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6 09:4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经信局
2018年,我局将坚定实施工业立县、智造强县和开放兴县三大战略,强化制度供给、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精准服务四大保障,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持续打好“四换三名”转型升级组合拳,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主要指标预设
——工业总产值增长10%;
——工业投资增长8-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5%(人民币);
——完成“小升规”企业35家(净增20家)。
二、重点工作安排
着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1.全力以赴推动转型升级。以省级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试点县建设为契机,用足用好每年1亿元的财政专项激励资金,一手抓高端制造、生命健康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手抓轴承、纺机、胶囊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逐步实现从零部件生产向成套装备、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变,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2.全力以赴抓好工业投资。盯紧看牢省市重点工业项目,确保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其中重点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强化创新驱动,组织实施省级智能制造试点,推进万丰摩轮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着力抓好轴承行业智能制造“百企提升”工程,依托轴承产业“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选择60-70家企业,完成3000-5000台(套)设备进行机器联网改造,推广陀曼-e微智造管理系统,建设轴承行业云平台,建成智能制造示范点5个以上。
3.全力以赴抓好企业培育。深入推进123企业培育工程,抓好1000亩小微企业园建设,加强对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创新型苗子企业政策服务,重新认定重点成长型企业20家,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进一步深化“三名”工程,落实省级专项扶持资金,抓好新和成、万丰、京新等“三名”培育试点。积极推进“企业上云”,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做好服务业小微企业培育,争取完成批零住餐企业“下升上”26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下升上”11家。
4.全力以赴抓好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区域能评”改革,在完成新昌工业园区域能评报告基础上,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区域能评编制。开展企业综合分类评价,重点对全县规上企业和实际占地3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约900家)的综合评价,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逐步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抓好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等)的储备和创建,推进工业领域水平衡测试和“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加大清洁能源、新能源产品(技术)的扶持力度,重点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大“腾笼换鸟”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印染化工行业集聚提升和工业园区污染整治,完成淘汰落后产能、节约标煤、“低小散”块状行业企业整治提升等目标任务。
5.全力以赴促进外贸发展。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拓展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参展支持力度。抓好出口产品质量认证,完善出口名牌培育体系,加强出口品牌培育,积极争创中国出口名牌。拓展外经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大力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营销基地和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企业境外营销网络,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境外并购。全力推进浙商跨国并购产业园建设,打造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关键节点。
6.全力以赴抓好企业服务。落实上级各类涉企惠企政策,加强政策供给,系统谋划和修订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业稳增长政策。加强运行监测,注重调查研究,做好专题运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趋势性、苗头性问题,重点关注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和工业用电量等主要指标以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以及经营困难企业的运行状况。加强风险防控,用足用好5000万元政府应急转贷基金,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困难。加强服务保障,深入开展服务企业系列活动,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营造合力兴工的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