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2019年普法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9-08-09 16: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司法局

分享:

2019年是机构改革后的第一年,是“法润新昌”专项行动收官之年,是新时期“枫桥经验”宣传之年,也是“七五”普法规划攻坚之年。全县普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法润新昌”三年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着力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努力增强新时代全民普法的实效性,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宣传工作的满意度,为“打造创新型城市,建设现代化新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聚焦重点内容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论断新部署,组织普法讲师团开展系列宣讲,并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列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列入年度法律知识考试的重点内容,列入“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行动”学习内容。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力宣传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的成就。

2.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继续开展“宪法进万家”活动,通过开展书法说宪法、网上学宪法、法治村里话宪法等形式,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宪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等“十进”工程,着重抓好“宪法进两新组织”活动。组织策划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二个“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3.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突出宣传党章,在“七一”前后,集中组织开展党内法规专题辅导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深入学习宣传地方性法规。目前绍兴市制订出台了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古香榧群保护规定等6部地方性法规。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大地方性法规及我县法治建设成就的宣传,确保地方性法规得到切实执行。

5.深入学习宣传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做到“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法治宣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紧紧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最多跑一次”改革、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民营企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活动。

二、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

6.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机构改革,推动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建设,进一步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体制机制,重新调整普法成员单位,明确普法责任清单,进一步推进“普法责任制全覆盖”行动。切实贯彻落实省“两办”《关于健全社会大普法格局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和培育公益性普法社会组织、普法工作室及普法文创企业。

7.建立普法联动机制。发挥好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作用,建立普法月提示季通报年考核制度,实现重大普法活动各部门联动开展、联动落实。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建立健全各普法成员单位官方微信矩阵,建立公益普法发布机制和责任制考核机制。

8.完善以案释法工作。加强全县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工作,每个单位每年发布典型案例不少于20个,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过程成为面向干部群众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案例库建设,实现普法资源共建共享。结合热点案(事)件进行法治解读,形成以案普法品牌,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把热点案(事)件依法处理的过程变成全民普法公开课。

9.健全组织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人财物的保障,为普法工作取得实效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按照正规化、专业化要求,组织全县普法骨干培训。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普法联络员等队伍建设,扩大社会普法力量。落实普法经费,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动态增长机制。

三、全面完成“法润新昌”四大行动目标任务

10.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深入推进“法润新昌•学法我先行”活动。抓住“关键少数”,着力提升领导干部宪法意识,开展宪法学习培训、举办宪法报告会、组织宪法法律考试、开展宪法宣誓活动。全面完成“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行动”。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廉政知识考试、年度述法,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制度,开展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开展干部法律体检成果清单化展示活动,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和通过率、党员干部党纪党规考试参考率和通过率两个“百分百”。出台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常态化制度,组织开展好各级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开展首届法治乡镇(街道)创建。

11.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法润新昌•校园学法崇德”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法治社会实践、庭审旁听、法治夏令营、模拟法庭、法律辩论赛等活动。组织开展“送法进校园”“法在心中”等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家长或学生法律课堂巡回讲座。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加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青少年综合性法治教育基地申报命名工作。做到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实现青少年课堂法治教育和课外法治实践两个全落实。

12.推动企业人员依法经营。深入推进“法润新昌•企业诚信守法”活动。全年创建法律风险防范平台30家,县级以上诚信守法示范企业33家,实现建立法律风险防范平台企业和县级以上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两个超百家”目标。部署开展“法律服务民营企业”活动,组织律师为全县重点民营企业开展免费“法治体检”,帮助民营企业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13.推进基层民众依法自治。深入推进“法润新昌•基层依法治理”活动。继续抓好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2019年县级民主法治村(社区)8家,省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不少于20家,在2019年底实现全县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覆盖率30%以上,县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全覆盖。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快在村(居)中培育“法律明白人”,明确“法律明白人”职责、加强培训、建章立制,以行政村为单位遴选“法律明白人”骨干,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

四、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14.打造一批特色法治文化阵地。按照“一镇(乡)一品”要求,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立体法治文化传播体系。结合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打造成梁柏台法治教育基地。改造提升澄潭法治公园,建成我县第一个宪法主题公园。各乡镇街道结合自身特点至少培育一个以上综合性普法阵地,有条件的部门要设立单位法治文化阵地。

15.积极组织开展法治文化活动。深入发掘经典法治文化作品,注重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将其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形式。开展“我与宪法”微视频、法治微电影、法治故事、法治书法、法治摄影等征集评选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普法实效性。加大新媒体普法产品开发,积极运用小程序、小游戏开展普法,提升普法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