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1:4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卫生健康局
今年以来,新昌县卫健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改革攻坚,既守住了主阵地,推动我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又开辟了新赛道,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连续5年荣获健康浙江考核优秀,获得2022年度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第3名,普惠托育省级试点顺利推进,七优享“幼有善育”第二季度综合排名全省第2名,“职业健康管家”服务成功入选2023年全省第二批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清单,医疗废物全链条监管体系建设获得李岩益副省长批示肯定并向全省印发推广,移动医院作为“乡理乡亲”整体品牌迭代升级的主要内容获得市委温书记批示肯定。
一、特色亮点
1.健康新昌建设迈上新台阶。扎实推进健康浙江建设和省级健康县创建,顺利完成2022年度健康浙江考核,并在3月接受省级现场复核,取得全省第16、全市第3的较好成绩,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专家暗访,健康场所数量、相关核心指标均已达到考核要求。进一步擦亮“健评”金名片,出台健评工作实施方案和公共政策审查制度,推动健康影响评价进政府决策。国家健康教育中心专家调研组再次专题赴我县调研“健评”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2.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突破。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抓手,建强县级公立医院龙头。全力推进人民医院和妇保院建设,启动第七人民医院建设,均将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在2022年度“省考”中,我县6个重点指标均取得满分,取得了全省排名第3的历史最好成绩。县中医院圆满通过省三甲中医医院评审并已通过公示,获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授牌,我县成为全市首个2家公立医院均通过胸痛中心国家级认证的县市,也是全市首个2家公立医院均能实施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县市。妇幼保健院取得2022年度绩效考核“A”等级,位列全省二级妇幼保健机构第15位,排名上升21位。
3.基层医疗服务创塑新载体。以“乡理乡亲”服务平台为抓手,整合激活现有资源,改造14辆体检车和服务车,创新开展移动医院巡回诊疗服务,将优质医疗“快递”配送到家。“移动医院”分类制定大小两个“套餐”,开展全科、中医、内科门诊,提供心电图、B超、放射、血常规等检查。目前移动医院已经在全县范围启动推广,累计开展服务240次,派出医务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共1043人次,累计服务群众10865人次。移动医院作为“乡理乡亲”迭代升级的主要内容,其整体品牌获得市委温书记“做法很好,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可在全市山区乡村推广”的肯定批示。
4.普惠托育试点收获新成效。印发《新昌县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实施方案》《新昌县普惠性托育机构收费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通过普惠政策补助,降低托育机构收费,减轻群众养育成本。目前,4家公办机构最低收费为每人每月1570元,民办托育机构最高降费每人每月860元,全县平均降幅达每人每月350元。截至目前,全县已登记备案托育机构(驿站)44家,总托位1801个,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4.41个,普惠托位占比93%;在半年度七优享“幼有善育”全省90个县市中,新昌排名第二名,《多方参与 多元供给 打造“幼有善育”县域标杆》入选绍兴市公共服务“七优享”第一批标志性成果案例,顺利通过省级评估组对我县试点工作的评估验收。
5.“健康管家”助企注入新活力。积极响应省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将“健康”融入助企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行职业健康“服务管家”模式并被列为全省试点。截至目前,全县共有700余家企业与服务管家签约,有职业病风险的小微企业覆盖率达98%,企业双随机处罚比例下降27%,职业体检人数提高21%。全省现场会在新昌召开,杭州、衢州、丽水、重庆等省内外多地来新调研学习,并得到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职业健康管家”服务成功入围2023年全省第二批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清单,为绍兴唯一入围项目,也是全省两批81个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中卫生系统唯一项目。
6.基层医废处置提供新思路。创新探索医疗废物全链条监管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县镇村三级医废收集处置网络,覆盖全域2家县级公立医院、6家民营医院、12家基层卫生院以及240家基层站点,打通了医废监管最后一公里。《健康报》头版和《科技日报》相继大篇幅详细报道了我县医废处置工作。李岩益副省长在《浙江政务信息》(专报)上作出“新昌县基层医疗废物处置探索体系化推进、数字化管理,值得总结推广”的肯定批示,《浙江政务信息》(工作交流)第10期向全省印发推广。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党建引领,建强卫健铁军。深化“健康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制订下发《2023年新昌县卫健系统党建工作思路》。扎实抓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百人大走访,举办百场义诊、百场健康讲座“三百行动”,截至9月底,累计开展基层调研走访110次,上街下乡进村义诊活动124次,“你点我讲”菜单式讲座109场次。纵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聚焦“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严肃开展全县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招聘方式,采用网络报名、网络面试等方式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2023年共计招录人才75名,其中博士人才取得“零的突破”。组织开展卫健系统干部“铸魂赋能”行动,对37名卫健系统新提任干部和局本级90年年轻干部进行多层次培训,帮助新提任干部尽快熟悉管理业务,提升管理水平。举办第六届“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进一步提升卫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2.立足本位,办好民生实事。聚焦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提前完成各项民生实事项目。在普惠托育方面,完成新昌托育中心珺悦园和南明园建设,新增托位240个,完成10家公办托育机构(驿站)建设,完成8家托育机构等级评定。在健康惠民服务方面,完成12个乡镇街道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6家村卫生室新改扩建、6家智慧化村卫生室建设和3个乡镇急救站点建设。完成结直肠癌筛查16697例,完成率为251.46%,排名全市第1,流感、肺炎疫苗免费接种已完成100%。
3.加快进度,推进项目建设。根据2023年县政府下达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制订5个政府投资实施项目月度推进计划,明确各项目月度形象进度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截至9月底,新昌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精装修整体进度完成25%,已完成项目整体形象进度的78%;妇保院建设项目基础完成40%,已完成项目整体形象进度的14%;第七人民医院建设完成场地平整和施工用电通电,已完成项目整体形象进度的12%。
4.全力提升,筑牢基层网底。持续深化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推动医疗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卫生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目前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南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澄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儒岙镇卫生院、沃洲镇卫生院4家单位已达到“推荐标准”,今年七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推荐标准”,南明、澄潭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社区医院。推进全县参保居民免费体检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体检点位设到老百姓家门口,提高体检率,提升群众获得感。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当年度参保城乡居民体检121410人,年度任务数完成率131.96%。
5.医养结合,做优助老服务。积极开展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和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的创建,5月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接受省级专家组现场复核,排名全省前六。开展安宁疗护工作,县中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建成投运,澄潭、南明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设置了安宁疗护病房。累计服务病人50多人次。推进老年病学科建设,全县二级以上医院老年医学科建成比例达100%,全县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床位数达4.8张。在县级医院专门设置“助老就医办公室”,通过政府主导、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为县内特殊、高龄、失能等群体提供送医、陪医服务。积极创建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金山村顺利通过省级审核,已被推荐上报参加全国评选。
6.联防联控,落实疾控应急。履行重大疾病联防联控牵头部门职责,完善部门间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教体、公安、民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和残联等部门协作,抓好新冠病毒感染、猴痘、H7N9流感、登革热、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布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等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截至9月底,全县累计接报处置20起传染病疫情或事件,参与应急处置人次达180余人,所有疫情/事件均及时得到有效处置,原因调查明确,处置及时率和原因查明率均为100%。
7.加强服务,助力人口均衡。加强人口数据监测管理,完善以按月采集、办事采集、服务采集、多渠道信息共享核对为主的人口信息动态采集机制。加强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相继完成大佛寺景区、澄潭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两个母婴室三星级建设,截至目前,在全县各大交通枢纽中心、景区、医院、商场、公园等共建设提升24家公共场所标准化母婴室,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1家,三星11家,母婴室已实现星级全覆盖。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