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5 09: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政务服务办
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年是大抓改革、创新突破之年,也是政务服务工作提档升级的一年。上半年以来,县政务服务办以五张清单为抓手,紧紧围绕县委“14361”战略,对标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主跑道,锚定“一项改革、三件大事”,在提升政府服务力和招投标规范化上精准发力,进一步打响“越满意·融服务”品牌,为“小县六大”出新出彩,“七个攻坚”图强争先贡献政务力量。1-5月,全县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70.69万件,其中2.0办理35.49万件,“一网通办”率98.9%,政务服务“好差评”好评率99.9%;县交易中心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国有(集体)产权、土地(矿产)资源交易129项(宗),成交额22.99亿元,增收节资2.46亿元;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工程建设项目、集体产权交易、集体货物采购173项(宗),成交额1.74亿元,增收节资0.19亿元。新昌县创新招投标“三位一体”增值服务相关做法受到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充分肯定。
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一是加快增值化改革成果落地。迭代“5510”工作体系,全面开展增值化改革2.0提质提效行动,牵头抓好“五大服务”、中介考评“一网统管”等重点领域改革,重点打造有新昌产业特色的轴承行业全链条成长培育“一类事”,目前已正式上线“馨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新嵊政务协同专区,构建高频涉企服务事项两地互认机制。5月11日,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举行“馨服务”平台上线宣贯仪式。合规经营体检式服务被国家卫健委列为第三批健康企业行政推广优秀案例,“顺境”涉企服务一件事列为省公安厅重点支撑项目。二是高效运行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健全运行机制,构建“1+6+X”涉企服务体系,合理设置“5+1”服务板块,推动线上线下业务有效衔接、一体服务。截止目前,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已建立形成“中心+分中心+专窗”的服务网络,在企服中心已开展各类涉企活动12场次。同时,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三侧资源,梳理上线涉企事项两张清单,高效承接落地民营经济“32条”和省级指导目录171项涉企服务事项。目前共梳理上线高频涉企事项104项,增值事项228项(其中承接省级事项156项)。三是构建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突出实战实效,深化“亲清天姥·为企服务”制度,出台《新昌县构建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的实施方案》、《新昌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涉企问题高效处置工作规程》等机制,积极构建“专班统筹、中心派单、进度提醒、多维评价”的涉企问题全流程闭环解决机制,推动涉企问题分类分层分级办理,确保涉企问题解决更有“新昌味”。1-5月,“企呼我应”平台归集受理涉企问题288个,其中人才服务100个、项目服务66个、兜底服务63个、政策服务49个、金融服务5个、科创服务5个,问题办结率100%,企业满意率96%。
二、以服务提质为目标,打通政务服务下沉“最后一公里”。一是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以“服务力与业务力”提升为重点,建立县级统一培训、乡级业务练兵、村级上挂轮岗等常态化机制,全面提升镇村服务专员的服务效能,实现基层服务事项一次办成、易办好办。4月30日,县政务服务办牵头10多个事项部门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跨省通办”等业务培训。二是强化片区示范带动。以片区化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为目标,集中打造下岩贝-金山上、梅棠雅集、溪山云荷政务服务片区示范点,促进片区各村服务资源共享共用,真正做到“办事不出村、难事不出片”,目前全县已建成运行政务服务片区示范点4个。三是优化特色服务举措。以“乡理乡亲”服务集市为平台,构建“1435”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组团式下沉,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目前全县共设立政务服务下沉点44个,下沉办理事项3464件。
三、以“评定分离”为牵引,切实抓好招投标全过程管理。一是标前优服务。建立重大项目标前跟踪服务机制,对2024年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政府(国有)投资新建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员”机制,点对点跟进落实项目招投标各项服务,合理安排交易时间和场地,做实做细项目招投标前期工作,助力项目建设大提速大提效,已梳理确定23个重点项目,专员负责开展标前跟踪联络150余人次。二是标中促规范。落实落细招投标“七个不准”要求,严格把好制度关、程序关,强化交易现场管控,促进交易平稳有序。同时,稳妥推进“评定分离”试点工作,会同建设局建立重大项目招标文件联合会审等机制,提高工作质效。1-5月,已完成评定分离项目22个,涉及交易额13.25亿元,其中服务类项目共8个,施工类、工程总承包项目共14个,未出现举报投诉等情况。5月,组织60多名招标代理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三是标后抓监管。以全省开展招投标监管机制改革专项行动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强化与建设、交通、水利等行政监督部门的高效协同,定期召开案件分析会,推进招投标市场与履约现场“两场联动”,推动项目标后履约。协同农业农村局、纪委等部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深入推进村级工程招投标领域清查和整治整改工作,助力推进村级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化。
