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7 08:5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信息来源:
2024年新昌经济运行稳进向好 发展韧性巩固增强
新昌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新昌调查队
2024年,新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持续深化“五大创新突破性举措”,全力以赴拼经济、持续聚力扩投资、多措并举促消费、精准施策惠民生。2024年,新昌经济运行稳进向好,发展韧性巩固增强。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660.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8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21.46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14.72亿元,增长7.7%。
一、生产端:产业协同稳步增“强”。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202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分别增长4.9%、3.8%、4.2%、9.0%,牧业产值下降9.3%。2024年全县完成粮食面积11.63万亩,同比增长2.8%;全年粮食总产量4.41万吨,增长0.7%;蔬菜、水果、茶叶产量分别增长2.7%、4.3%、6.4%;生猪出栏5.71万头,下降9.2%。
2.工业引擎动力强劲
202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89.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3.06亿元,同比增长10.3%。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29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增长面62.1%。增加值总量前十行业增速呈现“六正四负”,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7%、6.8%。三大主导产业继续保持正增长,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汽车零部件(大交通)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2%、10.5%、4.8%。
3.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张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争一创”工程深入实施,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314.7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11.8%、6.7%、11.8%。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1.9%。9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七正二负”,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3.3%、16.8%。
二、需求端:市场需求显著扩“大”。
1.消费活力加速释放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00亿元,同比增长4.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以旧换新”政策和其他配套促消费活动逐步落地见效,绿色家电销售火爆,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4%,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2.9%;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8%,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撑明显,销售额增长141.5%。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19.3%。
2.有效投资优化提速
扩大有效投资“双抢双争”行动有序推进,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0%,高于全市平均13.1个百分点。分领域看,生态环保、能源、交通和水利投资增长42.9%,民间投资增长12.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9%,制造业投资增长5.0%,建安工程投资增长3.3%。持续做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6%,累计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4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9%,降幅较1-11月收窄3.3个百分点。
3.对外贸易保持韧性
2024年,进出口总额232.54亿元,同比下降8.1%;其中,出口总额227.11亿元,下降8.1%。着力打好外经贸“稳拓调”组合拳,从出口市场板块来看,对欧盟、美国出口分别为36.87亿元、39.23亿元,同比增长7.1%、7.2%,合计占出口总额的33.5%。全县外资项目累计6个,较去年增长16.7%;合同外资金额3894万美元,同比增长13.1%。
三、要素端:各项保障持续夯“实”。
1.金融用电保障有力
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27.81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90.91亿元,增长11.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98.00亿元,同比增长10.8%,高于全市平均2.4个百分点。本年累计全社会用电量3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9%;累计工业用电量2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累计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
2.物价走势总体平稳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0.8%。从分类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六升二降”。其中,居住价格上涨3.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9%,衣着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9%,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1.0%,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0%。
3.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83元,同比增长4.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727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21元,同比增长5.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77,较上年同期缩小0.0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340元,同比增长7.8%。
四、企业端:发展动能加速向“新”。
1.市场主体加快培育
2024年,全年新设市场主体7718户,其中,新增企业1593户。年末在册市场主体6.5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7%。全县累计实有个体工商户5.07万户。创新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2.创新潜能蓄力迸发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7.8%,增速较三季度提高14.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11.4%,增速高于营业收入0.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值分别增长7.7%、9.0%。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4%、16.9%、18.4%、11.6%。
3.民营经济助力显著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实现产值726.80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0.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4.1%。
2025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凝聚合力、拼搏奋进,以建设“创新新昌”为抓手,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求实效,围绕推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推进“小县六大”再突破、“八个奋力”干出彩,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