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21 11: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县旅游委员会
信息来源:
2018年是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旅游业发展的一年,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七星街道2018年的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有序进行。七星街道的乡村旅游业情况复杂,有优势,也有劣势,本文试图从七星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着手,为加快七星街道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新时期中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一、新时代下七星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七星街道作为全县对外的“初面相”,城乡过渡的承接带,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做优、做精乡村旅游项目,对于落实全县“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缓解“三农”问题。
2.改善农村环境。
3.吸引人才回乡。
二、七星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七星街道目前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思路为抓好“三村一道”。“三村”即为元岙村、五联村和溪二村。作为七星街道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农办美丽乡村PPP项目建设村之一,元岙村分3期共创建了7个乡村旅游项目,分别是一期环村水路项目、游客中心项目,二期磕山顶至元岙岭游步道建设、过水桥和小品景观(包括标志标牌 )项目,三期停车场和A级旅游厕所项目。其中,环村水路已通过县旅委验收。游客中心由于设计方案多次更改,项目进展缓慢。在七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严盯狠抓下,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即将进行四方验收。其余项目均已建设完成并通过四方验收,待相关竣工报告和审计报告完成后即可向旅委申请验收。五联村目前有3个项目在建,旅游公厕建设、服务中心改造及池塘沿岸休憩设施配套建设已完成,骑行道、樱花路、游步道等体验设施改建项目正在抓紧设计。溪二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国防教育基地打造及和园建设,随处可见的党建元素、书记语录,趣味十足,亮点纷呈,农村面貌得到了质的飞跃,已然成为新昌县的一个“网红村”。同时,五龙岙村的休闲农业观光区已有占地325亩的休闲果园,草莓、樱桃、水蜜桃、猕猴桃、枇杷等水果品种丰富,观光采摘农业基础扎实,同时餐饮、音乐茶吧、垂钓等休闲设施齐全,非常适宜娱乐养心,为以后的旅游村争创奠定了良好基础。“一道”即潜溪绿道,一条以爱情为主题的绿道,也是我县唯一一条以爱情为主题的绿道,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兴趣特点。目前,比翼亭、浪漫谷、爱情谷等充满恋爱氛围的节点正在抓紧建设当中,未来,这里将成为本地人及外来游客栖息、散步、约会、相亲的最佳场地。
目前,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发展进度慢。在调研七星街道乡旅工作中,发展进度缓慢是一个非常严峻也非常普遍的问题,各村在设计环节耗时过长情况较为普遍。项目设计反复修改,如元岙村的标志标牌何五联村的游客中心项目,设计时间长达4个月。
2.缺乏规范性。以元岙村的民宿项目为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不具备较强的接待能力。由于规范性不强,很多民宿自成一家,形不成规模和品牌效应。而且服务质量也不是非常完美,如一些民宿主人普通话欠佳,在接待外来游客时,不标准的普通话无疑会给游客带来不好的旅游体验,降低了民宿的竞争力。
3.宣传推广不够。在宣传推广上,七星街道还做得不够,没有打出名气,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在调研中发现,元岙村、五联村的知名度不高,在其他乡镇的群众中更是所知无几,应向东茗乡后岱山村、镜岭镇外婆坑村学习,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
4.资源整合不够。七星街道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且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项目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七星街道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1.基础设施完善。县委县政府对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使七星街道的基础建设日益完善,为七星街道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网络基础。高速道口、104国道、南复线、泰坦大道、新境线和在建的杭绍台高速、金甬铁路、527国道为新昌本地市民、外来游客到七星街道旅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资源禀赋丰富。七星街道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达利生态观光园、达洁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国茶市等优质旅游资源,临近新昌大佛寺、穿岩十九峰、天烛湖等多个知名风景旅游区,元岙村拥有著名的“十里潜溪”,五联村可借助山体巧势,五龙岙村可依托休闲果园,开展乡村旅游业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打造品牌,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
3.区位优势显著。新昌是个山区县,城区居民去乡下游玩交通不便,费时费力,同时外来游客到新昌高速出口便是七星街道,相比于其他乡镇,七星街道的区位优势立即突显,且我县居民大部分聚居在七星街道,市场潜力大、后劲足。发展七星街道乡村旅游事业就是建设家门口的后花园,可以让百姓“少跑腿”就可以感受到新时代生态城市所带来的舒适、惬意。
四、做好新时期七星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1.做好科学规划。近几年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讲,很多是百姓自己琢磨出来的,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成功。但是,缺少科学规划或成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盲目的开发不利于乡村旅游长远发展。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凝聚共识,通过实地调研,制定一个符合七星街道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的总体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分阶段进行开发建设;二是要借用外智,重视发挥具有全新乡旅知识结构,眼界开阔、充满创新精神和优秀创造力的专业人才参与;二是整合资源,要整合村与村之间、乡镇街道间的旅游资源,不搞单点开发,更要避免景点形式上的单一、内容上的雷同。择优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有潜力的村重点打造。做好高层面的统一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以此来保证乡村旅游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
2.加强设施建设。要完善相关设施建设。解决好交通、食宿、通讯、公厕等问题。与交通部门协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建设上,要注重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杀菌和消毒处理。要全方位开发各种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食、住、行、游、购、娱等相互配合的项目。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吹打乐、民歌等各种民俗表演融入旅游设施建设中。深入开展“三治一提升”及美丽庭院创建行动,加快主要旅游道路沿线的美化绿化。坚持建管并重,引导群众改变落后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
3.重视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土地利用上,尽量不改变现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多重立体应用。因为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有资源造成变化或者破坏。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摸索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路子。
4.做好文化挖掘。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研究特色、挖掘特色、展现特色。如元岙村,就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可以挖掘形成清廉、乡贤文化。只有将乡村旅游开发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才能有效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重要的是结合乡村旅游特色,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5.加强包装宣传。要重视一村一品的建设。乡村旅游的突出问题是“千村一面”,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使景区建设动静相宜、高远辅成、横侧不同、常游常新。要充分利用中国茶市、达利丝绸进行宣传,在茶市等贸易区张贴宣传画,为元岙村、五联村、溪二村宣传造势,吸引本地和外来商人。要加强同新闻媒体、旅行社和周边景区的联系,不断提高知名度。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