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1 10:3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东茗乡
2018年2月1日在东茗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俞 梁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东茗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刚刚过去的一年,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围绕打造“美丽东茗、和谐东茗”升级版的目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在推动“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240.34万元,同比增长82.97%。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抓特色促转型,农村经济更具活力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工业经济稳步向好,全年新增涉农电商主体10家,实现服务业“下升上”3家,2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6828.4万元。坚持做大做强茶产业,不断提升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清河茶叶专业合作社成功研发出茶叶卷曲病防治技术,被授予浙江省标准化名茶厂、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称号。2017年,全乡茶叶产量10869担,增长10.4%,总产值8951.9万元,增长25.8%。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做好农旅结合文章,成功举办中国茶乡休闲游暨灵秀东茗茶韵风情节、第三届迷你红薯节,建成省级旱粮基地1个,里王豪源美丽果园休闲观光基地正式开园。
2.乡村旅游提速发展。坚持旅游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两岩两山两坑”茶乡风情景观带建设,狠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推动旅游业态全域提升。2017年顺利完成4个A级景区村庄创建,其中下岩贝村被评为浙江省50个A级景区样板村、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成功引进十里云上写生基地、磨麦坪乡村主题酒店等项目,实现旅游招商零的突破。2017年,全乡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00%以上。东茗乡成功入选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培育名单。
3.农村改革有序推进。不断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全乡15个村5161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工作。优化调整村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其中下岩贝村被列为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村,实行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三规合一”。深化村级财务双代理制度,不断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完成28个自然村财务并账和15个行政村的预领款清理工作。
二、抓整治助提升,乡村面貌更加靓丽
1.集镇品质不断提升。以“一年出形象、两年大变样”为目标,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集中力量对集镇环境进行全方位、高标准的综合治理,去年底已完成集镇立面、人行道改造、茗香广场平整等工作,农贸市场、生态停车场等节点启动建设,集镇面貌明显提升。同时,借助综合执法平台力量下沉的东风,扎实开展集镇“脏乱差违”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集镇秩序不断优化。
2.乡村魅力愈加彰显。深化推进“三治一提升”行动,通过实施红色亮剑行动、每周动态曝光、现场考评会等方式,上下联动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对受警告、摘帽的村实行项目建设“一票否决”,当月考核分全部清零,做到以实绩论英雄。对全乡509名农村党员门前屋后环境卫生拍照建档,做到“一户一档一清单”。去年以来曝光整改各类卫生死角1300多处,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并涌现了一批“三治一提升”示范村、样板村,其中后岱山村环境治理经验受到了市县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3.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扎实开展“剿劣造景”行动,对乡域范围内4个劣V类点和57个太平塘落实“一塘一策”治理方案,把一批劣V类整治点变成景观点,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果。大力实施“双美行动”,各级美丽路长负责包干路段的日常保洁、美化绿化等工作,全乡22条县乡村道路基本实现了“三无一美”目标。全面实施“美丽庭院”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去年成功创建了下岩贝“美丽庭院一条街”、后岱山文化庭院等庭院60余户。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在全县率先启动垃圾入户收集工作,通过网格管理、积分考核,全力抓好13个村垃圾分类覆盖点建设,其中后岱山垃圾减量化处理站正式投入运行。
4.三改一拆成效显著。强势推进违法建筑大整治,坚持“月月有行动,周周有例会,天天有巡查”,打好控、拆、用组合拳,全年组织集中拆违行动12次,共拆除违建及危旧房6.37万平方米,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172%,拆后利用达96%以上,“三比”考核连续两个季度位居全县前列,成功创建“2017年度绍兴市无违建乡镇”。妥善解决布机房历史遗留问题,平稳完成20家布机户裁执分离案件处置,受到县领导批示肯定。全面完成地质灾害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计划,下岩贝、东丰坑地质灾害点滑坡户全部搬迁、拆除到位。
三、惠民生强保障,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1.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全面启动葫横公路官塘至莒溪段提级改造和泄下至黄潭坑通景公路建设,曹波塘至马安山环乡公路基本完成路基工程。顺利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任务,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加大土地整治开发力度,完成全县规模最大的长乐土地开发项目建设,启动实施6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成7个村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和太平塘整治工程等19个水利项目,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2.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大力推进惠民助农工程,及时落实困难住房救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救济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5户,民政救助47人,发放救助金15.6万元,纳入低保361户,低保边缘户51户。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9046人,参保率99.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审领241人。办理农民农机购置补贴400台,补助52万元。
3.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山区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东茗小学成立茗香教育基金会,打响“学在东茗”的品牌。支持发展文化事业,收集整理东茗人文故事100例,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农民文化节,前后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布袋木偶研究协会入选2017年绍兴市十佳民间人才社会组织。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建立“握手言和”工作室,推出“五手工作法”,全年受理、化解矛盾纠纷88起。狠抓安全生产,进一步规范安监站建设,全年累计检查企业78家次,整改安全隐患89项。
四、转作风优服务,政府效能不断提升
