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9 08:3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今年来,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小县六大”出新出彩、“七个攻坚”图强争先战略部署,以“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的奋进姿态,将“四个更”的要求融入到各项重点工作中,锚定目标、攻坚冲刺,为夺取“三农”工作“全年胜”打下坚实基础。
(一)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锚定2024年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提前谋划春耕冬种,积极推进抛荒耕地整治和冬闲田利用,召开小麦和油菜生产工作部署会,优化粮油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开展农技服务,大幅提升冬小麦种植面积,据统计,今年小麦种植任务超额完成。同时加大对各镇街水稻种植指导督导力度,尽全力提高种粮面积,目前全县水稻种植正稳步推进。
(二)有序推动精品茶发展
聚焦精品茶发展,积极开展“生态数字茶园”赋能大佛龙井“揭榜挂帅”,制定细则,出台认定办法。规范使用大佛龙井地理标签、生态标签、精品茶标签等“三大防伪标签”。“大佛龙井精品馆”首次亮相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以“科技兴茶”为主题,参加浙江土特产·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作典型发言。建设全省首家“茶保姆”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新昌县荣获“绿茶重点产区”、全国县域茶品牌文化引领县(市、区)称号,大佛龙井荣获“世界茶乡看浙江”文化茶品牌,天姥红茶入选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
(三)持续深化和美乡村建设
以党建联建引领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积极指导推动“东江十里 风起大明”和“眉目东南 幸福沃家”2条和美乡村示范带项目建设。持续激活“梅棠雅集”“下岩贝·金山上”两大片区,梳理片区闲置资源,成立“下岩贝·金山上”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分中心,激活闲置农房,打造新业态。
(四)整合资源开展农业招商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强化系统谋划,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2023年招引的明康汇智牧蛋鸡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正在落地实施,哈斯曼宠物食品生产经营项目已成功投产。2024年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在谈项目30个,已签约项目6个、落地5个。
(五)先行示范培育“新农人”
以“省级乡村振兴人才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制定现代“新农人”实施方案,实施“3431”培育计划,打造十名“浙农英才”、百名“头雁”、千名农创客、万名“新农人”的“十百千万”人才矩阵。提升县域特色“金绿领”高端人才培育品牌,探索打造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导师制培育模式。入围全国首批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1家,创建巴士城省级现代化农创园1个。出台《乡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计划》,已培育农创客171人、乡村电商人才50名,选派驻村指导员253名。
二、2024年上半年总结
(一)建良田、守粮安,供给保障有力有效。一是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优化种粮政策,开展小麦无人机测绘,抢抓收割关键期,召开全年粮食生产工作部署会和研商会,分解粮食生产任务到各镇街和村,压实种粮责任。截至目前,全县小麦已完成收割,水稻种植正全力推进。推进“1+3+N”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粮食稳产高产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农田建设保护。开展粮功区储备区建设,推动“浙农田”系统上图入库。实施抛荒耕地整治利用,完成复耕复种任务。全力开展农田建设大会战,已基本完成验收率、完成率和开工率100%目标。紧盯多田套合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通过矢量数据比对、实地踏勘、无人机测拍,确保各项数据准确抓取,全力提高多田套合率。三是保障“菜篮子”供应。持续做好生猪稳产保供,落实引种政策,一季度能繁母猪保有量同比小幅增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农产品快速检测和抽样任务,检测合格率趋稳趋好。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加大农业执法和案件查处力度,安全事故、动植物疫情保持“零”发生。
(二)强科技、兴业态,乡村产业提能升级。一是做好平台提升文章。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茶叶产供销一体化管理数字化建设示范项目、清承堂茶叶加工厂提升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2023年招引的明康汇智牧蛋鸡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中,哈斯曼宠物食品生产经营项目已成功投产。2024年在谈农业招商项目30个,已签约项目6个、落地5个。同时深化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新认定县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二是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持续扩大“新昌优选”“大佛龙井”等公用品牌影响力。大佛龙井品牌连续十五年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价值达55.53亿元,荣获最具品牌溢价力品牌。拍摄“新年碳水乐翻天”系列活动宣传短视频,开展特色小吃展示展销活动。“门溪榨面”荣获省第三届乡村美食大会金奖产品。三是做好融合发展文章。深挖农遗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推动乡土资源活化转化。高质量承办首届中国茶品牌文化年会,大佛龙井荣获“世界茶乡看浙江”茶文化品牌,积极筹备第二十届茶叶经济年会。“浙东天姥唐诗宴”亮相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推介。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已通过省、市综合评定,拟推荐申报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三)强提升、美环境,“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一是牵头实施城乡提升工程。制定完善重点任务清单,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开工进度,加强调度协调,做好数据统计分析。总结省级试点推进情况,并上报典型案例。二是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创建。稳步推进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村建设,21个项目已全部开工。积极指导“东江十里 风起大明”和“眉目东南 幸福沃家”2条和美乡村示范带项目建设。三是全力推动农村环境提升。