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20 09:4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民政局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健全民政法治体系、强化依法行政能力、法治服务效能、深化改革创新工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筑牢法治政府建设根基

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2024年民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纳入党组集中学习内容,全面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并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民政建设。二是全面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带头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工作,做到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带领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开展法治学习3次,推动法治学习入脑入心,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知法守法学法用法水平。三是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局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做到把依法行政工作与民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并把依法行政工作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法治服务,切实增强治理监管效能

一是完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支撑,延伸拓展“1+3+15+N”四级为老服务体系,探索“一核两翼”农村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优化助餐运营体系,健全乐龄助餐体系建设方案、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投运老年助餐点位129个,为老年人助餐送餐服务60万人次,全面落实基本服务清单80余项,提供“爱心卡”上门服务17万余次。二是兜底保障政策落实落细,2024年依法依规发放低保、低边、特困基本生活保障6388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780万元。三是以法治力量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定向基金、集体募捐、爱心义卖等形式筹集善款,为一老一小、困难群众提供“四季暖心”“银发守护”平安出行等助老、助小、助困、助医、助残活动,创新和丰富政策外救助举措。四是加强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和日常监管,完善社会组织扶持培育体系,新培育省级品牌社会组织2个,市级品牌社会组织2个,全面完成社区发展基金会2家,开展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完成率达88.5%。五是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群众“身后一件事”联办率达97%以上,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联办率达到92%。

(三)坚持依法公开,推进民主决策规范程序

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积极主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按照“100%落实、100%沟通、100%满意”的办理要求,圆满完成涉及殡葬、养老、社救等民政领域的建议和提案,办结人大代表建议7件、政协提案12件。二是主动公开民政各类信息,2024年,在民政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民政信息100余条,其中涉及工作动态、政策法规、办事指南、通知公告等多项内容。三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等集体议事工作制度,对本部门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重大事项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经局党组会、局务会集体研究,确保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四)坚持普法教育,提升民政干部法治素养

一是强化法律法规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法律法规学习活动,及时完成普法栏目的学习,全面提升民政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二是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中华慈善日”“敬老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关于宪法、民法典、社会组织管理、社会救助、殡葬、慈善救助、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民政法律宣传活动10余场。三是倡导移风易俗文明风尚。通过走村入户、宣传册发放、政策法规普及等方式,解答入葬规范、奖励标准、生态公墓点位等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各镇街在七一党员大会上倡导党员干部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已发放宣传手册5000份,组织机关干部、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500余次。   
    二、存在的不足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一是法治宣传教育仍有提升空间,群众的知晓度和关注度有限,宣传教育方式不够丰富。二是法律知识学习不够深入,法治思想的专题性、系统性学习比较缺乏。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党组主体责任,“一把手”亲自抓,推动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将法治思维、法治手段作为今后重要的工作举措,抓好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法力度、普法宣传教育等工作,通过依法行政,提升养老、社救、殡葬、社会组织等工作成效。

(二)进一步强化法治队伍建设。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参加法治工作业务培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法律知识培训与考试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局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不断提升民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三)进一步营造普法浓厚氛围。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结合重要节点,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多载体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营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