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茗乡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7-03-14 22:4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东茗乡

分享: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3.57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13926元,同比增长11%;税收收入24.32万元,同比增长66%,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围绕建设“生态东茗 美丽乡村”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表现在:

  一、抓转型促创新,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

1、传统农业加快转型。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茶产业示范区,完成茶树品种改造1300亩,新建茶厂1家,安装智能防霜风扇21台,安装杀虫灯80盏,杀虫色板4300块,受益茶园面积3000多亩。全乡茶叶种植面积13166亩,全年茶叶产量10602担,产值7272.4万元,同比增长13%“迷你红薯”、草莓苗圃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新建休闲观光果园1个。

2、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完成下岩贝茶乡体验游项目建设,拓宽硬化茶园道路11.3公里,建成骑行休闲绿道及露营基地1个;提升石狗洞攀岩休闲基地配套设施。加大东茗旅游宣传,通过向社会广泛征集,确定“云上茶乡·灵秀东茗”的宣传口号,制作东茗风情宣传图册和视频。结对市摄影家协会和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建立“茶乡风情摄影创作基地”、“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在下岩贝村举办了“彩王杯”最美夕阳红全国摄影大奖赛采风暨茶乡风情摄影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成功接待了100余位“新昌·台湾两岸民宿论坛”省内外领导和投资商的实地考察。

3、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积极引导发展农村电商,全年组织575人参加农村淘宝面试培训,完成东茗、里王、后岱山、下岩贝、黄潭等5个村的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被阿里巴巴评为“农村淘宝布点杰出乡镇”。支持鼓励民宿发展,今年新发展民宿居4家,床位68张,累计床位超过140张,全年共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其中国外游客1000余人次。

  二、抓整治重建设,乡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1、环境整治成效明显。2015年东茗乡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全年一号工作,全面推进“三治一提升”工作。全年召开现场会2次、参观学习3次,通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活动、乡村干部参加清洁日打扫、乡主要领导带队督查、推行网格化管理、实型每月排名考核等各类方式,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全年共拆除违章建筑34000平米,露天粪坑拆除做到全覆盖,共拆除1815只,陈年垃圾全面清理,门前屋后乱堆乱放逐村整顿,全乡整体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进。石下坑村通过县“三治一提升”工作验收,并被评为全县十佳卫生村。

2“五水共治”顺利收关。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硬战,全面完成9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总纳户数2912户,受益人口7658人,2015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竣工验收现场会在白岩村召开。全乡15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三年治污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积极开展河道整治保洁工作,辖区内7条河道实行常态化保洁,加强对保洁员的考核和管理,对保洁员提供意外保险,不断健全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落实“河长制”、建立“警长制”、试行“认养制”。

3、村镇建设继续推进。积极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康庄空心村改造7000平米,东茗、章黄山道路硬化10568平米,里王、前后坪、东芝安装路灯212盏。建好东芝村农民休闲公园,启动黄潭庵至泄下道路建设,推进章黄山、东芝、东丰坑的土地开发项目。完成里王泽树园水库除险加固和东芝、章黄山、东茗等村太平塘整治。

三、谋福祉惠民生,社会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1、增收工程深入开展。继续开展“万名干部联万户”活动,县级机关与全乡机关干部结对困难群众229名,送去慰问资金11.45万元。完成14个村的扶贫开发项目筹资任务,今年物业联建分红46万元。通过联系结对、来料加工、开辟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全面消除“4600”低收入农户,带动增收2146人,年人均收入均超500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明显,累计举办培训班3192人次,新增实用人才35人。

2、基础保障不断健全。全面完成15个村的农房登记收件工作,送审3880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银行代扣代缴签约率达到90%,参合率达到98.42%,居民参保积极性大大提高。办理60周岁人员享受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及死亡人员一次性待遇相关手续352人。组织农民健康免费体检,惠及2910人次。全年审核上报临时救助107人,共发放救助资金80900元,补助困难儿童3人共6000元,慰问困难老人18人,发放慰问金9000元。落实困难住房保障,困难群众住房改造13户。

