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4-01-05 15:09

访问次数:70

信息来源:县人力社保局

分享:

2023年,县人力社保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力铺实人社领域“共富路”,在新昌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建设中展现人社新面貌、体现人社新担当。

(一)工作目标

2023年,新增35周岁以下青年大学生8100名、新增40周岁以下青年博士85名;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新增进站博士20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30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600人、高技能人才1300人。城镇新增就业(首次来浙)6000人以上,建成运营县级零工市场3家以上;新增县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家及以上,获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家及以上;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欠薪线索动态化解率达到94%以上;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率80%以上,结案率92%以上,网络办案率50%以上。

(二)工作重点

1.在稳就业促就业上作出新贡献。一是努力保持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打造服务型零工市场,深化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提供就业新途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二是全力做好用工保障。深化“天姥雁栖”计划,构建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长效机制。运营好“天姥乐业·职等你来”就业智慧系统,实现群众求职简单化、企业招工便捷化、政府留人温情化。三是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加大城乡边保户、离校未就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作用,开展新一轮公益性岗位提质扩容行动,提高就业援助精准性。

2.在深化人才集聚上实现新突破。更注重突出引才育才的精准与效果,围绕我县产业特点及企业人才需要,加快集聚高校毕业生、加速引育高端人才、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全力满足企业引才和用工需求。一是聚力招才引智,深度对接与我县重点产业匹配度高的高校,建立引才联络站,助推政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产学研融合共享,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新昌就业创业。继续深化“新昌人社接你回家”引才活动,守好人才“谁不希望家乡好”的初心,迎凤还巢。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个班级。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全年上报省人社厅备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企业3家,组织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鉴定2000人。三是规范人事管理。开展阳光招录,公开、公平、公正完成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编外人员招用,组织新招录事业人员岗前培训。

3.在完善社保体系上达到新水平。一是推进社保精准扩面。加强宣传与走访,增加企业的法律意识和群众对社保政策的知晓度,确保我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二是强化社保基金管理。加大内控监督力度,组织开展第三方审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三是提升社保经办服务。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保障人社业务经办正常开展。持续推进档案整理工作,查询利用档案3500人次。

4.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迈出新步伐。一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推动数字化治理欠薪,确保国家欠薪线索件处置率达90%以上,不发生因欠薪事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信访和极端恶性事件。二是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推进调解仲裁智能化建设,实现案件网上立案、调解、庭审。推进“速裁”改革,推行工资、工伤争议速裁机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率80%以上,结案率92%以上,网络办案率50%以上。三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用工单位4000家,日常巡查企业300家,行政执法双随机检查主项覆盖率、掌上执法率、到期任务完成率及应用信用规则率均100%,跨部门监管率10%。积极构建“大综合一体化”框架下人力社保专业化监管和执法新体系。四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普法宣传与推进人力社保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全年开展工伤预防宣传、仲裁进企业等普法宣传活动15场次。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资专管员队伍整体水平,开展劳资专管员培训,培养一批在建项目劳资专管员,促进全县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化。

5.在推进人社服务上打造新亮点。一是实施“天姥护薪”计划。锚定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建设的劳动权益保障坐标,坚持“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劳动报酬”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聚焦群众烦“薪”事、忧“薪”事,因地制宜重塑根治欠薪多跨协同联动机制,突出欠薪“源头治理”,把好“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关键卡口,构建事前预警监测、事中过程监控、事后集成处置的闭环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二是做强人力资源产业园。围绕广聚英才、赋能新昌,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管理保障力度,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打造立足新昌、服务绍兴、辐射长三角的人才重要枢纽。到2023年底,实现累计入园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家以上,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解决重点产业企业用工需求90%以上,助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