打造“十里潜溪别样红”—“潜溪小镇”优质旅游IP。成功举办首届潜溪风情节暨第五届杨梅文化旅游节,全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

(二)着力夯基础、提质效,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共富“星”路,强优势、补短板,加快推进消薄、扩中、提低三大攻坚战,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一是持续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深入实施八大“消薄强村”行动和八大“提低富民”行动,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已有10个。完成“百丈风情”、新经济产业园、上礼泉小京生一条街等共富工坊建设,提升杨梅山、京生爱酒共富工坊。二是争取项目破解发展瓶颈。落实农创园培育建设,以电商直播带货农产品为主要模式,已入驻并开展运营实体企业15家,发展农创客31人。整合土地资源,投资1000万元合新门溪山居项目已签约落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增添村庄的绿色和文化味,目前已培育风铃小院、玫瑰小院等新业态。三是始终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做好非粮化整治和粮食保供,按照粮食生产安全目标责任书要求,完成粮食种植,全力推进冬小麦、油菜种植,完成耕地恢复任务,继续做好190块涉耕涉农图斑恢复和占补平衡工作。

(二)致力强建管、提品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全域美丽、全域提升,以创建为契机,落实人居环境治理,持续加强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七星。一是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完成天源实业、电信公司、邮政集团、耿基实业、客运西站、三花实业、丰涛科技等企业“退二进三”,完成下三溪、葫芦岙、馒头山等地块做地工作,完成葫芦岙加油站扩建项目、磕下新村配套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完成潜溪美食生活街、花鸟市场的零星拆迁,发展空间进一步开拓。二是双城创建持续推进。紧扣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将周六创建日、党日活动等志愿服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开展楼道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等整治。截至目前,共组织296次整治行动,合计参加9000余人,清运垃圾932吨,整治卫生死角5672处,整治乱堆放7492处,清理牛皮癣数万处。积极迎检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全域、全民创文的理念进一步提升。三是垃圾分类越分越美。对标生活垃圾治理提质增效,实现“最清洁城市”工作目标,创建11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个市级示范村,3个省级示范村,43个定时定点越美小区,8条定时定点越美商业街,深化杨梅山垃圾分类精品教育基地,累积开展集中宣传72场,培训11场,入户宣传2000余次。

