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财政局(国资办)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6-04 16: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财政局

分享:

2023年,县财政局(国资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厅局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发挥财政、国资部门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积极的财政、国资政策加力提效,在为新昌全面加快“小县六大”出彩出新、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中交出了高分答卷。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83亿元,增幅高达10%。县财政局连续4年获评全省财政管理绩效考评“优秀”单位,连续3年获评全市财政管理绩效考评优秀单位;规范委托业务费管理,入选省财政厅“揭榜挂帅”名单(全省仅3个);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全市唯一;探索作业指导书地方标准成功入选省财会监督能力提升重点试点项目,并纳入省典型做法;获评浙江省财政年鉴组稿先进单位。国资天姥先锋队在浙江“学习达人”挑战赛中获季军;探索形成国有企业“基金+飞地+招商”的新模式,与三花集团共同成立新昌头雁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涉及总规模10亿元,其中三花集团出资占比高达50%;力促国有企业成立工业、农业、人才、文旅等四大领域基金。

一、坚持稳中求进总体基调,实现财政运行更加强劲

1.财政收入领跑领先。根据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的目标,精准研判收入形势,合理把控各月组织收入的力度和节奏。全年可用财力154.37亿元,增长6.7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3亿元,增长11.1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6.42%,为2024年突破50亿元大关打好基础(在46.3亿元的基础上增长8%)。

2.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始终坚持调结构优支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70亿元,增长3.7%,民生支出56.29亿元,增长11.99%,占比76.38%,其中教育支出13.54亿元,增长2.32%;科技支出8.15亿元,增长15.46%。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地方标准“三保”支出37.49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0.58亿元、保工资福利24.90亿元、保运转2.01亿元。

3.过“紧日子”严格执行。建立《新昌县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正负面清单》,遏制机构编制、公务支出、资产管理、专项管理等方面资源浪费,降低行政成本。规范委托业务费管理,严格委托业务事前审批制度,部门申报项目1.28亿元,核定金额9249万元,核减3591万元,核减率28%,成功揭榜省财政厅“揭榜挂帅”任务(全省仅3个),建立委托业务统一支出标准,实现课题研究费节约率达11.5%,部门年度法律顾问费节约率达50.9%,乡镇(街道)安保经费节约率达43.3%。

二、坚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更显成效

4.惠企政策扩面提质。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步加快惠企资金兑付,兑现资金9.06亿元,惠企6100户次。投入1亿元重点支持关键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人才引育和打造动物医药科技、产业高地,支撑产业“数智转型”。推进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交易中授予中小企业总合同金额10.94亿元,交易金额占比94.75%。政府采购助企融资放款552万元、放款471笔。引导和鼓励企业申报进口贴息、投资贴息等项目13个,争取到位上级涉企资金8209万元。

5.政策资金全面兑现。推动“8+4”经济政策直达快享,逐条梳理8+4省级资金情况,涉及省资金4.51亿元,截止12月中旬,执行数3.94亿元。推动直达资金落地,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本年收到直达资金5.88亿元,完成支付5.84亿元,分配率100%,支付率99.4%。

6.要素争取有新突破。积极争取转移支付资金,争取到位转移性支付资金5.69亿元,协调各部门积极对接省厅争取到资金16.13亿元。成功争取省残疾专项资金1000万元,建设残疾人集中托养机构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积极争取债券资金,争取发行债券26.72亿元,其中发行新增债券20.72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6亿元。

三、坚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社会保障更为有力

7.农业项目先行先试。聚焦农业“双强”行动,构建农业产业化资金奖补新体系。抓好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项目,全面完成试点项目43个,总投资2.15亿元(省级奖补资金8000万元),工作总体进度和实施成效得到省厅肯定。推进2023年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村试点项目创建,探索建立国企+强村公司创新模式,强化村集体收益保障,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财政系统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8.共富体系不断深化。制定《新昌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运行补助资金管理考核办法》,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共富型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激励机制,创新文化站激励运营模式。推进和落实“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建设,解决平台发放相关问题495个,发放补助资金4.04亿元,惠及群众13.24万人次。

9.民生保障全面提高。优先保障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资金需求,全年投入“一老一小”资金2818万元,助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普惠托育工作。投入助残资金1.26亿元,对困难群众、残疾人员、孤儿等生活救助。统筹医疗卫生资金1.3亿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标准、保障城乡居民“三免三惠”、基层卫生机构改造。同时投入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2.81亿元,助力建设惠民工程,投入省级专项资金5894万元,支持建设唐诗之路展陈馆建设、唐诗之路古驿道修缮及复建、唐诗之路图书馆建设等诗路重要节点建设工程。

