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商务局2016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7-03-13 09: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经信局

分享: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级各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商务局紧紧围绕“拓市场、保增长、促转型”的工作主线,力促商务工作迎难而上,积极应对,使商务运行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全县商务运行基本情况

(一)外经贸方面

2016年,全县自营进出口118.69亿元,同比增长4.91%,其中自营出口116.35亿元,同比增长8.13%,增幅排名全市第一位;进口2.34亿元,同比下降57.70%。全年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7262.8万美元,同比增长21.4%,占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的60.4%。累计合同外资3487万美元,实到外资2700万美元,同比增长18.1%,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即万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全县新批外资企业1家,转内资企业2家,注销外资企业2家。全县累计新备案境外企业14家,增资企业4家,累计境外投资额4.89亿美元,占全市境外投资额的49.4%。

(二)内贸方面

1-12月份,全县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20.12亿元,同比增长15.7%服务业小微企业“下升上”完成29家(其中批零住餐22家,其他服务业7家)。

今年,我县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点)93个,服务覆盖行政村353个(年度目标覆盖行政村300个),完成率117.67%。1-12月份网络零售额3394.78万元,累计订单251759笔。培育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在1000万以上电子商务龙头企业1家。已建成新昌县电子商务园,入驻企业48家。我县连续三年被评为“电子商务百强县”。

二、全县商务运行主要特点

1.出口形势缓慢复苏。从今年3月份以来,单月出口连续7个月正增长,其是8月出口达11.81亿元,是今年单月额最多的月份,也是以人民币统计的历史最高月份。

2.外贸出口队伍持续壮大。2016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28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3家,其中内资企业248家,比去年增加18家,三资企业30家,比去年减少5家,个体工商户3家,与去年持平。生产企业和贸易公司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分别为224家和57家。今年新增获进出口经营权企业48家。

3.单个企业出口规模有所突破。2016年,出口超10亿元的企业有3家,为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金额分别达18.08亿元、141334亿元和10.22亿元,分别排在全市第一位第三位和第十位。出口超1亿元企业20家。我县共有11家企业入选全市出口百强企业。

4.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2016,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县总出口额的比重为66.1%,比全市平均高出44.4个百分点。

5.出口市场不断拓展。2016年有出口实绩的国家和地区148个,比去年增加10个,出口金额超过1亿元的国家有17个。美国是新昌出口的主要市场,从三季度开始,逐渐复苏回暖,2016年出口美国达38.36亿元,同比增长12.3%,超过了全县平均增幅4.2个百分点。

6.服务外包总量位居全市之首。2016,全县新注册2家服务外包企业,完成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7262.8万美元,同比增长21.4%,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60.4%,主要分布在工业设计、产品技术研发、医药生物研发等领域。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服务外包企业 11 家,从业12508 人。

7.利用外资以股东外债为主要形式。近几年来我县的实到外资基本靠股东外债方式完成目标任务,今年实到外资中有1700万美元是外债,占实到外资的62.96%。

8.对外投资方式进一步优化。企业向境外拓展意愿逐年增加,投资方式逐步从创办贸易公司向建立生产企业和并购优质资产转变。2016,新昌共有境外投资项目14个,增资企业2个,中方投资额达4.89亿美元,其中境外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项目2个以并购方式进行的项目6,生产性项目8个。以往以贸易公司为主的投资方式有所改变,其中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并购美国T3派司令控股公司金额达3.02亿美元,是目前新昌最大的并购项目。

9.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运行平稳。1-12月份列入我局监测的17家重点商贸监测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29612万元,与去年同比减少4.1%;10家重点住宿餐饮监测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6054万元,同比增长0.8%;6家重点市场实现成交额740617万元,同比减少6.49%;成品油共销售114163吨,同比增加10.8%,其中汽油75568吨,同比增加17.13%,柴油38595吨,同比增加0.19%。

10.农村淘宝进一步推进。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深入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宣传,便捷了农村老百姓购物方式,促进了消费品流通。新昌农村淘宝双11当天成交额达250.28万元,列全省第一,当天包裹订单数达6282单,是平时的10倍。羽林街道三丰村服务站更是荣登全国top10土豪村第三。

11.传统市场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型。清承堂茶叶有限公司在“

三、当前我县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新兴市场出口难以复苏。新昌县主要出口市场有复苏迹象的同时,像非洲、拉丁美洲这些新兴市场出口难以复苏,同比分别为-17.3%和2.5%,远低于全县的平均增幅。

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偏低。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农副产品出口等几大类出口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但医药化工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0%,出口总量也只占到全县出口总额的5.1%,比去年下降1.1个百分点。

3.出口和进口发展不够平衡。2016年,出口同比增长8.13%,增幅全市第一,但进口额同比下降高达57.70%,排在全市倒数第位。

4.外资存量不足,缺乏项目支撑。由于近几年来受土地等要素的制约,利用外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少之又少,利用外资存量明显不足。2016年除已批的万丰镁瑞丁项目以外,在谈项目几乎没有。整体来看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不高,也没有专门的招商团队,利用外资工作难度大。

