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7 08:5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政务服务办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14361”战略,对标省市改革主跑道,锚定“一项改革、三件大事”,在提升政府服务力和招投标规范化上精准发力,进一步打响“越满意·馨服务”品牌,为“小县六大”出新出彩,“七个攻坚”图强争先贡献政务力量,获得2024年度新昌县争先创优民生服务领域突出集体称号。全年全县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52.59万件,其中2.0办理95.67万件,政务服务“好差评”好评率99.84%;县交易中心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国有(集体)产权、土地(矿产)资源交易231项(宗),成交额50.36亿元,增收节资4.1亿元;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工程建设项目、集体产权交易、集体货物采购369项(宗),成交额3.66亿元,增收节资0.65亿元。
一、推动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加强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学习和研讨14次,召开党委会19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在学习中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全年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2次,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或廉政承诺书30人次,开展谈心谈话70人次,确保责任压力层层有效传导,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堤坝,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进一步推进清廉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原原本本学、拓展丰富形式学、加强警示教育学、坚持融入日常学,推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入心入脑。
二、做优五大服务,企服中心运行更顺畅。高标准打造“1+2+N”企服中心,优化设置科创人才、合规体检等五大特色服务板块,企服中心入驻涉企服务事项104项、增值服务事项229项。全面运行“馨服务”线上平台,其中特色专区上线的合规体检、中介优选、注销核验等应用场景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受到企业一致好评。其中合规经营体检服务被列为国家第三批健康企业行政推广优秀案例,“顺境”增值服务平台在全省公安系统推广,“出国一件事”破解企业涉外经营跨境难题案例获评全国第五届政务服务软实力模式创新开拓奖。积极构建“专班统筹、中心派单、进度提醒、多维评价”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强化督办问效,确保涉企问题事事能闭环。全年“企呼我应”平台归集涉企问题805个,问题办结率和办理满意率为100%。顺境增值服务入选全省“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
三、突出易办好办,服务群众效能更高效。以“乡理乡亲”特色服务集市为平台,积极构建“1435”服务体系,建成运行下岩贝-金山上、梅棠雅集、溪山云荷等政务服务片区联办点,设立政务服务下沉点44个,着力解决山区群众“多头跑、重复跑”等问题。紧紧围绕国办下达的21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任务清单,督促事项牵头部门加快承接落地,组织10多个事项部门开展一件事、跨省通办等业务培训,已有18件“一件事”联办事项实现落地可办。高标准抓好“一网通办”晾晒指标,建立常态化预警通报机制,压紧压实事项部门主体责任,实现一网通办率达99.19%。在县乡两级大力实施政务服务水平专项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行错时办延时办服务机制,做实“办不成事”窗口兜底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成、易办好办。
四、强化三位一体,招投标全过程监管更有力。建立重大项目标前跟踪服务机制,对2024年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政府(国有)投资新建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员”机制,点对点跟进落实项目招投标各项服务,共对23个市县重点项目开展标前服务170余次,进县级交易中心的政府(国有企业)投资新建项目一次招标成功率达97%。相关做法多次受到县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并在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专报刊发。稳妥推进“评定分离”试点工作,会同建设局建立重大项目招标文件联合会审等机制,全年共完成评定分离项目35个,交易额17.63亿元,均未出现举报投诉等情况,其中施工类、工程总承包项目共22个(县内企业(联合体)中标16个、中标率72.73%),全县建筑业税收同比增长15.9% ,服务类13个。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大排查和政府投资项目“应招未招”问题常态化核查比对等专项行动,围绕工程项目决策、招标流程规范、小额工程管理等关键环节,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全面规范我县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和小额工程项目的招标行为,进一步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推进招标市场与履约现场“两场联动”,共移送问题线索2个。
五、坚持问题导向,中介考评一网统管。坚持从优化中介考评机制入手,在全市率先开发上线新昌县中介优选考评系统,全面推行“一事项一承诺一评价”,推动中介服务从“注册备案、分类排名、在线比选、中选承诺、综合评价”全过程闭环,实现中介服务“一网统管”,相关做法得到吴市长批示肯定,12月10日在全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进会作典型发言。全县共上线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中介服务事项43个,系统注册备案中介机构1022家,备案登记项目1760个,前台竞价比选项目1362个,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位。
