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4 16: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气象局
2022年,县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新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围绕年初制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和“五张清单”,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职责,积极推进气象数字化改革,现将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认真履行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职责
秉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气象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灾害性天气“梯次化”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开展精细到乡镇的风险“五色图”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在今年“轩岚诺”和“梅花”台风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过程中,均做到了提前部署、提早预报、滚动服务。在县防指启动防台应急响应期间,开展每2小时1次的密集式台风动态书面汇报;在今年7-8月历史罕见的连续高温干旱天气过程中积极响应群众需求,共派员蹲守9次,成功抓住机会实施人工增雨作业5轮次,增雨效益2248万吨;圆满完成春运以及五一、国庆、中高考、十一等各类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作为浙江省2个全国试点县之一,实施今年全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调整试点任务,自8月20日起启用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进行试点评估,以试点示范的成果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新昌经验。
截止10月15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业务服务17次,共发布气象信息快报75期,重要天气报告7期,专题气象服务材料149期,气候预测或气象呈阅件2期。发布气象预警信号182次,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8次,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9次。发布强冷空气、强天气提醒等24次,发布台风动态55期,发布雨情和实况通报15次。累计叫应6万余人次,其中电话叫应3千余人次。台风“轩岚诺”和“梅花”期间共全网发布短信2次,受众达718509人次。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平均提前量为62分钟,一般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6.1%。
二、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气象为农服务
根据《2022新昌县气象局为农服务周年方案》,开展关键农事期、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的农业气象预报服务。截止10月15日共制作发布农业气象专题42期,为我县冬季冰霜冻保产、顺利开展春耕春播和夏收夏种提供保障;开展全省首个数字化茶叶气象服务示范县建设。在全省首个建成覆盖主要茶园的数字化气象监测站和生态环境监测站;完成智慧茶叶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发布七大数字化茶叶气象指数,在鼓山茶树示范种植试验站,开展多彩茶树示范种植和相关试验,为特色茶叶生产等茶叶气象服务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发布浙东唐诗之路云雾指数,助力“茶旅融合”,年内发布茶叶气象专题21期,提醒茶农关注增温、霜冻和强天气影响,并指导春茶及夏秋茶生产,相关材料通过茶叶服务微信群、气象局公众号等途径发布,并被农业局农民信箱转发。
三、优质高效推进气象项目建设
优质高效推进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新昌县极端天气“村安工程”、智慧气象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实施。
1.新昌县极端天气“村安工程”。2022年建设任务为新建气象站53个,新建气象特种要素站7个,更新气象站6个,配备北斗卫星气象应急通信设备3套。截止10月15日已完成项目进度50%,预计12月初全部完成2022年度建设任务。
2. 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年内二要素升级六要素站16个、部分自动站迁站改造、购买便携气象站1套、部分站点增加观测要素、内涝监测站3个、加密高空垂直廓线探测站(建设风廓线雷达1部、微波辐射计1部)、建设灾害性天气精细化(村级)叫应系统等。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
3. 新昌县智慧茶叶气象服务中心项目。年内完成茶叶气象灾害监测及预警系统、云雾指数预报系统、负氧离子监测维护安装等建设内容,并通过了县里项目专班验收。发布的茶叶霜冻、高温、干旱等七大数字化茶叶气象指数,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为“茶产业大脑”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4.新昌县智慧气象服务中心项目。该项目4月20日被列入新昌县数字化项目建设计划(第一批),计划投资200万。经过方案编制和2轮第三方审价,计划10月份完成招标,12月初完成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可实现预警、气象汇报材料自动制作加人工检查,制作时间从30分钟以上缩短到20分钟以内,同时相关气象服务产品通过浙政钉发布。
四、加强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
一是积极配合落实“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将省统一目录新增的19项气象领域行政执法权限移交给综合执法局,向综合执法部门移交气象领域行政处罚案件线索1件。二是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及时更新防雷重点单位“一企一档”基本信息,应用“防雷安全风险码”加强对防雷重点单位的动态管理,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开展监管,其中与其他部门联合监管7家。三是开展“除险保安”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活动和工矿领域防雷安全大检查活动,对全县53家易燃易爆防雷重点单位开展防雷安全100%实地检查。四是按时间节点做好“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气象科普进社区、进校园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五是对《新昌气象局作风效能问责办法》《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新昌县气象局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新昌县气象局工作规则》等文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加强内部科学管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安全保卫等工作维护内部安全稳定。
五、强化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全面加强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年内继续开展“双建争先”创建活动。将基层党建、文明创建、气象文化、廉政文化深度融合,培育“气象为民”机关优质服务品牌。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扎实开展理论武装。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常态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截止10月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0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3次。利用周一夜学,党员集中学习16次,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9次。二是围绕服务中心,激发党业融合。定期“汛期服务我带头”岗位练兵、“我为群众办实事”、“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等主题实践活动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民生气象等“三项服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直接联系群众、服务承诺、社会监督等“四项制度”,推进作风形象、素质能力、绩效考核、党风廉政、团队精神等“五种建设”;构建支部结对“1+2”(支部+村、社区)和党员结对“1+3”(党员+低收入户、农业大户、气象协理员)服务模式,组建五支气象服务团队开展“靶向”气象服务。联合诸暨、嵊州气象局党支部打造“红绿蓝”气象服务党建联盟,通过支部联动促党业融合、服务联通促发展合力、队伍联建促能力提升,建立起县域气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学、共创共赢的新机制。开展全省首个数字化茶叶气象服务示范县建设。在全省首个建成覆盖主要茶园的数字化气象监测站和生态环境监测站,发布浙东唐诗之路云雾指数,助力“茶旅融合”。发布七大数字化茶叶气象指数,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今年6月新昌县气象台被中共绍兴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共产党员先锋岗”称号;绍兴市气象局推荐我局党建品牌“气象为民”申报浙江省气象部门“党建+业务”十佳品牌和优秀品牌。三是激励价值导向,锻造过硬队伍。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在干部培养、识人察人、选拔使用上突出政治标准和实干实绩。年内选任中层干部一名。加强党内关怀帮扶和心理疏导工作,今年以来开展廉政谈话22次、新提任干部任前廉政谈话1次、专题谈心谈话35次。6月县气象局代表队在2022年度绍兴市职业技能大赛——气象行业监测预警竞赛荣获团体第二名。
六、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县气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上级气象部门决策部署,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贯彻实施,着力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康福祉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昌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提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
1.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贯彻实施,在省政府出台《纲要》实施意见后,推动政府出台新昌县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2.加快推进极端天气“村安工程”建设,按照县主要领导指示,将原定3年完工(2022-2024年)的“村安工程”,提前到2023年底前完工,尽早发挥其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
3.继续深化数字化茶叶气象服务并保持全省领先水平,茶叶开采期预测误差在2天以内。
4.加强突发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靶向发布,其中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60分钟以上,一般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6 %以上,达全省领先水平。
5.开展气象宣传进基层、进学校、进农村文化礼堂等活动,完成2023年度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创建任务,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6.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监管职责,对全县易燃易爆场所开展防雷安全100%全覆盖监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