5.外经合作方式较为单一。近年来,对外经济合作方式只有单一的对外投资方式,并且每年的投资额在不断增加,2016年新备案企业已有14家,境外投资额已达4.89亿美元。而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因新昌企业还没有获得资质,至今还未开展。

6.商贸发展理念稍显滞后。少数服务业项目招商、规划设计、运行理念等方面逐渐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加之运行团队落后,近年来建设总体量较大,使得后期发展动力略显不足。

7.农村电商需加强完善农村淘宝项目合伙人招募资源少,应聘人员素质能力普遍较低,而阿里巴巴对合伙人营销能力培养不够,淘汰和降级管理又比较严格。农特产品规模化程度不够,对农特产品开发和网络销售缺乏研究。农产品相关资质不全,年糕、榨面、茭白等众多农产品缺乏网上销售需要的相关资质材料,导致无法网上进行合法销售。

四、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精心搭建平台,加强风险监测,助推外贸发展

1.搭建平台组织参展,推进贸易便利化。2016年,我局共组织春季广交会、华交会、中国日用消费品展等国内展61届次,参加企业达108家次,摊位205只;组织参加2016德国汉诺工业展、南非国际贸易展等国外展销会76届次,参展企业达114家次,摊位219只。在组织同类展销会中,注重信息的提供和展览公司的选择以及事后跟踪问效,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参加展览促出口达40亿元,接待客户6000多人次。极大地鼓舞了企业参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做好原产地签证和加工贸易审批业务目前,为新嵊两地企业签发原产地证3000份,原产地证审核 4000 件,原产地证年检企业157家,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180份,加工贸易合同审批 128 件。

2.利用预警加强监测,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我局自建立了新昌轴承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点和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对外贸易预警点以来,积极向企业传递相关预警信息,轴承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点还被评为2015年度省级优秀示范点。今年共编制预警期刊12期,向相关企业发送预警短信1600多条,在新昌县商务局网站公平贸易专栏中,及时刊登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服务。使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规避贸易风险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3.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拓市场试点示范县建设。从2014年9月,被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确定为创新驱动发展拓市场试点示范县以来,引导鼓励高新技术和机电生产出口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以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在前2次下达的750万元创新驱动专项资金的基础上,2016年又下达300万元,这些资金的下达,将有利于我县创新驱动示范企业的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等。2016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不含机电产品)出口75.3亿元,同比增长8%,增幅在全省十个示范县中位居第2位

(二)走访重点企业,创建特色园区,推进服务外包

对重点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了解运行情况,开展政策宣讲,协调解决困难,组织有关服务外包主管人员观展、听会和园区考察,学习发展服务外包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深化部门协作,联合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服务贸易扶持推广工作;推进市场开拓,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重点展会,鼓励企业通过展会平台进一步拓展视野,寻求商机;向省设备厅申报创建新昌县生物医药离岸服务外包特色园区(省级)。园区内企业美盛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商务部、中宣部等5部委评选为“2015-2016年度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以及“省服务外包领军企业”称号。

(三)利用股东外债,落实年报工作,做好外资利用

1.协调利用股东外债完成外资任务。近年来,我县外资利用逐渐转向靠已设立的外资企业通过外方股东贷款形式完成目标任务。今年达利丝绸的投注差已满,其以后的外债都不能统计入内。通过企业排查,积极与三花制冷沟通协调,鼓励三花制冷通过引进股东外债的形式来完成外资任务,年引入外债1700万美元。

2.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和国外并购项目回归。今年5月份,外商独资经营万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设立,该项目投资总额5300万美元,注册资本1800万美元,是由万丰镁瑞丁控股有限公司(注册地英国)全额出资。万丰奥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通过海外并购加拿大镁瑞丁控股公司(全球最大的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引进国外先进镁合金压铸工艺再产业化,做强做大国内镁合金汽车零部件产业市场。此次通过收购加拿大镁瑞丁控股公司的第一层级境外企业万丰镁瑞丁控股有限公司再投资,实现了浙商回归、返程投资,也为新昌招商引资注入新动力。

3.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年报工作。据统计,我县今年应参加联合年检的外商投资企业有74家,参检企业69家,通过率100%。通过设立年报咨询电话、开通QQ群,及时发布年报参检信息,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依法确认企业的经营资格确保企业应检尽检,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认真审核企业填报的各项资料与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联络解决,确保外资企业信息的准确性。

(四)引导传统企业,鼓励跨国经营,加大境外投资

有序引导一批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的传统产业,赴境外创办生产基地,通过梯度转移,拓展发展空间。利用好商务成本快速上涨的“倒逼”机制,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赴境外以并购、参股、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年重点做好了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并购美国T3派司令控股公司项目,总投资额3.02亿美元,此项目目前是新昌最大的境外投资项目,也是今年全市最大的境外投资项目。