六、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营商环境更优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强法治工作体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研究部署,健全集体学法制度,开展《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浙江省机关运行保障工作条例》《浙江省公平竞争审查方法》等党内法规制度学习,及时传达学习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等会议精神以及招投标法和行政审批制度等领域最新法律规章制度。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强化政务服务中心普法宣传,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依法依规监管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和行政审批服务,长期聘用法律顾问,做好行政复议件答复,进一步推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七、打造过硬队伍,政务服务水平更提质。以解难破题为重点,全面推行以问题单、任务单为载体的“双单制”考核工作,推动“一个干部领衔一个难题”,重点围绕基层政务能力提升、网络舆情应对、招投标投诉处置等领衔破题,全面提升政务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月出台《新昌县政务服务办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主动锚定镜岭水库、“挂单奔中”等重点工作,牵头实施“奔中共富”帮扶行动,联合13个部门单位组建“奔中共富”服务团,抱团助推低收入家庭增收,相关做法成功入选县“挂单奔中”第一批示范案例。以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星级窗口评选等活动,其中创新“三个专员”机制、锻造高素质政务服务干部队伍入选县“三支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同时,认真抓好人大、政协、统战、安全、信息、保密等工作,实现统筹高效发展。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政务服务迭代升级全面提升之年。县政务服务办将紧紧围绕市政务服务办“五新”目标,深入实施“双提升、双规范”三年行动计划,做到“建强一个中心、抓牢四项重点”,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全力抓好中介服务“一网统管”改革、招投标“三位一体”全链条管理、高效办成一件事、“双单制”考核等重点工作,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建强用好企服中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高效运行企服中心。加强县乡企服中心(驿站)一体化建设,构建“1+2+N”的企业综合服务网络,迭代“馨服务”平台,打造更多企业所需的“一类事”应用场景,真正做到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二是推动改革提质提效。全面开展增值化改革2.0行动,落实落细《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十二条》,优化提升“五大服务”,建强三支队伍,积极构建“政企会客厅”、商会进中心等政企互动机制,推动政务服务中心与企服中心高效联动;三是深化涉企问题高效闭环机制。不断拓宽涉企问题归集渠道,会同大数据中心探索全面贯通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民呼我为”等问题渠道,探索建立涉企共性问题解决及分色预警机制,加强定性定量分析,确保企业问题诉求及时全量归集、高效处置。
二、规范提升中介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深化专项行动。围绕省市“三减一降一提升”重点任务,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全力抓好“两张清单”和重点任务落地,会同发改、市监等部门联合开展中介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集中整治一批劣质中介。二是优化考评系统。坚持市县一体化推进中介超市,不断迭代中介优选系统功能,完善中介考评细则,高标准、精细化推进中介考评“一网统管”改革,力争新昌做法“一地改革、全市共享”。三是拓展应用场景。积极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中介服务“一件事”,不断拓展中介优选企业应用场景,因地制宜上线一批涉企高频中介服务事项,同步增加企业多维度优选中介、服务质量评价等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中介增值服务。
三、深化三位一体服务,加强招投标全链条管理。一是做优标前服务。深化“一项目一专员”服务机制,积极跟进重大项目个性化服务,对部分投资金额大、技术标准高的重点项目,实行“一标一议”专题会商,对涉及民生加急工程、投产任务较重的特殊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助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二是规范标中管理。完善《新昌县开评标现场管理办法》,强化开评标现场管控,进一步规范评标专家行为。继续深化推进“评定分离”改革,优化项目负责人现场答辩、定标全过程可追溯等机制。全面实施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审工作。三是强化标后监管。加强对标后履约阶段的行政监管,全力查处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弄虚作假、围标串标问题。结合省委巡视、经责审反馈问题整改,牵头抓好工程建设项目“应招未招”常态化核查比对、线索移送等工作,全力打造贯通标前、标中、标后全链条监管体系。
四、线上线下一体融合,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一是强化业务协同。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力做好21个国办“一件事”承接落地工作,主动谋划实施更多企业群众所需的高频刚需“高效办成一件事”。二是强化示范带动。聚力打造政务服务标杆大厅,围绕服务大厅环境、业务承接、服务质量等内容,扎实推进县乡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建强政务服务片区示范点建设,以点促面提升服务质效。三是强化基层政务。以“服务力与业务力”提升为重点,大力实施基层政务提升工程,建强基层服务力量,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下沉。持续深化“乡理乡亲”服务集市,深入开展政务服务“三上门”活动,便利群众就近办事。
五、深化“双单制”考核,锻造高素质政务服务队伍。一是以实绩论英雄。深化“双单制”考核,坚持“问题单、任务单”两手抓,全面推行重点问题清单化管理,形成“提单、定单、破单、评单”高效闭环工作链,全面提升政务干部啃硬骨头、解决难题的能力。二是建强“三支队伍”。以“两听两讲两有”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完善队伍体系,畅通沟通渠道,拓展服务类型等方式,抓好“企业政务专员、助企服务专员、首席服务专员”三支队伍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加码助力,不断提高企业满意度、获得感。三是打响党建品牌。全面推行“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优化助企服务,提升窗口服务,强化便民服务,进一步打响改革有力度、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的“越满意∙馨服务”特色党建品牌。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