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街道2020年度工作总结和下步打算

发布时间:2021-06-15 15: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七星街道

分享:

2020年,七星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窗口”意识,围绕县委“123”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三个年”行动、深入推进“五大会战”,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经济发展总体向好、城乡面貌逐步提升、基层治理持续发力、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全域提升,在逆境中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今年工作情况

(一)抓精细,严管控,疫情防控成效显著。面对人口基数大、外来人员多、工业企业多、个体商贸多、区块流动乱“五大难题”,街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重要指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街道上下24小时不间断推进防控工作,截至目前确诊病例零死亡、二代病例零发生、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既定目标,维护了辖区内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是抓细落实卡口防控。严控“大门”、细守“小门”。严把上三高速、黄泥桥、达利丝绸等入新主要道路,守住全县“西大门”。累计设置村(社)卡口250余个,严格落实“一问二测三登记”制度,实现了人员有序流动。二是摸底排查全面覆盖。做细做精信息摸排工作,累计全面摸排湖北(武汉)、温州、台州、北京等重点地区来新人员3次,共约20万户50万人次,共纳入重点管控对象2033人(最高一天同时管控749人),纳入境内数据管理6134人,其中累计检测5871人。三是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对于2033位重点管控对象,严格执行“1+1+1+1”管控机制,确保不出门、不流动。同时,街道专门成立“跑腿代办组”,为居家医学观察对象提供送药、送医、送学、送餐等全方位服务,累计为管控对象上门服务1万余人次,获得了管控对象的理解和配合。四是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精心推出“五个三”工作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累计踏勘企业、商贸业5800余家次,累计发现整改防疫不到位问题157个,协助化解企业防疫物资、物流、招工等各方面问题281个,为企业送口罩6000余只,累计纳入管控对象1968个,形成返岗员工健康状况“一人一档”1968份,约占全县的40%,累计复工工业企业687家,复工商贸业10987家。

(二)稳增长,添动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在疫情的冲击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经济态势复苏,整体形势逐渐向好。一是工业经济逐步复苏。受疫情影响,截至10月,84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0.75亿元,同比下降7.32%,经济指标从4月开始实现正增长,且增速逐月上升,工业经济实现了逆转,同时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8亿元,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12个,共完成投资1.96亿元;5000万以下项目13个,共完成投资0.42亿元。二是商贸经济稳中向好。以“促消费、稳增长”为抓手,商贸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因疫情影响,今年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64.3亿元,零售业销售额2.91亿元,住宿业销售额0.26亿元,餐饮业销售额0.98亿元,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投资0.27亿元。截至10月新增市场主体2000余家,其中新增企业490余家,新增市场主体和企业数量均居全县第一。三是旅游经济逐步回温。目前旅游经济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全面复工复产复业新阶段,旅游消费信心全面恢复,旅游发展潜力全面释放。杨梅山村第三届杨梅文化旅游节“云上直播”活动人气十足,通过直播观看人数达33.8万人次。“潜溪小镇”名气渐响,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共计1.06万人次。四是创新注入经济活力。遵循“创新强县”发展路径,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截至目前规上企业研发费5.32亿元,发明专利授权55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5家,申请新昌县科技攻关计划8个。建立农业示范基地2个,完成规上和高新企业的研发项目管理系统注册应用。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完成企业上云工作99家,指导服务申领企业码1005家。实体经济在疫情冲击下稳住阵脚,实现新产品产值86.97亿元,同比增长767.99%,新产品产值率达61.45%。