(五)强化行业管理,抓好安全生产,规范商贸运行

1.强化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制定了《新昌县成品油零售体系“十三五”规划》,完成了《商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共完成37家成品油年检工作;完成3家成品油证书变更工作;完成6家成品油证书到期换证工作;完成2家典当企业年检工作。落实了上年度27家“下升上”企业的政策兑现工作。今年,我县国贸实业有限公司首获省商贸流通业诚信示范企业称号,还有3家获市诚信示范企业。

2.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定了《新昌县商务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案》;整改三个市场(七星批发市场货、义乌小商品市场(鼓鑫)、新城副食品批发市场)的安全隐患,完成率100%;与38家商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执行了《平安护航G20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大行动方案》,开展商贸业平安护航G20八大治安行动;制定并下发了《新昌县商务局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年活动方案》。

3.落实散装汽油严防严控工作。制定《关于严管严控加油站销售散装汽油的工作方案》,全年检查加油站176家次,出动人员400人次,查出问题29个,整改29个。联合消防、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5次,重点检查加油站的消防安全、散装汽油销售登记台账和实名系统的使用;全县30家加油站除4家不销售散装汽油,26家销售散装汽油。销售散装汽油的加油站,安装散装汽油销售实名登记信息系统达到100%,系统与公安信息平台对接达到100%;不销售散装汽油的加油站做好“不销售散装汽油”标识的张贴。在全县30家加油站开展“平安加油站”创建工作。

4.积极重点商贸项目建设目前,新昌海洋城购物中心南面地块,已完成安装工程60%,外幕墙65%,酒店内装修50%,场外工程45%脚手架拆除;北面地块,已完成安装工程45%,外幕墙40%,土建二次结构完成,粉刷工程15%。预计2017年5月开业。

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一期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2商家进场装修,装修中17家,出样5家,装修完毕4。二期工程的主体外墙粉刷已完成北侧和西侧外保温施工,最后一层罩面砂浆施工中。主体外墙东侧、南侧保温砂浆粉刷中。

(六)建设电商平台,培育电商人才,推广电子商务 

1.利用电商平台,加强行业联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结合淘宝合伙人组建团队与种植大户、基地、合作社等开展合作,引导农民“触网”,对外销售农特产品。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类生鲜采摘游等活动,提高用户体验,打造销售亮点。通过电子商务园为部分大学生创业、残疾人创业、电商孵化等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建立B2B供应链云平台,连接厂商、供应商与终端店铺,并通过统一仓储、统一物流、统一营销、统一订单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传统商贸业建立互联网+通道向电子商务转型升级。

2.推进电商进村,培育电商人才。健全电子商务扶持体系,加大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淘宝便民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提高了老百姓的互联网意识。引导返乡青年、大学毕业生、村官等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后颁发助理电子商务师结业证书,提高我县电子商务人才的整体素质。

3.开展规上企业电商应用调研引导企业涉足电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16个乡镇(街道)398家规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建立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数据库。完成规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数58家,其他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数15家。召开轴承(机械)企业跨境电商对接会,引导轴承(机械)行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及建立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引导商贸企业在美团、去哪儿网等开设店铺,或者建立企业微信公众账号、借组平台大促开展活动等各种手段进行网络营销。对符合条件的电商企业进行备案奖补,激励企业开展电商业务。

(七)坚持节能环保,推进水泥散装化

1.持续推进我县水泥散装化。1-12月份,全县散装水泥使用量25.69万吨;供应预拌混凝土90.15万方,比2015年同期增加7.94万方,同比增长9.70%。废弃物综合利用量19.62万吨。全面完成今年散装水泥使用量16万吨,预拌混凝土供应量40万立方米的目标任务。

2.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围绕省“大力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砂浆)和水泥预制件,助力‘两美’浙江建设”宣传月活动主题,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分发《条例》、《散装水泥双周刊》等宣传资料。

3.规范专项资金结算及使用管理。认真做好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结算及使用管理以及预收专项资金结算工作。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切实做到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4.做好专用车辆驾驶员业务技能与安全培训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在驾驶员自学和培训的基础上,向考试合格的驾驶员颁发全省统一的《合格证》。并及时对合格证到期的驾驶员换发新证。做好专用车辆GPS和右转弯盲区视频设备安装和年检工作。

(八)着力为商务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1.鼓励发展商贸服务业和开放型经济政策的落实,落实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国家、省各类商务惠民、惠企政策,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出口展览以及应对反倾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优化服务机制,继续健全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领导联系制度。坚持用足用好政策,截止11月,为企业向上争取资金880万元

3.开展“商务服务年”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研究解决商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举办多层次、多渠道商贸流通和涉外政策等商务经济实务培训班,帮助企业提高经营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