   3、科教文化蓬勃发展。全年共引进新技术3个,建成2个农业示范基地,申报专利示范企业1家。继续开展民间人才评选工作,已评选民间人才2945人,新增民间人才四星级20人,五星级1人。新建文化礼堂2家,成功举办第九届农民文化节暨第二届“东茗好人”颁奖文艺晚会,开展后岱山村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信息化工作,完成15个村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4、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开展空心胶囊排查、食品药品安全检查、禁毒铲毒等行动,全年共检查机械制造企业2家,布机户102家,食品药品单位72家,消防设施21处,水利设施50处,整改安全隐患28处。进一步推进消防队伍“百千万”工程,完善各村消防设施,配强村级消防队伍,加大消防隐患排查;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森林消防宣传和应急演练,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大大减少。加大地质灾害点巡查和防治,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

 

2016年主要工作思路

 

2016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扣全县中心工作,结合东茗实际,围绕“生态东茗,美丽乡村”这一目标,以“一治二增三稳”为主线,努力实现东茗发展新提升。“一治二增三稳”主线,即致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实现乡财政增加、农民增收,促进社会稳定、队伍稳定和基层稳定。

2016年工作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1%

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今年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农村环境治理,实现乡村面貌新提升

1、继续实施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开展以“三治一提升”为主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村庄内部和沿线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长效运维管理机制,巩固垃圾河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成果;继续推进“三改一拆”、清洁家园等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立面改造、庭院绿化、沿线美化等;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平台,积极实施乡村环境多彩化、景观化和生态化,使农村环境达到面上洁净、线上美丽、点上出彩。

2、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借势借了推动重点工程项目落地。以韩妃江度假旅游项目开发、杭绍台高速公路建设契机,完成韩妃江观景平台建设,提升改造倒脱靴至石下坑的游步道,启动重阳宫至下岩贝道路前期工作。提升道路交通建设,全面启动环乡公路建设,完成黄潭庵至泄下连接线公路,做好葫马线弯道改直,打通东茗环线断头路,优化发展环境。

3、不断完善农村软硬件设施。针对集镇杂乱无序的现状,通过整体设计、分年实施的方式推进集镇综合整治,开展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作,提升集镇档次。加大农村倒旧房拆除力度,因地制宜实施倒房复绿、农民公园建设、停车场修建等。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整改垃圾房、添置垃圾箱,完善农村环境硬件基础。在软件环境上,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和乡贤参事会的作用,加大教育宣传,使村民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村居环境。

二、抓农民增收和乡财政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新提升

1、优先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富民工程。注册成立东茗乡村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旅游项目投资、规划、开发、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以此拓宽旅游投资融资渠道,加快招商引资,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旅游用地征用,完成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对全乡游步道、经典驴行路线进行统一修缮,完成路标统一制作上牌。规范民宿居发展,建立民宿居动态档案,统一挂牌编号。加快东茗旅游和穿岩十九峰景区接轨,做好重点景点整治提升,实施倒脱靴入口改造。加大东茗旅游推介力度,打响“云上茶乡·灵秀东茗”品牌,积极组织茶乡体验游、摄影创作游、水果采摘游等活动,为东茗乡村旅游吸引更多客源。

2、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助民增收。实施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收入倍增”计划,重点推进茶叶这一东茗最大传统产业的品种改良和品质提升,打造高端红茶生产基地,把茶叶文章做深做透。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打造草莓基地、果园基地、农事体验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依托休闲旅游,打好“结合牌”。抓好农民培训,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来料加工产业,壮大个私经济和家庭工业,进一步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3、有效结合“外援力”和“内生力”促乡财政增长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加强与乡贤名流、企业家及结对单位的沟通联系,引进外来资本,做好服务工作,促进乡贤回乡反哺家乡建设。同时继续扶持本乡民宿、农村电商、特色农业等发展,培育一批农村创业人才,争取更多社会资金参与东茗经济发展,促进乡财政有效增长。

三、抓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平安东茗新提升

1、抓社会稳定。注重源头治理,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围绕“一确保三下降”目标,重抓初信初访、信访秩序和积案化解。加强治安防控,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等各类违法犯罪。加强公共安全,扎实做好交通、消防、安全生产等监管,通过专项排查和铁腕整治,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抓队伍稳定。加强机关干部队伍队伍建设,继续施行精细化管理“积分制”考核办法和周例会制度,推行联系村干部履职清单制度,深化干部定期分析制度。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干部压担培养,重视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办好周一大讲堂,加强干部专题学习。

3、抓基层稳定。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村主职干部考核机制,实行月考制,把乡布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加强考勤等日常制度的规范运行,重点对长期外出、周三在村、轮流值班、参加各类会议等加强考核和督查,按考核结果发放报酬。抓好优秀村干部培育和宣传,树立典型,达到“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动后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