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6 11: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县府办
信息来源:
中共新昌县委 新昌县人民政府
关于新昌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以来,新昌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法治浙江建设考核排名全省区(县、市)第八、全市第一,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获评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厚植法治底蕴,打造法治品牌
“梁柏台红色法治文化”金名片持续擦亮。“梁柏台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研讨会、“桂粤闽沪浙”五省(区)法理学研究会学术年会等高规格会议在新昌召开,“青马向上&新青年”研学营、“九校联盟·新昌校地青年说”等活动成功举办。与绍兴社科联开展课题合作,《从“梁柏台法治精神”到“新时代法治建设”》等7项课题成功立项。
行政争议化解“新昌模式”见行见效。推行行政争议化解“1+2+N”协同机制,成功调撤争议案件12件,一审行政诉讼败诉率为2.06%,全市最低。于全省率先设立高频执法部门行政复议受理点,积极拓宽复议申请渠道,行政复议收案量同比增长102.2%,复议与诉讼比全市最高,复议后起诉率全市最低,连续五年保持复议后“零”败诉。
“亲清天姥·法护民企”推进有力。深化涉企法治增值化改革,设立企服中心“法治专区”。创新“顺境”增值服务平台,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实现全省推广。创新网络安全综合治理平台,入选省级“最佳实践”案例。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1起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权益,解决商业纠纷时间、实际执结率等居全市第一。
(二)深化法治实践,筑牢法治屏障
法治审查“阀门”持续拧紧。深化县乡合法性审查改革,累计开展合法性审查158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零纠错”,乡镇(街道)法学专业“法审员”实现全覆盖。率先推进村社合法性审查试点建设,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定期清理、修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等文件。
“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深化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改革,有效运行产业合规中心、“企业合规”专区和“益企体检”线上平台,强化风险画像和合规指导,“益企体检”工作获省领导批示肯定。编制出台《高端装备(纺机)产业合规指引》,入选省级合规指引管理项目库。
法治“大监督”格局逐步形成。加强法治督察巡察和“四类案卷”评查,累计开展法治巡察、集中评查、专项督察、交叉检查等13次,发现问题3300余个,整改销号率达100%。率先健全县乡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设立基层执法监督联络点12个、企业联络点2个。开展“检护民生”“检察护企”专项行动,3个数字监督模型获全省推广。
(三)凝聚法治力量,夯实法治根基
“关键少数”践行法治有力。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汇报。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开展全县法律知识考试23场、重点执法单位专场考试8场,参试人员超1400余人,考试规模及场次居全市第一。
“法治骨干”能力提升有方。创新推进公职律师统筹履职改革,入选省级改革项目清单,在省级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相关信息在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全国“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培训班等在新昌举行。
“多侧力量”联动共建有效。加强府院、府检联动,完善行政司法与行政审判、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等衔接机制。加强人大政协监督,开展“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等专题议政。发挥律师队伍优势,开展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活动,强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
(四)健全法治体系,提升治理效能
“多元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开展“三源共治”专项行动,调诉比、万人成讼率等居全市第一。加强“枫桥经验”与农村矛盾调解体系研究,相关论文在《民主与法制》刊出,“兵娘舅”调解品牌获《新闻联播》报道。加强特殊群体管控,全省首创社区矫正“矫调分离”机制,获司法部公众号推介。
“数智规范”综合执法体系稳步推进。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违法建筑监管“一件事”上线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实现全省推广。优化“掌上执法”系统,双随机检查占比87.29%,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达57.82%。全省首创应急执法规范化功能模式,形成“1+5+12”全领域覆盖执法办案区布局。
“打防并举”社会防控体系向稳向好。全力护航镜岭水库等重点项目建设,社会环境保持安定有序。强势推进“雷霆”行动,累计破获省级以上督办案件16起,其中4起案件分别获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省公安厅等领导批示肯定。严打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打击成效居全市第一。
回顾2024年的工作,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有待增强;二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三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是以更高站位推进法治“统筹力”再提升。聚焦高水平安全,探索打造预防性法治体系,纵深推进“三源共治”。深化府院、府检良性互动,打造行政争议溯源纠偏“新昌样板”。完善“52311”法治督察机制,加大法治监督力度,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二是以更实举措推进法治“保障力”再提升。升级打造县乡村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3.0版,探索项目建设法制审核新昌经验。完善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举措,推进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攻坚提升,强化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治理。加强矛盾纠纷化解,保障镜岭水库等重点项目平稳建设。
三是以更宽视野推进法治“影响力”再提升。持续加深与浙江大学、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强学术交流和课题研发,推动梁柏台红色法治文化走向全国。聚焦青少年犯罪预防,打造“少年警校”特色品牌。迭代“顺境”增值服务平台,优化涉外法治服务。
四是以更强担当推进法治“执行力”再提升。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招引法学专业人才。探索建立复议助理和复议陪议员制度,加强复议员梯队培养。探索完善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助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司法公正全面提升工程,依法严惩违法犯罪。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