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6 15: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综合执法局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依法治县理念的指导下,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核心,以普法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强化执法监督为手段,将法治建设与城市管理工作相结合,推动我局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抓理论学习,拧紧思想总开关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安排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年初制定了《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方案》《2024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和《2024年度学法计划》,细化了全局法治建设任务,保障法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聚焦法治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听取法治工作进展并做出重要部署,坚持精准施策,把城市管理领域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2.坚持学法用法。县综合执法局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组织召开局党委理中心组学习会议、周一夜学、邀请授课、法制培训等方式,深入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增强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依法履职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实效性。2024年度,共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其它应知应会法律学习培训活动20余场次,并组织相应线上线下法律知识12次“月考”以提高全局法律素质。
3.狠抓队伍管理。制定出台《2024年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机关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科室、中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细化内部考核指标,狠抓工作落实执行,激发干部工作热情。纵深推进作风整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突出抓早抓小,开展各类内部检查101次,专项督查8次,坚持抓早抓小,强化监督执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从严加强监督约束和日常廉洁教育,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10次,开展干部任前谈话10人次,切实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执法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提升。
(二)推进依法行政,开创执法新局面
1.深化执法改革。建立行政执法指挥中心,持续推进“政府派单、综合监管”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鼓励基层中队积极创新,梳理胶囊企业、茶叶加工、特色小镇等17个特色主题监管场景,通过“乡镇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的综合监管模式,统筹开展22次跨部门派单检查,实现1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立足改革先发优势,制定《2024年新昌县推进执法监管“一件事”工作方案》,创新水源地生态保护、电动自行车、瓶装燃等10件执法监管“一件事”,其中违法建筑监管“一件事”上线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并全省推广。目前,全县赋权实施率72.30%,执法质效水平43.76%,监管纠正率28.05%,计划检查率99.81%。
2.狠抓执法办案。坚持源头防治、精准治理、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全力抓好大气污染常态化防治工作,深化攻坚工地扬尘、道路扬尘、秸秆禁烧、餐饮油烟等四大专项专项整治,积极推进存量违法建筑治理工作。2024年度,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4851件,其中普通程序案件4180件,简易程序案件30671件,处罚金额1412.29万元,其中赋权镇街普通程序案件1949件,简易程序案件550件,涉及18个领域,领域覆盖率达72%。2024年我局人均办案数排名全市前二,新案由拓展数排名全市第二。
3.提升执法质量。整理汇编综合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类自由裁量基准文件,更新梳理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法律法规,调整事项54个,取消事项44个,新增事项1个。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建立法律顾问、亮证执法、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制度,实施“五级”案件审核制度,加强基层执法案卷评查,推动办案质量提升。2024年度,共收到行政诉讼诉前调解1起,较去年同比下降80%;行政复议12起,申请强制执行3起,较去年同比下降40%,当事人均已自动履行。全年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无一起被撤销、败诉。2024年每季度执法质量考评排名全市前三。
4.优化法治环境。深入开展分类分级执法、双随机抽查、非现场执法、联合执法等工作,不断优化检查方式。2024年度,累计开展掌上执法检查1592次,其中双随机检查1395次,检查占比超87%,双随机抽查事项100%完成检查覆盖,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超90%。坚持包容审慎执法,深入实施“综合查一次”、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具体化等包容审慎监管手段,推动矛盾源头化解、执法高效便民。印发出台《新昌县行政执法办案“行刑衔接”案件工作机制》,接收并受理“反向衔接”案件5起,发起“行刑衔接”3起,均被新昌县公安局受理,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
(三)聚焦精管善治,助力城市优发展
1.打造精致市容市貌。城管办牵头推进“清洁城市”提质扩面行动,创成东溪公园“席地而坐”示范区,体育场路至新中路1平方公里美丽街区,南街清洁餐饮一条街及体育场路、七星路清洁城市道路,相关经验做法获王奇洲县长肯定批示。坚持集中整治与深化改造并举,通过统一规划、招商、管理和运营,在潜溪江畔建成全市首个无油烟、无污水餐饮油烟示范区“绿色”潜溪美食广场,并组织召开现场会,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相关典型经验做法被市局授予创新奖。科学划定新昌城区禁止露天烧烤的重点区域,印发《新昌县城区重点区域禁止露天烧烤的通告》,组织开展夜间露天烧烤流动摊专项整治35次,严厉打击露天烧烤经营行为。全面完成梅渚梅屏地块消纳场建设和经营权拍卖工作,进一步规范工程渣土运输管理,精准保障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
