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8 15:4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发改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发改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小县六大”出新出彩、“七个攻坚”图强争先的重大决策部署,担当奋进、扛旗争先,扎实推进发展改革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获一季度全省投资“赛马”激励,1个项目获省“红旗奖”,1家企业入选第三批省级“两业融合”试点,1个案例入选省委改革办、省发改委评选推荐的2024 年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奋力争先进位,促进经济稳进提质。
一是经济运行分析调度。每月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已撰写经济运行分析4期,进一步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全力以赴做好经济运行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半年、全年目标任务。一季度,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37亿元,同比增长8.3%,排名全市第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1-4月我县14项GDP核算主要指标中13项指标排名全市前三,前三指标数量全市最多。二是晾晒考核提标进位。牵头抓好“3+10”工程晾晒指标,一季度我县晾晒指标呈现“4绿7蓝8黄”,蓝绿指标数量排名全市第1,且为绍兴唯一一个无排名全省后50%指标的县(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等4项指标排名全省前10%,5项指标排名绍兴市第一。同时,根据省对县考核,做好42项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梳理和动态监测工作,建立指标月度监测评估机制,对可监测指标进行晾晒通报,形成我追你赶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新昌高质量发展指标争先进位。三是战略规划谋早谋实。继续做好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工作,经济区内30个重点项目1-4月完成投资20.3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42.4%。坚持上下联动,集中资源、凝聚合力,定期通报嵊新协同“六共”建设任务进展情况。配合市发改委做好杭绍、甬绍一体化发展建议,让更多新昌元素融入其中。正式启动新昌“十五五”规划工作,印发《新昌县“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21项“十五五”规划重大前期研究课题。并积极开展新昌总部经济研究、三项收入研究等课题。
(二)坚持项目为王,夯实投资增长后劲。
一是聚力项目建设。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双抢双争”攻坚行动,聚焦“抢开工、抢进度、争要素、争激励”,落实服务重大项目提速“十项工作机制”,坚持“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督查、一月一报告、一季一晾晒”,开展“红黄牌”预警、“红旗奖”“蜗牛奖”评比。获一季度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天姥实验室获一季度省“红旗奖”项目,小球中心获一季度市“红旗”项目,1-4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全市第2,11个省“千项万亿”工程投资完成率38.8%、全市第2,新建项目开工率100%、全省并列第1。二是聚力谋划储备。深化项目建设领域“创新竞比”,形成常态长效谋划储备项目机制,启动第二届项目谋划竞比大赛,围绕全年谋划提出亿元以上项目100个、重点计划和向上争列项目100个的“双百”目标,营造“全域谋项目、全员招项目、全程推项目”的工作氛围,确保重大项目接续有力。落实推进重大项目滚动谋划和前期评估工作,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三是聚力要素争取。积极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省重大产业项目等计划申报,今年以来已列入2024年省“千项万亿”项目11个,三花储能等3个项目列入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获土地指标561亩,储备专项债项目24个,资金需求100.8亿元。
(三)突出提级赋能,培育产业发展动能。
一是积极做好平台创建。及时跟进嵊新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申报进展,重点加快三花智控年产13800万套制冷空调智能控制元器件建设项目、美力科技年产3.5亿件(套)先进复合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建设项等重大产业项目进度。全面做好数字贸易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季度报数工作。中财管道入选第三批省级“两业融合”试点,捷昌驱动积极申报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二是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聚焦省市各项晾晒指标,高效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企业引培、政策兑现,全面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县服务业增加值累计71.25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同期GDP增速0.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1、全省第2。截至6月11日,我县已完成服务业政策资金兑现1257万元、兑现完成率达156%。三是谋划低空应用场景。以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为牵引,初步制定《新昌县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积极探索“低空+”应用场景,形成“部门+国企+制造运营企业”的合作模式,推动“低空+旅游”“低空+配送”“低空+物流”“低空+巡检”“低空+救援”“低空+植保”“低空+表演”“低空+城乡治理”等应用场景先行先试,打造全省县域低空应用场景示范县。
(四)围绕共富先行,多措并举惠民利企。
一是统筹推进“挂单奔中”。出台低收入家庭“挂单奔中”行动方案,召开全县推进大会,明确全年目标任务。加强统筹协调,牵头开展人员摸排、细则制订、调研督导,通过定期会议研商、通报晾晒等方式,督促工作落实。总体推进效果良好,一季度,全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7601.19元,同比增速24.21%;1-5月,全县已落实各类帮扶举措的低收入群体3200余人。二是牵头落实惠企政策。牵头做好“1+9”政策的制定、发布、兑现工作,聚焦打造新质生产力新发地目标,推动2024年“1+9”政策全面迭代升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宣传解读矩阵,做到送策入企。依托“越快兑”平台,全力实现政策“即兑、直兑、快兑”,截至6月14日,已兑现政策资金3.68亿,兑现率为86%。做好营商环境指数监测工作,“新昌县创新企业上市服务 全力打造“快上市”优质营商环境”成功入选省委改革办、省发改委评选推荐的2024 年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三是迭代提升民生服务。常态化推进“乡理乡亲”服务集市工作,做好服务优化迭代升级,进一步探索延时照看、远程视频等特色服务举措,持续打造农村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新昌品牌。持续抓实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印发年度工作清单,“七优享”民生实事项目16项,截止4月底平均实施进度为46.97%,全市第一;“七优享”重大项目6个,截止5月底完成投资13.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0.58%。启动编制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目前已完成初稿编制,争取6月底完成意见征求。
