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9:1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教体局
今年,新昌县教体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争先进位,努力打造“学在新昌”教育品牌,为我县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教体力量。
1.以关键领域为切口,“全方位”整治再突破。一是教育减负持续推进。对照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和中小学“清朗校园”减负清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先后对中小学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组织摸排3次,确定鼓山中学、城关中学等5所学校为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活动的观测点。经摸排,共梳理出2023年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事项35项,现已取消19项,整合11项,规范5项。二是食宿保障全面提升。创新实施校园消保一体“消毒房”建设,获中央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督导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高度肯定。在全国校园食品安全现场会上,新昌作为浙江省唯一会场连线的县(市、区)作经验交流。迭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全国营养餐专项检查中,我县困难学生营养餐全额补助做法被作为典型案例由省教育厅报送教育部。联合财政局打造“教育民心包”,实验小学等18所小学的一至三年级试点实施“午休躺睡”工程,塑造优质教育软环境。三是心理教育深化赋能。成立省内首家县级青少年儿童心理成长与发展中心,与问向科技深化合作,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学生关爱行动,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行先锋导师暑期赋能计划,以党建引领助力学生心理健康,降低校园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开展教体系统高层次人才招聘,引入浙大心理学博士1名,“陈默首席专家工作室”落户新昌,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
2.以学有优教为引领,“全链条”联动再提升。一是学前教育加速普及普惠。加快锦上云山、文德上院小区配套幼儿园的验收使用,推进与新昌幼教集团集团化办学。最大限度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减少薄弱民办园。当前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6.8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77%;优质园率87.5%;优质园在园幼儿占比85.73%。二是基础教育加快优质均衡。出台新昌中学尖子生培养激励政策,2024年高考普通类上特控线的人数540人,普通类特控线率为28.21%,居全市第一;全县最高分708,位列全省62名,绍兴市并列第四。探索引进“绿城”品牌学校委托管理城东实验学校及城东实验幼儿园,实施普通高中扩容增量计划,2024年我县普高率提升至70%。成功举办浙江省小规模学校优化提升座谈推进会,王奇洲县长作经验分享,卢山副省长出席会议。三是职业教育快速跃迁提升。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功申报中高职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专业,首届40名高一新生已正式入学就读;同时合作开设并招收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机电应用技术、智能制造与维修等相关中高职一体化专业学生130名。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1家。2024年新昌技师学院在省“面向人人”赛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一,首次取得历史性突破。新昌县被省教育厅认定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绩效突出县。
3.以创新提质为驱动,“全领域”再上新台阶。一是聚焦教育创建新成果。2023年度我县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总得分为88.85分,高于全省平均6.41分,处于A等,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位列第12位,在全市位列第二。2023年度省教育满意度得分9.137分,省教育生态监测得分87.51分,我县双双首次进入A等行列,其中省教育生态监测位居全市第一。目前我县已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评估,省现代化学校创建累计比例位居全市第二。二是合力深化教育新改革。实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一体化培优计划,强化竞赛培训。深入开展全县中小学师生阅读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师生阅读水平。试行长幼随学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幼随长”转学,方便家长接送。发布随迁子女入(转)学公办学校就读便民举措,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家长常住地入学。在2024学年新生中,有118名学生受惠于长幼随学政策,其中随迁子女50人。三是打造发展赛事新经济。以打造山地户外运动王国为目标,构建一园、二镇、四地、五线全域联动发展格局,加大体旅融合力度,全力筹备浙江省第五届生态运动会,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以来,新昌徒步、漂流、露营、攀岩、航空运动等户外运动共吸引约150万人次参与,实现全县户外经济收入约10亿元。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