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3 16:5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一、10-11月份重点工作总结
1、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标杆县创建。会同县委做好满意度调查动员工作,全力做好标杆县创建迎检相关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扫除活动测评复核、问题视频整改等工作。
完成省级标杆县实地评估暨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年度检查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走村入户等加大美丽乡村标杆县创建满意度测评宣传工作;加大标杆县创建上下对接力度;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2、推进茶业强县建设。重点推进财政厅中期考核考察点建设;完成茶叶大脑框架建设、数据接入;研究院、茶博馆启动施工;落实茶市专项整治工作;完成红点公司设计方案审定,全面实施茶产业品牌宣传工作。
(1)财政厅中期考察点建设:已全部下达项目任务。经与财政厅对接,示范县项目中期考核推迟至12月份,目前,考察点路线已明确,六大茶山病虫数字化监测预报已完成病虫害测报设备安装,组建百人巡查员队伍,“新昌茶卫士”病虫识别小程序已发布并推广使用;千屿茶厂已完成厂房改造和数字化茶鲜叶交易系统开发、龙井茶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的数据接口功能正在调试;银球茶机控制系统已研发完成,样机布点安装3处,正在与茶叶大脑进行数据平台对接;盛涨茶机流水线机械构造已完成,适度萎凋机完成试安装,正在研发控制系统;智能无人售茶机设备和系统已研发完成;茶机研发已完成第一版轨道研发,自行式承载车第一版零件正在加工中;其他各项目正加速推进,确保通过中期考核;(2)茶叶大脑框架建设:茶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数字驾驶舱初步框架建设完成,涉农数据仓库建设过半,已初步完成茶叶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茶企数字化管理系统、中国茶市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初步搭建,投入品管理系统功能已经研发完成,目前在对接省平台数据,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和信用管理系统在研发中;(3)推进研究院和茶博馆建设:研究院场地装修走图审流程;博物馆土建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开展山体开凿和渣土外运工作;(4)中国茶市专项整治工作:中国茶市专项整治工作。按方案要求有序开展工作,对茶市存在的问题进行摸排,协助做好市场疫情防控措施;(5)品牌宣传:完成《新昌茶业设计初步阶段方案》的审定与修改意见,并支付第二期款项60万。
3、稳妥推进耕地“非粮化”工作。根据省、市要求,结合自规局耕地功能恢复工作,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和调整优化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根据省、市要求,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调整优化工作,完成2021年度粮食生产功能区调整优化方案的初拟,完成全县拟(可)调入图斑的筛选,并下发乡镇(街道)完成外业核查,累计完成筛选核实面积1.04万亩。
4、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出台《新昌县农村宅基地“一户多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按照我县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扩大试点规模,东茗乡完成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发放,完善制度体系,增强使用权证公信力;羽林街道研究跨村有偿选位村民生产资料处置政策,完成有偿选位、跨村集聚建房落地案例。
(1)已形成三个制度和《新昌县农村宅基地“一户多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四个制度文件送审稿,目前,根据10月21日黄县长召开宅基地改革推进会会议精神及修改意见做进一步调整完善,预计11月上会。(2)东茗乡试点将以原土地证备注形式向银行进行抵押发放贷款,目前银行正在评估此方案的可行性。(3)羽林街道研究跨村有偿选位村民生产资料处置政策,初步确认了三项生产资料处置政策,一是单资格权迁移,生产资料不退出,二是资格权和生产资料都退出原村,迁入落户村。三是资格权迁移,生产资料由强村公司统一收储,每年领取收益。三个政策现在还在完善中。
5、做好生猪保供工作。督促完成新昌回山味央养殖场项目变更手续办理,推进项目建设;配合相关单位继续推进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相关工作。
(1)回山味央养殖场项目:目前正在抓紧入场新道路分户测量和补偿兑现,同时林地审批和设施用地审批也在抓紧办理。(2)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项目主体实施的合资公司即将成立。无害化中心场地平整正在进行中。
6、推进强村公司工作。理顺香榧产业消薄路径,全面启动毛竹砍伐、香榧种植工作,确保完成预定目标。