(三)倾力抓稳定,促和谐,基层治理焕发活力。坚持底线思维,加快构建新时代“枫桥经验”七星版,深入贯彻“四责协同”要求,推进共建共治共享。一是织牢矛盾化解“治理网”。打赢两会、平安护航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攻坚战。深化群众说事室,加大矛盾调处力度,本级及辖区调委会矛盾纠纷化解率100%。二是创新社会治理“邻距离”。聚集“1+8+X”邻里议事协商主体,搭建居民与各方的议事沟通平台,制定“说事、审事、商事、善事、晒事”5S工作法,推动协商工作流程化、规范化、民主化。西岭社区被评为省级议事协商创新试点优秀单位。三是筑牢安全生产“奠基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突出事故防范,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以“除险保安”为抓手,积极开展生产、消防、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四)奋力办实事,暖民心,民生底线更加殷实。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加速构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社会保障更加完善。一是民生保障持续提升。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便利的日间照料、助餐等服务,目前街道共有老年食堂8家,街道级养老院1家、颐乐学院1家,长者健康活动之家2家。二是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持续深化“增值式”政务服务改革,紧紧围绕群众需求,着力将优质公共服务下沉到村社。在现有九峰寺、杨梅山、土谷庙、金星等6个固定点位的基础上,对辖区内19个行政村开展公共服务下沉,截至目前开展政务服务、市场化服务、民生服务已达63场次。三是民生项目加快落地。完成3个开放式小区实施封闭式专业化物业,有序推进金山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实施新分社社区办公用房改造提升,南岩社区入选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新建百姓健身房(金星村)1个,笼式多功能足球场(街道)1个,街道获市级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五)全力增动能,激活力,基层党建提质聚能。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域提升。一是锻造村社“星火”队伍。通过建立后备干部成长计划,搭建社区干部亮晒台,今年以来,调整社区书记2名,新提拔社区书记5名,社区副书记7名,社区副主任6名。村级层面“公开选聘”拓生源,56名青年人才参加县委党校和街道联合组织的面试,下一步待确定人员,即可上岗学习。二是选塑“先锋”流动党员。以流动党员为工作突破口,推行“片区化”有效纳管。线上,依托红色根脉强基系统,建立流动党员电子档案库,流动党员100%实现在线纳管;线下,按照“熟人介绍”“老乡引荐”等方式,下设16个省级流动党员功能性党支部,依托海洋城商圈天姥驿家资源,建成全市首个线下流动党员之家,提供就业咨询、活动联办、积分兑换等一站式服务。三是培育“增量”优质人才。街道。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七星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盼,仍有不少差距,最遗憾的三件事:一是全量问题闭环机制不健全,二是社区治理融合度不够,三是“拔钉清障”攻坚力度不强。2024年,七星街道将紧扣“璀璨七星 品质新城”目标定位,着力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发、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美丽七星。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一是强党建,在高效治理上实现新突破。持续建强基层党建体系,打造“潜溪红”党建品牌。在农村: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杨梅山村创建市级未来乡村,磕下、龙山、上石演等7个村创建和美乡村。在社区:以三方协同治理为载体,谋划未来社区全域创建,完成滨江、西岭、南岩3个省级未来社区创建,西郊、和悦等6个现代社区提档升级。在改居村:利用上三溪、张家庄等9个改居村的村级留用地和集体资金,打造共享之家·邻聚里综合体进一步推动村社融合

二是强动能,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农业提效上:加速建设七星杜鹃园农旅观光亿元项目,加快引进元岙稻渔种养基地千万项目。在工业提质上:以塔山区块为核心,推进工业全域治理,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推动中集、新柴、博众等企业2500万套技术改造项目落地开工。在服务业提档上:培育壮大电商零售企业,新增佰立中心、门溪餐饮等限上餐饮。巩固提升小餐饮示范街创建成果,打造星商联盟示范街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消费支出增速12%

三是强帮创,在民生共富上实现新突破。吸纳社会力量帮创,以“乡理乡亲”服务驿站为载体,吸纳关爱老人协会、姐妹花义工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实现公共服务下沉全覆盖。整合企业资源帮创。探索产业新型合作模式,激发共富因子,与新和成合作建立“小京生”、蔬菜供应基地,与安么科技合作建立代加工基地,与和记餐饮合作建立农副产品代销基地,带动以低收入农户为主的群体增收。挖掘自身资源帮创,打造一村一工坊、一村一基地,如将杨梅作为特色产业,开发杨梅衍生产品,与梁师糕点合作,推出杨梅系列产品。

四是强队伍,在干事创业上实现新突破。打造机关队伍晾晒台,以“星火”亮晒台为工作载体,实行末位淘汰制,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打造七星“铁军”。设立社工队伍积分制,以积分制管理社工队伍,创新激励手段,营造积极干事氛围。储备农村队伍人才库,强化后备队伍管理,“上挂一级”拓视野,“下沉一级”强实操,“异地交流”破困局,“典型榜样”强示范,做好培育“后半篇”文章。

五是强底线,在主动创稳上实现新突破。加强统筹,在原来常务牵头的基础上提档升级,由副书记牵头,统筹推进“大平安”工作。闭环管理,清单式推进平安体系建设。建立家底清单,明确整改任务,形成责任清单、项目清单、制度清单,完善联动工作体系。数字赋能,以省应急管理厅地灾智救应用场景试点为契机,迭代升级“十户长”应用,进一步细化责任单元格,不断提升安全思想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