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沃洲镇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07-05 11:1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沃洲镇

沃洲镇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实施方案

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坚定不移地打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攻坚战,进一步做好我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以更好地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改善生态环境,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高水平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水平,推进全域城乡风貌整治。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建立健全“源头减量、收运规范、资源利用、无害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为加快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村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源头减量、回收利用。注重源头管控,减少过度包装,倡导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努力做到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应用尽用、无害处置。

(三)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推进。结合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处置能力等情况,科学规划,统筹保障,适度超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转运、分类处置体系建设。

(四)坚持污染防治、生态环保。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格落实环保要求,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三、目标任务

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的任务是:全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施强制分类覆盖面达100%,社会组织、公共场所和相关企业实施强制分类覆盖面达80%;农村垃圾分类覆盖面达100%,即全镇24个村全面实施,形成分类全覆盖局面。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标准,规范分类。

镇区按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进行分类农村农户源头按易腐垃圾、其他垃圾“两分法”分类,由村上门收集保洁员收集时按“四分法”进行分拣。

1.可回收物。指未污染的适宜回收的可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2.易腐垃圾。指从事餐饮服务、集体供餐等活动的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餐厨垃圾,以及农贸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类动物内脏等。

3.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电池(镍镉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二)完善配套,加强清运。

1.终端处置模式。

1)易腐垃圾处置。设立沃洲镇级、黄坛村级、新林片区3个易腐垃圾处置中心,做好垃圾收运与处置,确保辖区内的易腐垃圾处置全覆盖。对偏远村庄也可采用农户直接还山还田、太阳能辅助堆肥、酵素消减厨余垃圾等其他方式就地处置。

2)其他垃圾处置。按现有垃圾处理模式,集中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包括易腐垃圾处置后的残渣填埋。

3)可回收物处置。可回收物由镇自行与废旧品回收公司签订定期收购销售合同,及时回收处置。

4)有害垃圾处置。根据有害垃圾处理的规定,由县环保局负责确定具有有害垃圾(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上门定时收运处置。

2.垃圾桶配备。分类桶由镇政府统一采购分发各村,遗失、损坏由各村自行更换。镇属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学校、医院、车站等部门分类桶采用四种颜色,规格、数量、款式等由各部门按需自行确定与采购。

3.生活垃圾收运。农村易腐垃圾统一实行上门收集,负责定时、定点收运并处置,采用 “户分、村收或外包、镇集(处置)”的体系。部分村实行由专业公司上门收集模式,将垃圾分类、收集后,清运至镇垃圾处置中心;部分村实行由各村聘请上门收集保洁员收集模式,将垃圾分类、收集后,清运至村中指定位置,由保洁公司统一分类清运至镇垃圾处置中心。黄坛、百菊、沃洲等3个村易腐垃圾统一收集至黄坛易腐垃圾处置中心,由黄坛村负责统一处置。

4.垃圾池(房)和清运车辆整治。各村负责辖区内行政村的垃圾池(房)整治,取缔开放式、露天式简易垃圾房;镇政府负责清运车辆整治,对运输不易腐垃圾或未实施分类的垃圾清运车辆要求改造成全密闭式、具有渗滤液收集装置的专用车辆。

(三)夯实队伍,加强建设。

各村要建立起“上门收集保洁员、分拣督导员、进仓管理员”三支队伍,采用“三次分拣”的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即先由农户按“两分法”进行分类,再由村保洁员或第三方负责定时上门收集并摆到指定位置,由清运公司清运至处置站或中转站。每月底对全村农户分类情况进行公示,建立奖惩制度,逐步引导农户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在沃洲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各办(中心)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两美办,具体牵头落实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及综合协调、运行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

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对各村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加强督查问责,做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亲自抓,分管两委干部直接抓,加大推动力度。

(二)落实资金,加大保障。要切实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资金保障力度,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分类收运与终端处置运行及宣传、培训、奖励等相关资金及时到位。镇政府要落实垃圾分类专项资金,用于保障2024年度生活垃圾分类运行管理、设施配套、垃圾处置、宣传、示范奖励等方面工作。

1.运维与设施配套等补助资金。

各村垃圾分类必须实行上门收集,不实行上门收集一律不予资金补助。上门收集可实行自主上门收集和委托第三方上门收集两种模式。

2024年行政村(小区)的日常运维、设施配套等补助资金按不超过40/户标准计,根据《2024年度沃洲镇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分类)考核办法》按季度计算拨付,不合格取消补助资金。

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的村额外加大资金补助,对分类效果好、有创新、有特色的村适当予以财政奖励。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村、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乡镇要充分运用宣传海报、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资源进行宣传,行政村(小区)要设立专门宣传栏,并通过上门分发倡议书、指导手册等,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进单元(村)、进楼道、进家庭”。学校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进课堂的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宣教方案,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全方位纳入中小学课外辅导读物,积极发挥学校学生的“以点带面”的影响示范作用。镇团委、妇联等组织要积极投入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志愿宣传工作。

(四)全面培训,加强考核。

1.开展入户培训。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培训,以户为单位,实施全面轮训制度。由村两委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村民(居民)每季度进行一次上门培训,切实提高村民(居民)的分类知识和分类熟练度,并做好相应的轮训台账记录,做到轮训户户到位,不断强化群众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提高源头分类水平。镇政府将定期组织培训,开展宣讲活动。

2.加强督查考核。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对各村进行考核,通过查台账、实地考察、随机抽查等方式,每月督查排名,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各村绩效考核内容,同时做好垃圾分类资金专款专用的督查。

本实施方案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沃洲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沃洲镇人民政府

                                         20241月15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