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1 1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科技局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我局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小县大科技”再深化、“科技现代化”争示范,迭代升级科技创新“新昌经验”,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县域创新发展新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科技创新鼎”。
(一)突出企业主体培育,实施规上企业“五个全覆盖”行动。深入实施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及企业专利“五个全覆盖”行动;系统划分“主动创新型、被动创新型、创新意识缺乏型”三类企业,开展企业创新意识能力大提升行动。全年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省科技领军企业1家。
(二)突出产学研用升级,深化技术攻关机制。持续开展十大“专精特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全年开展两批共12项县级专精特新重大科技攻关;获得省“尖兵”“领雁”项目4项。智能纺机联合体建设模式入选科技部多主体全链条技术攻关全创改革试点方案。编制形成《新昌县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研发与服务“双体系”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三)突出平台能级提升,实现高能级平台零突破。持续推进智造科创带布局建设,县内建设运营高创园,县外投运杭州双城国际科创飞地、新昌科创人才港(北京)。与浙大共建浙江大学-新昌联合创新中心(天姥实验室),实现新昌高能级平台零突破。
(五)突出创新服务优化,牵头落实创新服务“云局”建设。整合33个部门创新职能、汇集108宗创新事项、386项创新资源。依托“线上平台服务、线下实体运作、部门多跨协同”工作体系,实现了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重塑、资源集成配置方式重建、创新发展服务模式重构。自运行以来,推进创新企业多跨培育86家,匹配科技人才536名,对接产学研项目53个,解决企业科技创新难题500余个。
(六)紧抓党的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全面从严从实向纵深发展。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不断强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全局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态势积极向上;坚持依法行政,纵深推进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以法治思维不断促进全局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扎实推进统战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党外干部工作,积极服务企业发展。
二、2024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我局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党建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县科技创新重要决策部署,聚焦“小县大科技”战略,以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牵引,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双提升、双促进。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企业为主体,深度激发创新活力。切实实施“科小-高企-科技小巨人-科技领军-上市企业”培育计划,推进规上工业企业“五个全覆盖”行动,持续开展“主动创新型、被动创新型、无创新意识型”三类企业开展分层精准培育行动。2024年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省科技领军、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以上。
(二)以产业为导向,打造核心技术优势。优化开展“专精特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加强技术战略布局,以技术突破引领产品创新。2024年实施县级专精特新攻关计划10项,申报省级“双尖双领”重点研发计划5项以上,省级重大科技成果1项以上。
(三)以平台为支撑,聚力提升科创能级。推动浙大-新昌联合创新中心(天姥实验室)创建省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成为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的标杆性平台。深化“科创飞地+高创园+基金”科创产业招引、培育新模式,充分发挥高创园及杭州、北京两大飞地平台优势,挖掘潜在空间资源。
(五)以改革创新为引领,营造最优创新生态。推进创新服务“云局”建设,进一步落实创新服务“云局”运营机制,重点推进以“云局”为核心的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建设,全年解决企业科技创新难题500个以上,力争年度综合评价优秀。
(六)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坚持有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紧抓实抓好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做好局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提升依法履职能力,推进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统战工作落实在科技工作的主责主业中,充分发挥创新服务政协委员工作室作用,深化企业服务,推进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