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30 18:4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县司法局
信息来源:
县司法局通过规范执法衔接、执法程序、教育矫正、执法监督和教育培训,全面构建“社区矫正制度执行不走样、落实标准不偏项、奖惩提请不出错”的良好执法氛围,社区矫正领域实现“平安不出事”。
一是规范执法衔接,把好对象接收“入口关”。坚持手续齐全、内容完整、程序合法、文书规范、按时办案的标准,规范调查评估,调查小组成员不少于2名,办理并依法按时反馈审前调查53件。衔接好法院与司法、监狱与司法、公安与司法之间法律文书的接受、归档和有关材料的移送工作,做到“人档齐全”,今年以来,累计新入矫201人。
二是规范执法程序,把好日常管理“过程关”。规范社区矫正对象日常报告、日常教育、外出请假等制度,健全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和司法所三级联审联批制度,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奖惩“合议日”制度。并切实规范各类基础台账,对外出管理、定期报告、走访谈话等重点环节,制定统一规范的执法档案和执法文书,执行档案和工作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三是规范教育矫正,把好矫正对象“教育关”。要求社区矫正对象的定位手机均安装“社区矫正在线教育平台”APP,做到学习教育规范计时,以时考核。规范公益活动形式,与天姥义工社会组织合作,抓好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将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公益劳动的实际表现作为监管考核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累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4126人次。
四是守牢执法底线,把好执法质量“监督关”。每季度开展社区矫正执法检查,每半年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并邀请派驻纪检组参与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检查,并加强司法所交叉检查学习。落实县级每季、司法所每月一次的社区矫正安全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加强矫正监管经验交流与分享,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以整改促提升、促规范。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季度检查3次,监管形势研判分析123次。
五是抓学习培训,把好执法主体“能力关”。组织社区矫正工作者开展业务培训,结合《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实务指南》,深入了解业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易犯错误。建立“新老”传帮带工作机制,通过一对一帮带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尽快熟悉法律法规、掌握社区矫正业务,提升实战能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