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2-19 14:5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县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委农村会议精神,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做优做强“粮地一体、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民增收、人才培育、队伍建设”六篇文章,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特色亮点不断创塑,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新昌样板夯筑根基、增添底色。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树立大食物观,抓实稳产保供

立足山区丘陵种粮难题,提前谋划春耕冬种,打好“提单产、强政策、优服务”等增粮组合拳,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63万亩、产量4.41万吨,完成率分别为102.97%、104.06%,排名居全市第二、第一,其中夏粮面积、产量、单产和小麦面积、产量五项指标增长率均居全市第一。焕新经典光唇鱼产业,加快苗种繁育技术革新,建成蟠龙光唇鱼农艺农机融合省级“双强”示范项目,提能全国最大光唇鱼繁育基地,供应量占全省60%,浙江土特产·土著鱼保护发展工作会在新召开,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首次来新调研并高度肯定相关工作,新昌光唇鱼苗保护与繁育工作领跑全省。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成功举办“新甜糯99”玉米新品种现场观摩会、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现场观摩会。鲜食玉米品种“新甜糯99”通过省级审定,新昌县种子公司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名单。全国首个《浙白术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正式发布。

(二)深耕茶产业链,双轮驱动发展

聚焦精品茶产业链条发展,围绕“六大茶山”成功打造生态数字茶园10个,创新推出大佛龙井地理标签、生态标签、精品茶标签“三大防伪标签”,建成运营全省首家“茶保姆”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持续扩大“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展销会开设大佛龙井精品馆,全年组织展示展销6次,现场意向订单超千万,大佛龙井连续十五年入选全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聚焦新式茶工业化发展,启动原料茶精制改造项目,推动澄潭、诚茂等具有精制能力的企业快速抢占新茶饮原料茶赛道。新昌县荣获“绿茶重点产区”、全国县域茶品牌文化引领县等称号,天姥红茶入选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我县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茶品牌文化年会”、绍兴市茶叶全产业链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在2024浙江绿茶全国行(西安)推介会、浙江土特产·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交流发言。《新昌县大力发展茶业态 打造富民“金叶子”》列入省竞跑者。

(三)建强项目平台,加速招引投资

聚焦以差异化、工业化思维赋能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全年向上争取项目8个,资金6400余万元。谋划建设“田管家”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成功入选省级“双强”项目,目前已下达省级资金600万元。稳步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入围2024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立足招优引强、建链延链,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全年签约项目14个(亿元以上5个),落地项目13个(亿元以上4个),循环农业产业园(褐菇项目)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正落地实施。 起底新昌自然资源等优势,聚力打造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浙东天姥唐诗宴”亮相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我县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省3个,全市唯一)。以“乡村低空休闲”为主题在全省农业农村低空经济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居全市第二。

(四)融合多元要素,绘就和美乡村

坚持党建联建引领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持续激活“梅棠雅集”“下岩贝·金山上”共富片区,两大品牌主题IP入选全省乡村振兴最佳创新案例,澄潭江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获省级评价优秀,扩面建设“东江十里 风起大明”“眉目东南 幸福沃家”2条和美乡村示范带,创成省级未来乡村6个,市级未来乡村7个、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64个。成立“下岩贝·金山上”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分中心,先行试点激活片区闲置土地、农房等资产。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牵头抓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完成农房改造850栋,管线序化村9个,落实村道提升村20个,推动乡村风貌全面提升。提质扩面“乡理乡亲”服务集市建设,累计建成运营253个服务集市,《新昌县聚焦“三大服务”,推动“乡理乡亲”服务集市提质扩面,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县域实践新路径》入选省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五)发力“三清一促”,筑牢强村富民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及“三清一促”专项行动,相关做法在全省“三清一促”专项行动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坚持清、化、防一体推进 为乡村振兴卸下债务包袱的做法》得到市纪委书记朱良华批示肯定,《五村公司“强村有道” 激活“共富密码”》入选省强村公司发展36计典型案例,新昌县入选全省首批村级债务管理试点(全省11个)。梅渚村获评全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全市唯一,全省九个)。同时全力做好镜岭水库第一水平年移民(签约数40户)村集体资产清理核实和处置工作,确保资产帮扶到位有效。深化强村富民行动,全域推进“产业驱动”创富、“挂单带动”奔富、“资源拉动”增富、“片区联动”共富四大模式,拓宽村集体和农户增收奔中新路径。《新昌县实施“挂单奔中”行动助推低收入群体增收》典型案例入选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促专题。2024年,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8.14%,增速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21元,同比增长5.8%,增速全市第二;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8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全市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7,比上一年度缩小0.03。

(六)聚力培优育新,打造乡创人才

聚焦现代“新农人”培育,全链激发乡创人才创业热情,培育壮大农创客361人(累计1338名),选树先行乡创人才140人。建强“金绿领”农民培训促富品牌,开展大佛龙井“茗星”培育计划和电商直播突破训练营行动等,全年培训总人次达3176人(涵盖“挂单奔中”帮带帮创人员1369人次),其中大佛龙井“茗星”炒制技术60人、乡村电商人才110名。新昌茶叶全产业链人才培育经验刊登浙江日报,金山村党总支书记赵斌锋入选中央农广校第二批全国共享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我县入围全国首批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1家,入选全省首批“浙农才”数字应用试点县(全省8个),建成市级乡村人才创业园(孵化基地)3家、省级现代化农创园1家(巴士城农创客创业园)、国家级科技小院1家(澄潭江茗茶加工厂)。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