(三)抓建设,促发展,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坚持全域美丽、全域提升,巩固“三治一提升”工作成果,统筹打好蓝天绿水系列组合拳,推进美丽七星建设。一是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城乡面貌,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推进旧村改造。顺利完成磕下下村自然村、花鸟市场搬迁,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厂房拆除工作。今年启动上石演村旧村及南岩路与天姥大桥连接线范围改造工作,涉及农户直线制350户,拆改面积约12.5万平方米,七星区块城中村拆改战以连续8期100%签约的光辉战绩完美收官。527国道、杭绍台铁路、金甬铁路齐头推进,城市道网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二是控违拆违持续严管。坚持“防、控、拆”相结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开展车库车棚安全隐患问题专项整治行动12次,开展拆除集中行动68次,日常控违巡查280次,完成拆违面积6万平方,整治小微企业违章点41处,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美丽乡村持续优化。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农村人居环境“三个更加”行动,今年共拆除农村空倒房面积5.1亩,激活闲置农房5642平方米,吸引社会资本共3016万元。土谷庙村农民公园、九峰寺村入口景观以及游步道、塔山村明塔古道修复工程等建设项目持续推进,A级景区村项目中喻村、龙山村逐步完成验收。5个行政村“三线整治”工作全面完成现场整治。四是垃圾分类持续推进。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培训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累计开展宣传培训活动25场,农村小区发放宣传倡议书23000张。积极创建示范点,以示范点带动全域垃圾分类,7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个市级示范村,4个市级准确村扎实推进,等待验收。同时在演溪路率先完成道路两侧撤桶并点工作,并逐步在辖区内其他道路两侧、开放式小区开展撤桶并点工作。

(四)抓稳定,促和谐,基层治理持续发力。坚持底线思维,加快构建新时代“枫桥经验”七星版,深入贯彻“四责协同”要求,推进共建共治共享。一是重视信访促稳定。扎实开展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办理信访件937件,其中两办交办的信访件8件,化解市级信访积案5件(共7件),化解县级信访积案5件(共9件),全国两会期间成功实现“零进京、零非访”。同时,结合“四责协同”要求,建立完善村(社)干部包组包户责任制、矛盾化解代办员等制度机制,多元化矛盾化解体系不断健全。二是注重化解促和谐。深化实施矛盾调解中心精品工程,坚持预防化解走在前,落实领导轮流坐班接访制,打造了品牌调解室—群众说事室,并特聘2名专职调解员坐班,已成功调处和指导调处矛盾纠纷7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100%。三是严查隐患促平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三服务”开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四个制度”,辖区内所有村(社)、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三季度共开展各类检查428家次,隐患整改500余个。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任务,统筹抓好食药监管等各项工作。全面推动反诈工作再深化再落实,自制反诈宣传广播,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坚决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上报涉黑涉恶线索6条。开展禁毒主题宣传活动6次,加强普法宣传,开设《民法典》精品系列课程。年初签订防汛防台责任书、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书等221份,投入80万资金完善各村防汛防台物资。汛期期间,对6只小(二)型水库、53只山塘进行全面检查,切实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重民生,提效能,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民生高质量发展。一是民生保障持续提升。扎实推进“五比竞赛”,通过闲置农房激活、工业用地返租、联建物业和基金创收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集体消薄,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实现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严抓危旧房改造,摸排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困难家庭146户,完成困难家庭户信息关联、排查及确保应保对象应保尽保。完成城乡居民医保中途参保253人,开展困难户、低保人员社会救助8人次,积极构建扶残助残有效机制,做好1095名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监测及11户残疾人收入监测。加快土征存量处理,完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折算并轨4012人,总量占全县的五分之一。二是民生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坚持为实现美好生活向往努力奋斗,积极推动各项民生建设项目。扎实抓好南星、天姥、中德国际幼儿园新建,南岩小学扩建,鼓山小学改建等项目建设。完成8个村、1个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全面加强移风易俗,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完成街道本级、2个社区、10个村“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三是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深入实施“三驻三服务”活动,现有驻村指导员22名,驻社指导员12名,驻企指导员13名,目前已全部到岗开展服务,截至目前已撰写民情日记673篇,办结问题62个,实现问题回应率、办结率100%,获得了服务对象的广泛好评。