1.政府管理更加高效。扎实推进“四个平台”建设,成立乡综合信息指挥室,建立派驻机构、网格工作、便民服务中心等专项考核管理办法,重点加强对派驻机构人员的刚性管理,推动派驻机构服从乡镇指挥、听从平台号令。织好“四个平台”之网,将全乡划分为26个网格,配备111名全科网格员,做到群众有所呼,网格有所应。扎实办好人大代表建议,17件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全部办理完毕。
2.便民服务不断优化。积极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行“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梳理公布便民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事项40条,建立后岱山、里王两个代办点,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打通服务山区群众“最后一公里”。
3.作风建设明显加强。全面推行“一组三会”制度,通过行动组、专题会、交流会、分析会,建立马上落实、马上就办的工作机制,重点解决工作推进中人手不足、执行不力、政令不畅等问题。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是全乡上下共同打拼的成果,也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全乡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东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东茗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问题,政府工作与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传统农业缺少规模和特色,强村富民的压力不小;二是乡村旅游还没有做大做强,景区村庄缺少有效的管理运营;三是环境整治的压力仍然较大,“三治一提升”长效管理任重道远;四是项目推进不平衡,有些重点项目推进较慢等等,这些短板和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干在实处,走向前列,全力打造“美丽东茗、和谐东茗”升级版。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7%以上,乡级财政收入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全面完成各项约束性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做大做强乡域经济
1.创建一个风情小镇。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茗香小镇”为创建主题,围绕自然风景、建筑风貌、风俗节会、风物特产、餐饮风味、人物风采“六个风”的要求,深入挖掘茗香风情和地域文化,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等,确保旅游风情小镇创建成功,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来、停下来、留下来。
2.拓展两条通景公路。借助全县综合交通大会战的东风,坚持倒排时间挂图作战,完成泄下至黄潭坑通景公路建设,主动接轨杭绍台高速楼基道口,进一步打通十九峰景区的快速通道。同时,做好葫横线官塘至莒溪段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有效改善弯多路窄的交通条件,补齐制约东茗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
3.连片打造景区村庄。按照县委提出的全域旅游“三百”工程和2018年全县乡村旅游“345”重点建设任务,全面实施新一轮A级景区村庄创建,加快实施“两岩两山两坑”茶乡风情景观带建设,把全乡每个景区村庄串点成线,连片打造,真正实现村村有景观,全域景区化。2018年力争创建1-2个省3A级景区样板村。
4.全面提升旅游业态。大力推动普通民宿再提升计划,坚持走民宿精品化、特色化道路,全力打造一批民宿集聚区。全面推行“1+1+N”模式,引入市场化机制,不断提升景区村管理运营水平,招引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东茗,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同时,做足做活“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村内村外”12字文章,在吃住行购等业态上下功夫,重点打造“舌尖上的东茗。”
二、以集镇建设为重点,打造宜居宜业乡镇
1.打造品质集镇。围绕今年第二批小城镇省级验收的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集镇主干道“三线入地”、立面改造檐廊建设、河道环形游步道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提升集镇形象;建成农贸市场、茗香广场、生态停车场,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规范标识标牌,配套建设违章停车抓拍系统,强化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集镇秩序,努力把集镇打造成为茗香小镇的“最美客厅”。
2.建设美丽乡村。围绕整体规划分村定位,整体设计分村建设,整体打造分步推进,整体运营分村管理,整体推介分线包装“五整五分”的建设理念,全面实施2018-2019年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打造一村一特色的乡村景观,重点扶持一批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努力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2018年计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39个,完成投资2000万元以上。
3.深化“双美行动”。对全乡22条县乡村道路开展一次对标“回头看”,不断巩固美丽路长制“三无一美”整治成果,努力打造线上风景。深化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充分发挥村嫂、民间艺人等创建主体作用,因村制宜打造特色,把“庭院美”变成“全村美”,力争2018年完成创建100个美丽庭院、3个美丽庭院示范村的目标。
三、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1.狠抓民生实事。坚持“民生问题无小事”。6月底前完成前后坪地质灾害户腾空拆除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东茗村路西、九家山和后金山外六石等山塘整治项目,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完成东茗、黄潭坑等3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后金山村、后岱山602亩的林相改造,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2.推进社会事业。大力实施文化振兴计划,继续加强对绍剧、腰鼓、舞狮等传统文化的挖掘培育工作,努力培养一批乡土人才,积极做好布袋木偶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管好用好农村文化礼堂,抓好文化阵地建设,新建马安山村文化礼堂,举办第十二届农民文化节、村村有春晚等活动。进一步打好“学在东茗”的品牌,不断改善山区教育条件,逐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3.稳固社会治理。深化“五手工作法”,在东茗、红星片建立村级“握手言和”工作室,将调解力量进一步延伸到村、下沉到户,集中解决一批事关农村稳定的“小微矛盾”,打造基层治理的“东茗样本”。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打造“平安东茗”。
四、以自身建设为突破,着力提升政府满意度
1.加快建设高效政府。坚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建设高效政府的关键点来抓,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向村一级延伸,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牢固树立实干导向,以实绩论英雄,全力打造敢担当敢作为的干部队伍。
2.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诚信守法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始终做到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3.加快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改进作风作为建设廉洁政府的生命线,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改善民生实事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责任在肩,使命在前,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乡人民,干在实处,走向前列,为打造“美丽东茗、和谐东茗”升级版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