(五)筑牢安全防线,切实做好保供稳价。
一是深化价格服务。制订我县公有住房租金标准,降低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初中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收费停车场汇总情况。积极提升价格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着重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动态监测预警,上半年市场价格总体平稳运行。二是做好能源保供。坚持“顶峰减荷优先、有序用电兜底、节约用电助力”原则,结合我县“三保三限”工作要求,制定有序用电方案。推进光伏“双倍增”实施计划,截止5月,新增光伏装机4.5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32.2万千瓦,最大可实现光伏出力约25.7万千瓦。实施各类可调控资源池建设,打造形成顶峰减荷可调节负荷10.26万千瓦、顶峰机动负荷1.65万千瓦。高新园区储能项目二期于6月初完成并网送电,同月底完成并网试验及调度验收。三是强化粮食安全。明确本年度储备粮轮换计划,落实年度政策性储备粮轮换工作。成立2024年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政策性粮油库存自查,确保在库储备粮数量到位,质量良好。开展全社会粮食、食用油需求调查,走访50多家用粮单位和76户家庭,摸清我县域范围内居民存粮情况,为突发情况的发生提供形势研判能力。落实专人对冻猪肉代储企业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储备冻猪肉数量真实,质量合格、储存安全。
(六)坚定理想信念,奋力打造发改铁军。
一是压实责任主体,强化履职担当。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机关党委直接责任、党支部落实责任的“四责协同”机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周一夜学”、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等学习活动,以学铸魂、以学促行。扎实开展各项党内政治生活。今年来开展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7次,其中交流研讨2次,开展支部主题活动16次,召开党建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党专题会,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强化梯队建设,锤炼干部队伍。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以人促事、以事炼人,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发改铁军。上半年调整中层干部共10名,其中平职交流1名,提任中层正职 3 名,提任中层副职 4名,免职2名。三是强化作风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强化清廉机关建设。抓好县委巡察各项整改工作,确保工作部署到位、责任到位。巡察组反馈的16个问题已整改到位。整改过程中,利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问责干部共23人次,其中提醒谈话16人次,批评教育5人次,责令检查1人次,诫勉1人次,建立修订完善《新昌县发展和改革局党委工作规则》等制度31项。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谋足长远,着力加强参谋服务能力。做好GDP指标牵头抓总工作,重点关注工业、商贸服务业等指标,强化经济形势研究和企业服务,争取全年GDP增长7.5%,全市排名“稳三进二走前列”。全力推进指标晾晒和考核争先进位。强化省对县监测指标(42个)、“3+10”晾晒指标(“22+2”个)分析指导,补短板、扬优势,争取各项指标位列全市前列。重点关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等发改局牵头指标,争取指标增速稳步提升。
(二)培育壮大,着力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加快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建设,继续做好与嵊州、奉化常态化沟通,共同推进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做好新昌县“十五五”规划前期思路研究,牵头抓好21项“十五五”规划重大前期课题研究,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继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新昌县数字贸易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提升新经济产业园集聚力。加快推进“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十九峰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平台申报进度。
(三)全力以赴,着力攻坚投资项目建设。
确保固定资产投资二季度增长18%以上、全年增长15%以上,争取全市排名“保三争二走前列”。促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早达产,重点抓好省“千项万亿”工程等省级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完善项目全流程管理,每月清单化安排投资计划和任务,及时掌握投资进展、项目建设进度、存在问题,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配合单位靠前服务、主动担当,为项目落地推进提供精准保障。超长期国债项目应报尽报,同时加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争取,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积极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等,争取更多要素支持。
(四)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继续做好政策监测调度工作。重点是围绕上级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指标监测,紧盯任务要求抓推进。完善政策监测调度机制,持之以恒做好政策兑现,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形势变化,加强政策储备,充分发挥政策引领和导向作用,确保政策早出快出、应出尽出。继续做好营商环境指数晾晒工作。
(五)积极探索,着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对照时间进度要求,统筹加大“挂单奔中”各项举措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强化总结提炼,努力形成一些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梳理摸排潜在的共同富裕试点项目,准备试点申报方案,积极争取新一批省级共同富裕试点。常态化做好“米袋子”“菜篮子”商品和基本消费品的保供稳价和重要物资和应急储备物资的保障工作。
(六)笃行不怠,着力提升机关建设效能。
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强政治理论和各项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适应新常态下发改工作。强化实干型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快干部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切实履行意识形态责任制,全体干部做到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强、干劲足、素质优、想干事、能干事的发改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