四、以“双单制”考核为抓手,推进政务服务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一是强化双单制管理。坚持问题单、任务单两手抓,推行“一个班子领衔一个难题”,重点对本地特色“一类事”打造、基层政务能力提升、交易现场规范、招投标监管等领衔破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是挂单“奔中共富”。以城南乡“溪山云荷”片区为试点,大力实施“奔中共富”帮扶行动,联合12个部门单位组建“奔中共富”服务团,通过组团式服务、全链条帮扶,构建片区化推动低收入群体集中帮扶的长效机制。4月11日,在城南乡杨家山村举行“奔中共富”帮扶行动启动仪式。三是建强三支队伍。以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星级窗口评选等活动,全面提升政务干部、综合窗口、审批代办三支队伍的业务水平。分类选聘50个企业政务专员,不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完成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新提拔90后中层副职1名,平调1名,进一步优化中层干部队伍结构。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县政务服办继续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紧紧围绕县委“14361”战略,对标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主跑道,在提升政府服务力和招投标规范化上精准发力,集中打造了一批有新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打响“越满意·融服务”品牌,为“小县六大”出新出彩,“七个攻坚”图强争先贡献政务力量。
一、进一步优化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始终坚持“改革跟着企业需求走”的鲜明导向,加快推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优化人员力量配置,拓展服务板块功能,选优配强“首席专员”,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同时,加快构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与政务服务中心联动机制,督促各事项部门抓好省级指导目录涉企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确保每个事项落地可办。加快落地涉企服务“一类事”,重点抓好轴承行业全链条成长培育和外来产业工人同城“一类事”。探索建立涉企问题解决“三色预警”机制,持续提升涉企问题解决质效。进一步建强企业政务专员队伍,持续开展企业走访调研与问题收集,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增值服务网络。
二、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高质量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承接2024年度重点事项清单,总结提炼出入境大队“出国一件事”的经验做法,争取列入全国优秀案例。聚力打造政务服务标杆大厅,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以线上能力赋能线下服务,推广落实就近办、自助办、网上办、集成办、延时错时办等惠民服务举措,建强片区化政务服务示范点,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政务服务下沉“1435”体系,动态调整高频下沉服务事项清单,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建强县级专家组、镇级小分队和村级代办员,常态化开展业务集训、技能比武等活动,确保所有下沉事项“接得了、办得好”。
三、进一步加大“评定分离”推进力度。坚持“稳字当先”的原则,扎实做好评定分离各项工作,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优化定标流程,健全重大项目标前跟踪服务、重大项目招标文件联合会审等制度,出台《新昌县工程建设项目开标评标现场管理办法(试行)》,优化完善小额工程发包办法,建立建筑业招投标“评定分离”月报制,清单化推进“评定分离”工作,助推本地建筑业稳健发展。
四、进一步抓好中介考评“一网统管”改革。结合全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协同抓好涉企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牵头完善《新昌县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中介管理细则》,迭代优化中介优选系统,积极构建“多维评价、分色预警、一网统管”的全流程闭环考评机制,推动中介服务提质增效。同时,会同统战部抓好企业全生命周期中介服务“一类事”,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中介增值服务。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