(1)推进消薄工作。根据11月24日黄县长召集相关部门召开消薄研商会会议精神,积极推进香榧项目发展相关工作,完善经济薄弱村参与绿色产业发展结合方式方法。(2)推动香榧种植。积极开展竹林土地流转和毛竹砍伐工作,截至目前,共流转13000亩、砍伐毛竹约1000亩;完成中溪口村香榧基地苗木(珍珠榧)、罗溪村香榧基地苗木(细榧)采购及种植项目招投标工作,中标单位均为新昌县盛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已制定15000亩低产低效林改造计划,其中有5000亩已列入国家级林业产业改革和发展资金项目。编制完成《低效林改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报告》,正在有序准备高标准完成环境评价登记所需材料。
7、推进未来乡村示范带谋划。11月2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吕田召开工作例会,提出未来乡村工作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要结合起来。11月10-11日,先后邀请浙大城市规划设计院和浙江省安吉县新时代乡村学研究院赴梅渚、雅庄、后岱山等村开展实地调研。两家单位分别出台以“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为主题编制的概念性方案。11月12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吕田带队到梅屏、棠村等村调研,开展规划前期工作提出指导意见。11月19日,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利华带队到杭州市萧山区考察未来乡村。11月26日,浙江省安吉县新时代乡村学研究院汇报方案编制情况。
8、拟定农业双强行动高质量发展方案。加强谋划,完成农业双强行动高质量发展方案。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已形成《新昌县农业双强行动高质量发展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各部门完成征求意见。
二、12月份工作安排
1、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继续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2、推进“茶叶大脑”建设。(1)示范县项目。持续推进各子项目建设,完成茶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初步研发,重点推进考察点建设,准备检查材料以迎接省财政厅中期考核;(2)推进研究院和茶博馆建设。推进研究院和茶博馆建设。研究院开展日常运营,研究院场地装修完成图审,启动施工;博物馆土建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推进土地农转手续办理;(3)推进茶市改造。按方案要求有序开展工作,对茶市存在的问题进行摸排,对环境卫生、乱堆乱放、违章搭建、停车等重点方面进行整治;(4)推进品牌宣传。督促红点公司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方案修改,并三种茶叶的包装盒打样。
3、稳慎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根据乡镇(街道)外业核查结果,完成2021年度9500亩调整图斑的划定,并按上级要求做好数据库整理备查。结合自规局耕地功能恢复工作的推进,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清理腾退图斑的核实上图工作。
4、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是继续完善三个制度和《新昌县农村宅基地“一户多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四个文件,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二是东茗乡试点:加快跟银行对接,实现第一笔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抵押贷款,使“资产”真正“变现”;三是羽林街道试点:加快羽林街道跨村有偿选位村民生产资料处置政策制度制定,在实现退出农户跨村安置、“有偿”选位上有成功实践。
5、做好生猪保供工作。一是继续指导各乡镇(街道)做好生猪增产保供工作,市对县考核变更为能繁母猪数量,任务数量不明;二是继续督促指导回山味央养殖场开展入场道路施工和主体建设,协助相关手续办理。继续指导华顺畜牧养殖场沼气池基础建设。完成产能核定;三是会同相关单位继续推进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督促指导完成4个乡镇病死动物无害化冷库设置并完成验收;四是指导2个美丽牧场完成创建工作,并完成验收。
6、谋划消薄共富路径。12月份,计划推进消薄工作,进一步完善经济薄弱村参与绿色产业发展结合方式方法;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在原有小将镇毛竹砍伐单位增加砍伐人员,并集中力量砍伐已招投标地块。此外,准备增加2家毛竹砍伐单位进驻沙溪镇、小将镇。罗溪村、平溪村林区道路、连接线已完成立项审批、招投标,尽快推进施工。
7、加快未来乡村示范带谋划。加快未来乡村示范带谋划。在原先概念性方案的基础上,继续规划设计,形成完善的方案,提出未来乡村带建设的初步设想,框定大致范围及核心区块,同时根据上级意见进行实时调整完善。
8、做好2021年度产业化资金拨付及完善农业双强行动高质量发展方案。认真做好2022农业双强行动项目谋划工作。汇总2021年度农业产业化资金,做好及时兑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