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昌】新昌县连续六年健康浙江考核优秀

发布时间:2024-07-04 15: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县卫生健康局

信息来源: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自《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实施以来,新昌县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健康品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健康新昌建设,扎实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推动健康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通过省健康县创建评估,健康浙江行动两项案例分获2023年度健康浙江行动省级样板和优秀案例。2018-2023年连续六年健康浙江考核优秀,省市排名靠前。

积极探索实践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评估,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新昌经验”多次受邀在省市乃至全国专题会议上交流。2023年一项案例获评浙江省健康影响评价十大优秀案例。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提升

2023年,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9.96%,较2022年增长近1个百分点,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县居民逐步树立起了“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养成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知识获取途径多

全县245个农村文化礼堂均开展健康讲座等服务,受益群众达1.7万人次。

“今日新昌”“新昌电视台”“健康新昌”等报纸、电视和新媒体开设健康科普专栏,传播健康理念,发布微信推文日均近3条。

在主要街道、社区(村)、企事业单位设置健康知识相关公益广告,利用各部门、乡镇(街道)的LED屏滚动播放健康科普宣传标语和视频。

公共健身场地广覆盖

县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城区10分钟健身圈。

全市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建成,获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

2023年新建体育设施进公园1个,百姓健身房12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环浙步道60公里。

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已实现全开放。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提升快

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抓手,建强县级公立医院龙头,全力推进县人民医院和妇保院建设,启动第七人民医院建设。

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相继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

县人民医院引进浙大二院姚克教授、戴雪松教授等名医工作站。

县中医院成功创建成为国标、省标双三甲中医院。

医疗机构便民服务举措多

以“乡理乡亲”服务平台为抓手,创新开展移动医院巡回诊疗服务,将优质医疗“快递”配送到家。

织密公共卫生体系网底,提高村(社)公共卫生工作规范化、体系化、社会化水平。

县人民医院出台便民举措,让出全部职工停车位,确保就诊患者就医时有“位”可停。

县人民医院七星分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医生定期到病患家中,提供换药、拆线、导尿、针灸、推拿等康复护理服务。

县中医院搭建“码上提 马上改”平台,对“码”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收、派、跟、改、访”闭环处理机制,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信访投诉件环比下降15%。

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

新昌县五次夺得“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两次捧得“大禹鼎”银鼎。

再次获评三星级全省全域“无废城市”,并获“清源杯”,新建无废细胞100个。

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浓度全市领先。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县城、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食、药、农产品安全有保障

聚焦校园食品、农村食品、节令食品、网红餐饮、外卖商家及农贸市场等开展专项监督抽检,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

强化药物监督抽样,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为100%,药械化重点行业企业检查覆盖率达100%。

食用农产品检测总体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基本实现可追溯尽追溯、应追溯尽追溯。

医保报销比例稳增长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市外住院转外自理比例统一调整到10%,未办理转诊手续的,再提高10%。

门诊特殊病在保留原有17个病种的基础上,新增“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4个病种。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就医不设起付标准。

市内所有定点零售药店纳入慢性病门诊报销范围等惠民政策,实现群众实际报销比例同比提高2%。

健康产业发展有特色

巩固提升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积极促进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为核心的高水平特色产业集群的巩固提升。

加快新和成生命健康产业园、可明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朗迪制药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如期落地。

配合修订完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条款,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科学发展。

人居环境更宜居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建成康乐广场、江滨公园“席地而坐”示范区面积约24万㎡,成功创建2条最清洁城市道路和10座最清洁公厕。

立足主城区,推进城区绿化网格化管理,形成以鼓山路、江滨路、七星路等道路串联鼓山、七星导向岛、鼓山转盘、三馆、江滨公园、市中公园等彩花绿地面积约5000㎡。

聚焦道路破损、盲道未设置、“空中蛛网”等薄弱环节,开展“杯水不溢”专项整治,保持城市道路总体平整,提升道路颜值和出行舒适度。

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截至目前已建成127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