四、坚持精准有效国资监管,实现国企运行更加稳健

10.基金模式出新出彩。构建新的基金模式,出台《新昌县国有企业投资基金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国有企业成立项目基金3个,实缴7.6亿元。优化国有企业股权架构,推动国有企业信用评级,完成整合高投集团与工投集团资产,搭建高创集团,推动高创、城投等2集团成功评定AA+信用等级、公共服务集团成功评定AA信用等级,成功评定境外信用评级3B-企业1家,实现县国有企业在境外信用评级史上的历史性突破。

11.国企经营蹄疾步稳。明确县属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实现国有企业营业收入47.83亿元。推进GEP试点,完成交投集团小将镇绿色共富项目银行授信15.2亿元,城投集团沙溪镇绿色共富项目14亿元。抓好资产负债率控制,推进工程采矿矿产资源经营权、停车位特许经营权等注资91亿元,全县国有企业实现新融资436.89亿元,归还贷款172.72亿元,转贷72.03亿元,较2022年底新增融资264.17亿元。

12.国企管理严格规范。规范薪酬待遇,出台《县直属企业非领导人员违规违纪违法薪酬待遇执行工作指导意见》,严格落实违规违纪违法人员薪酬待遇扣减机制。规范国企用工,拟定《新昌县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招聘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契约化管理,实施经理层契约化管理45家。促进国企内审,出台《投发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规程》,实施全面审计和专项审计,完成9家直属企业3个大项的41份内审报告,发现问题237个,有效清查内控制度漏洞,揭示制度执行不足,提示发展隐患和提升治理能力。

五、坚持化风险和守牢底线,实现财政管理更加科学

13.财经秩序再上台阶。开展“财会监督年”活动,在全省率先探索出台《财会监督作业指导书地方标准》,建设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统一支付监管平台,系统已全面上线,纳入项目合同326个,发起支付申请流程350笔,涉及金额3.26亿元,产生和处置预警信息495条,均及时整改。有序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各项审核,完成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预算审核项目96个、变更项目8个、结算审核项目185个,净核减3.66亿元。优化1+9政策全周期绩效管理,构建专项债“单位自评+财政审核+重点评价”的全面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14.系统能级不断跃升。推动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三花商贸有限公司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全市唯一)。推动“浙里报账”系统建设,创新开发上线夜餐费管理模块,对财务报销进行事前监控,实现应用场景全覆盖,涉及金额19.93亿元。推动“浙里基财智控应用”系统上线,完成配置用户1234个,建立执行项目5438个,执行项目总额11.51亿元,通过应用支付6685笔,支出金额7.97亿元。 

15.“一号工程”亮点纷呈。制定三个“一号工程”行动方案,细化分解66项重点任务,探索“订单无忧”助企服务新模式,构建乡镇(街道)正向激励机制,设立乡镇(街道)财政激励资金3000万元用于“创新竞比”激励支持,安排资金 1.3亿元用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运行、村级运转及创建补助。落实资金1.02亿元,用于创新智能制造、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保障和落实人才补贴,助力企业抢单拓市、鼓励企业境外投资和引导企业跨国并购。统筹资金5亿元,建设创新服务云展厅和平台、迭代升级政策资金兑现平台和与浙江大学共建天姥实验室,在动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高标准打造全国一流的研发平台。实现规上企业上线率100%,探索出“校-地-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新昌模式”

六、坚持党建引领夯基固本,实现组织队伍更具活力

16.党建引领全面提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学习+活动”形式促进党建引领,开展“悦读品人生,书香润财政”系列读书分享会、“新财有我-青年说”等活动,营造温馨团结干事氛围。全年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安排周一自学37次。1名同志获省厅征文比赛二等奖,组织6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八段锦、机关干部硬笔书法、声乐公益等培训班。

17.财政队伍活力迸发。深化“1+5+N”片区化机关党建联盟模式,通过片区串联优势、集成服务、助力中心,推动机关党建从“单兵作战”向“抱团发展”格局转变。开展“三跑三降解三难”助力企业稳经提质活动,深入中财、几米等多家企业,对接解答企业疑难问题,走访企业30家,解答问题20条。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文明劝导45次,开展创建活动28次,参加人数达250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超16000小时。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积极申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果,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18.清廉氛围愈发浓厚。巩固市清廉单元建设示范单位成果,出台《2023年新昌县财政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和责任清单》,纵深推进“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完成财政“方圆红”展厅布展,依托方圆读书俱乐部,组织开展读廉书活动、年轻干部廉政座谈会、“廉洁∙端午”主题活动,自制廉政宣传片《走甄完廉路 品方圆廉韵》,营造崇廉拒腐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