积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完成人居环境检查整改,促进常态化提升,一季度我县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四)抓改革、促增收,“消薄提低”强基固本。一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制度引领优势,深化“消薄强村”行动,启动新一轮市县部门结对帮扶和新一轮县派驻村指导员工作,积极开展走访踏查,科学严谨做好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持续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二是实施“挂单奔中”。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为切入点,出台“挂单奔中”实施方案,通过“挂单销号、梯度奔中”方式,建立一户一档、一人一策,推动政府救助、社会扶助和群众互助良性互动,同时加强培训,确保共富路上一户不少、一个不落。三是开展低效林改造。积极探索生态产品绿色价值实现机制,抓牢香榧种植“黄金期”,招引加工企业,对接林下经济公司,开展林下经济作物试种研讨,做大套种成果,加强后期管护,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五)优生态、广宣传,精品茶业提质增效。一是打造“生态数字茶园”。聚焦精品茶发展,开展“生态数字茶园”赋能大佛龙井“揭榜挂帅”,制定细则,出台认定办法,开展“生态数字茶园”建设培训会,规范使用大佛龙井地理标签、生态标签、精品茶标签等“三大防伪标签”。二是全面提升精品茶知名度。创新举办第十九届中国新昌大佛龙井茶王赛决赛,“背锅”进京现场炒制惊艳北京茶客,“大佛龙井精品馆”首次亮相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同时举办“春茶开采节”“精品茶斗茶大赛”,参加浙江土特产·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作典型发言,多维度打响精品茶品牌知名度。三是提高茶业公共服务能力。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机服务机制,动工建设全省首家“茶保姆”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推动我县茶园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六)定方案、建体系,现代“新农人”培育先行示范。一是健全培育机制。制定出台《新昌县现代“新农人”培育实施方案》,实施“3431”培育计划,通过实施兴农、育农、助农三大工程,培育形成十名“浙农英才”、百名乡村振兴“头雁”、千名农创客、万名“新农人”的“十百千万”人才矩阵。二是做实培育体系。持续打造“金绿领”农民培训品牌,新认定县级培训机构8家,探索构建县级农民学校、基层农民田间学堂培训体系,入围全国首批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1家。推动13家农创园提能升级,创建巴士城省级现代化农创园1家。三是育强人才队伍。制定出台《乡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计划》,深入实施农创客培育工程,已培育农创客171人。坚持践行“大人才观”,培育壮大十路人才,已培育乡村电商人才50名,选派驻村指导员253名。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三农”工作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图更强、争一流、敢首创”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努力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和美画卷。
(一)聚焦争先创优,树标杆、促发展。一是争创“神农鼎”。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全面压实责任,根据“三农”重点工作清单,做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工作调度。找准争先创优“跑道”“赛道”,挖掘特色鲜明、成效明显亮点和正面典型,积极对外发声。二是攻坚提升短板指标。锚定“稳三进二走前列”的更高目标,重点突出“一指标一举措”,盯牢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短板指标攻坚提升,全面巩固经营性收入50万元行政村,全力提高80万元、100万元行政村占比。进一步强化横向比较分析,做好向上沟通对接,确保精准卡位、争先进位。三是人居环境走前列。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适时开展集中攻坚,加强与上对接沟通,做好迎检和整改工作,全力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聚焦强群固链,壮产业、强链群。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锚定粮食年度目标,进一步压实各镇街种粮责任,落实局领导包片指导督促种粮机制,开展实地督查检查,全面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同时提前谋划来年粮食生产计划,减轻明年种粮压力。做好“1+3+N”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同相关单位对接沟通,推动实现“耕、种、管、收”等农事服务全域覆盖。二是持续深化精品茶打造。积极推动“生态数字茶园”揭榜挂帅项目建设,打造精品示范基地,加强指导检查,确保高质量推进。全面推进“茶保姆”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提前谋划运营、小程序开发、设备采购等,尽快建成投用。创新精品茶宣推方式,持续开设精品茶展馆展示,谋实做好第二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全面工作。三是推动招商项目落地。盯紧明康汇智牧蛋鸡、贝升褐菇等重点项目,做好项目前期资料提交、测评等,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实施、快见效。
(三)聚焦项目建设,稳投资、增动能。一是城乡提升工程。牵头抓总推进城乡提升工程,健全体制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加强调度指导,主动沟通协调,密切跟踪省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按照“能快则快”的要求,提高投资额和完成率。二是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加大“东江十里 风起大明”、“眉目东南 幸福沃家”2条示范带建设指导力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争取早建成、早见效。三是未来乡村创建。积极培育省级未来乡村创建村创建,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倒排工期,加快建设进度,强化与上对接沟通,争取创成更多省级未来乡村。
(四)聚焦培优育强,育主体、壮梯队。一是培育现代“新农人”。以争创“省级乡村人才振兴示范县”为抓手,升级完善“金绿领”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品牌,加大“浙农英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农创客、现代“新农人”等乡村人才培育力度,形成乡村人才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格局。二是打造创富平台。推进现代农创园2.0版建设,加快建设巴士城省级农创园,打造集办公、住宿、展示展销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创园。加强农创客培育,打造“农创客”品牌,持续壮大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开展创业沙龙、产品推广等,做实做深农创客文章。三是助力“挂单奔中”。围绕“挂单奔中”,梳理第二批“一事一议”项目助力打造“共富工坊”,开展帮带、帮创群体“茶叶制作、新昌碳水、直播电商、家政服务”等四大专项培训,重点打响“茶茗星”百亿品牌,实现乡村人才联农促富。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