(六)创实效,重落实,党的建设全域提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就是最大政绩,推动党的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一是政治信仰始终坚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上级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开展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更高政治站位抓好各项工作。二是换届选举稳步推进。成立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联系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与38个村(社)中有影响的人士谈心谈话、入户走访,充分掌握选情动态。按照“难中易”分类,实施“一村一策”动态管理。严把“一肩挑”政治关口,胜选更要胜任,全面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的素质结构,为今后一个时期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五星系列”成效明显。以“五星”系列创建为抓手,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切实把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提升起来、发挥出来。今年有5个村成功通过“五星达标村”,其中元岙村成功创建“3A示范村”。6家企业顺利通过“五星双强”创建,3个社区顺利通过“五星和美”创建,其中滨江社区被评为2020年度全县唯一一个和美社区,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靠。四是干部作风不断深化。始终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持续推动干部作风向纵深发展,累计处理违纪违规党员9名,其中村干部3名。持之以恒抓作风、整“四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抓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2020年是充满磨难、令人难忘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风险叠加的多重困境,我们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各项工作亮点纷呈。但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差距。例如防疫意识逐渐松懈;传统企业的优势还是不明显,新兴产业培育仍需加快;城市功能有待完善,城乡环境需进一步提升;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需要进一步解决;少数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仍需加强。对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重要窗口”的标准,与群众的期盼,我们要高度重视,逐项研究,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我们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1.抓好疫情防控,严防疫情反弹。深入贯彻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战略目标,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加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保持警惕、守好“小门”,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只有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才能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2.聚力实体产业,稳固经济增长。坚持实体经济发展不动摇,努力在疫情冲击下稳住阵脚,实现逆转,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企业改造提升,加快构建以绿色工业为支撑、绿色农业为辅助、绿色服务业为重点、绿色旅游业为延伸的新时代产业体系。切实强化主体培育。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大对高端制造、生命健康等支撑产业引进扶持力度,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挖掘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把经济指标拉升上去。同时要求驻企干部提高自身服务效能,加大对工业企业、商业体的服务对接、帮扶工作,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

3.推进城乡发展,打造宜居环境。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三个更加”等为契机,深入推进治危拆违,打好控违拆违、空倒房整治等组合拳。持之以恒抓好“三治一提升”,进一步创新机制,压实责任,加快城乡面貌实现蝶变。全力推进“环境革命”“垃圾革命”,确保已有成果长效保持。以“潜溪小镇”打造、A级景区村创建为切入点,稳步推进全域旅游工作,切实提高城乡发展的生态性、持续性、宜居性。加大工地防尘力度,打好蓝天保卫战、PM2.5指标翻身战。努力为全县创建5A级景区城贡献七星力量。

4.推进重点项目,提升基层治理。找准重点工作,以县委“五大会战”为总抓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平安稳定大会战、项目攻坚大会战、土地保障大会战、招商选资大会战。坚持挂图作战,建立实施周汇总、月排名、季对标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分管领导责任制和具体责任人包办制。同时,进一步压实责任,实现压力传达,加强对街道机关工作人员、村干部的教育指导,要求把“五大会战”当作贯彻全年的一场硬战来打,并把考核结果切实体现在月度绩效考核中,以五大会战的落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5.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幸福标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惠民生。深化平安建设,严防“一票否决”事项发生,以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继续抓好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时刻绷紧安全弦。抓好信访维稳,办好初信初访,推进积案化解,深化“群众说事室”。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推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3家优质幼儿园建设,实施2家小学扩建提升工程。加大就业扶持,做好稳岗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复退军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扶持低收入农户,加强农业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互助等保障工作,力争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打造七星幸福标杆。

6.发挥组织优势,夯实党建基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政治担当。要牢牢把握党建“备考”与实践“应考”的关系,毫不动摇抓好党建工作,常备不懈、常抓不懈,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落实力、执行力、战斗力。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抓实“三会一课”特别是主题党日等基础工作,抓好党务工作者素质提升,健全党建督察整改制度,重视机关内部党建,延伸党外人才管理,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后半篇工作,创新基层党建尤其是两新党建特色,以更务实的作风、更扎实的举措,不断推动七星的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