2.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全线贯通市县乡三级智慧城管平台,持续深化“三控”应用体系,全域推进智慧城管向12个镇街延伸,实现市县乡三级信息采集全覆盖。截止目前,平台共受理各类案件4.6万余起、办结率100%,全市考核排名中有9个月稳居第一名。深入推进省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使用推广,落实电子转移联单制度,“一车一码”渣土消纳电子信息载体全面覆盖,渣土车累计扫码登记1.5万车次,实现建筑垃圾产生、运输、中转、利用、消纳等过程的全流程、多维度、全天时、全天候智慧监管。
3.优化便民利企服务。针对城区“停车难题”,建治享一体推进“便利停车”工程,全面完成南明街道停车场、澄潭街道停车场、羽林街道停车场等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新增公共停车场停车位1336个,施划公共停车位4100余个、开放共享停车位735个,同比增长约61.8%,有效缓解群众“燃眉之急”,上。有序推进大明市、澄潭(梅渚)流动摊贩疏导点建设,设置25个“小修小补”摊点,“引摊入市”“引摊入店”引流入点900次,把居民日常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便民利民的“满意清单”。同时,健全行政处罚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全面推行“简案快办”,2024年我局已办理快办案件195件,办案周期缩短85%以上。牵头制定《新昌县2024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每月开展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治理,通过“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日常巡查”等方式,统筹县级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层级之间行政检查任务,全县检查总户次12314次,“综合查一次”5728次,减少企业干扰3009次。
二、存在问题
1.执法水平有待提升。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基础仍不够扎实,对于新集中职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导致执法水平不高,个别法律文书填写不够规范,在实践中发现极少数违法行为适用多部法规进行处罚,容易造成执法人员处罚依据混乱。
2.干部学法普法自觉性不强。个别干部学法不够主动,往往局限于需要式学法,对行政执法及其相关联的法律法规掌握还不够、运用仍不熟,“谁执法、谁普法”坚持不够常态化,重执法、轻宣传,重执行、轻普法,社会群众对城市管理法律知晓率不高。
3.专业领域执法力量仍较薄弱。目前我局工作基本以规划建设和市容市貌为主,对城市管理领域的燃气、市政供排水、招投标等法律法规掌握程度还不够高,基层执法人员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法律交集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
三、2025年工作思路
1.提升执法水平。继续加强各类执法业务培训,做精做优“绣美天姥”大讲堂,深化“青蓝工程”传帮带,探索实施分类分级精准培训,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常态化开展业务实战培训,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执法办案技能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对照《执法质量考评细则》,通过月评查、季抽查的方式,开展案卷评查,通过案卷自查自评,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及时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优化案卷制作,进一步提高执法案卷、文书规范化水平,有效提高行政案卷办理质量。
2.加大执法力度。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保障,有序组织实施垃圾分类、渣土运输、文明养犬、瓶装燃气、油烟污染、户外广告等城市管理重点领域的专项执法行动,不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严查各类违法行为,树立行政执法权威。深化部门信息共享、执法协助、案件移送机制,强化主管业务案件移送,多渠道拓展办案领域,加快提升执法事项覆盖率。全面把控办案时效,及时审批、及时送达、及时结案,缩短结案时效,确保案件办结率100%。加大执法能力建设,推动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提升,确保复议零纠错、诉讼零败诉、办案零上访。
3.深化执法改革。不断扩大“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集成度,持续推进“政府派单、综合监管”工作,提升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确保监管纠正率达15%以上,打造“事好管、民不扰”的营商环境。持续完善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数字平台,稳步推进“综合查一次”“亮码检查”工作,贯通行政处罚力度温度,延伸行政执法治理链条。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聚焦解决群众、企业和基层反映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等多种非现场监管手段,构建智慧监管一张网,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由“点线面”到“多维度”转变。
4.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贯彻落实《省建设厅关于做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加强企业信用修复,提高“三服务”精准度,促进多部门联合执法,整体推进城市管理联合执法经验,多层次、高效率节省驻企检查时间,持续延伸执法服务链,全面助力企业发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高频行政处罚事项自由裁量标准》等文件精神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掌控执法尺度,细化量化标准。
5.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深化“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共治模式与“城市管家”服务品牌,积极开展城管志愿服务,组织“城管开放日”活动,推动城市管理实现“全民共治”。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规划审批、户外广告、养犬办证等业务审批流程,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通过巧设“摊规点”、深耕“摊执法”、做优“摊服务”等方式,打造共建共助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不断强化包容审慎、容错纠错等便民利商举措,靶向回应商贩关切的问题,实时破解人民群众关切的各类难题。
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1月15日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