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6 15:1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新昌县
信息来源:
儒岙镇地处曹娥江上游,东邻大市聚、小将镇,南界天台县,西连城南乡、双彩乡,北接南明街道。位于新昌县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104国道和上三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是绍兴市的“南大门”,为温州、台州进入绍兴的第一站。全镇总面积138平方公里,人口3.9万,下辖4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儒岙原名徐岙,后天姥潘氏第四世祖潘嚞升九江府教授,与青田刘基交好,因徐岙受业儒生颇多名人,天历元年(1328)商定将徐岙改名儒岙。
风景名胜
天姥山。得名来自“王母”,系道教第十六福地、新昌一邑之主山,由拨云尖、大尖、细尖等群山组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追慕前贤足迹,寻访天姥山并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
万马渡。位于儒岙镇甘湾村,为第四纪冰川遗迹。从山岗自上而下,蜿蜒二三公里,每逢下雨时,山洪奔泻冲击巨石,犹如千军呐喊,形似万马奔腾。
彼苍庙。位于儒岙镇儒一村,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彼苍庙”,主要祭祀夏禹、谢灵运和李白,乡人有谚:“修行修一世,不如彼苍庙内坐一时。”
皇渡桥。位于儒岙镇横渡桥村,相传宋高宗赵构南渡经过此地,受水阻,忽有仙人以白布覆水尚得渡,高宗回京后下旨在此处建桥,故名皇渡桥。现桥为道光二十四年(1845)重建。
清凉寺。位于儒岙镇庄山村,寺旁一条通往天台及徐霞客两过腾空山的古驿道,全长30多公里,被誉为小龙湫的龙潭坑也位于此地。
芭蕉山真君殿。位于儒岙镇会墅岭村,因山势形似芭蕉而称之,芭蕉山真君殿,为纪念北宋末抗金英雄岳飞的恩师宗泽大元帅的功绩而建, 2007年7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乡村旅游
天姥古村——南山村。地处天姥山南麓,群峰围抱,是南屏王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是新昌最大的王氏村落。村内保留着古村风貌,现保存完好的有三座古祠堂,两座经县文管部门批准为文化保护单位。南山自然风光美丽,有姥峰夕阳、翠屏奇石、古双井、滴水岩瀑布等八景。
诗路古驿——横板桥村。地处天姥山中心腹地,原村口有两座木板横铺的板桥,故名横板桥村。村中有太白庙、裘君庙、金氏宗祠、关公庙。
会墅岭村。古为天姥山北端关隘“狮象关”,又为越通台温驿道,其中芭蕉山自然村是天姥山西侧北部山村。
东家坑村。东邻小将镇界,南连天台县界,西通儒岙镇,北与大市聚镇相邻,座落于三镇两县的边界交集之处。全村拥有森林面积超过万亩,溪水冬热夏凉,食感甜味。远观天台华顶、三十六渡、竹海,让初入东家坑的人惊叹没有粉饰的天然之美。
石磁村。一棵千年古柏为村中之宝,村后有数百年的联体乌槠树,显“H”形状,十分奇突。村外“小西湖”碧波荡漾,紫微山有景点数处。横岩洞,可容百人,水可治眼疾。石磁江与三十六湾汇合于浮珠岩。石磁村是中共地下党游击队根据地,有许多老地下革命工作者。
上里村。位于儒岙集镇东9公里的飞虎岭山脚,一条河穿村而过,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如一个婉约的江南美女。上里村积极引导发展特色农业,有蓝莓、嫩花生、茶叶、石斑鱼、野猪等特色种养殖业基地,蓝莓基地已初具规模。
东山村。位于儒岙集镇东偏南12公里山顶,处于天姥山之东,故名东山。全村均为徐姓,是具有悠久家族历史与深厚农耕传统的山区古村落。地处儒岙与小将镇交界的天姥东山,村内有东山八景。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